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867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张傲  邵长生  王岑  杨艳林  路韬 《中国地质》2019,46(S2):50-59
依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段高铁沿线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开展了蒲圻县幅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本数据集采取水文地质调查、岩溶地面塌陷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质测试分析等方法而形成。数据集包含73个泉水调查点、7个矿泉水测试分析结果、1个岩溶地面塌陷点、7个岩溶洞穴点、10个水文钻孔等5方面数据。其中泉水调查成果包括泉点的分布位置、野外水质检测指标、泉水成因等;矿泉水分析结果为针对区内泉点及水文钻孔所取水样进行室内测试,达到矿泉水标准的测试结果;岩溶地面塌陷数据主要包括岩溶地面塌陷的位置、塌陷坑特征、地质背景、塌陷后状态等信息;岩溶洞穴调查成果包括洞穴点的位置、洞穴发育特征、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钻孔基本情况数据为钻孔位置信息、孔径、孔深等信息。数据集为赤壁市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安全利用,优质地质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数据源支撑。  相似文献   
992.
为进一步总结完善丘陵盆地区中大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方法技术,2013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选择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农用地分布区开展了试点调查和采样密度对比试验。基于调查数据进行了土壤酸碱度(p H)、土壤养分丰缺、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与分级,探讨了丘陵盆地区野外采样密度。结果表明:区内土壤p H值低、酸性土壤广泛分布;土壤养分元素氮、磷、钾普遍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仅局部地区出现重金属元素超标;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一等、二等为主,优良土地面积占调查区的92. 6%,土壤酸性强、养分缺乏是影响调查区土地质量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适当措施调控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养分;丘陵盆地区中大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应适当提高土壤采样密度,有效控制土地利用图斑,以便于调查成果在土地资源管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基础数据建设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主要组成、基础数据的数据特性和数据结构,提出了常用数据格式(如DGN、DXF等)到ARC/INFO数据格式转换、入库的技术实现路线,为GIS基础数据的生产、更新雏护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4.
以唐山市主城区161个城市近地表灰尘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状况。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唐山城市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插值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当地背景值。近地表灰尘中重金属元素Zn、Cd、Pb、Cu、Hg、Cr、Ni和As的变异系数分别是4323%、21399%、11321%、2956%、7083%、5180%、2921%、3267%,其中含量变异系数较大的重金属是Cd、Pb等。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指数评价表明,Cd、Zn为严重污染,Cr、Hg、Pb、Cu 、Ni为潜在污染,As为清洁,污染程度依次为Cd>Zn>Cu>Cr>Pb>Hg>Ni>As。尼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表明,唐山城市近地表灰尘重金属综合污染严重,清洁、潜在污染、轻污染、重污染、严重污染比例分别为0、372%、5219%、3851%、558%,重污染以上污染比例达到4409%,其严重污染区与工业区域、交通分布发达程度的分布相吻合,重金属污染可能与城市的燃煤、交通等污染源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刘冰权  周梵  尹国胜  等 《江苏地质》2017,41(1):148-153
江西丰城董家—尚庄土地质量评估是在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根据K、Ca、Fe、Mn、Na、As、Cd、Se、F、I、pH及有机质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模型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土地面积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0.2%、74.9%、9.3%、15.6%,反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分等有明显差异。优良以上的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的75.1%,大面积分布于研究区,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区域;良好等级的土地位于研究区中部,适宜发展一般性农业,应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中等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东部铁路沿线及赣江冲积平原,应避免种植粮食、蔬菜等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996.
包亮亮  刘阳  陈四新  等 《江苏地质》2017,41(2):200-206
通过对安徽铜陵宝山陶矿区成矿规律的分析,提出矿区的成矿母液主要来自燕山期的新屋里岩体后期分异。多次涌动的新屋里岩体在燕山晚期形成成矿热液,这些热液沿着该地区在印支期形成的层间滑脱断层和切割较深的北西向断层通道输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发生右偏,使得矿体多富集在层间滑脱断层和北西向断层交汇处,特别是北西向断层的右侧。矿液在运移过程中逐渐远离新屋里岩体,随着温度的下降,矿液发生分异,形成靠近岩体的宝山陶矽卡岩型铜矿,以及远离岩体的泉水冲、大竹园矿段铅锌铁矿。  相似文献   
997.
在植被覆盖区,由于高植被、多水系、多阴影的影响,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一直未能取得良好的矿化蚀变效果。江西大浩山金矿区位于九江坳陷与江南地块九岭隆起的交界部位,区内植被覆盖稠密、水系沟壑纵横,传统的干扰信息掩膜+主成分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相关的矿化蚀变信息。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SMACC,端元提取技术),通过对像元线性分解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各个地物端元的反射亮度值及丰度信息;识别各地物端元,去除干扰端元(植被、水体等),进而对有用地物端元进行有补偿机制的遥感影像重组;最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重组影像中有效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与传统的掩膜方法相比,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区域,混合像元分解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掩膜干扰信息的同时消除矿化蚀变信息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混合像元分解能分离去除少量植被信息,提取更为微弱的矿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998.
手机通话位置数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人类活动研究数据,其为高时空分辨率的人口分布估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然而,手机通话位置数据具有不规则稀疏采样的特点,其反映出的人口分布可能具有一定误差。本研究以深圳市为例,首次结合24 h连续定位的手机信令数据,分别从时间和地理维度量化分析了使用手机通话位置数据估计24 h人口分布的偏差,同时探讨了剔除低频用户对上述偏差的影响。本研究揭示,在居民活跃时间段,使用通话用户的分布估计人口分布时,相对误差的中位数在25%~30%之间;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与通话用户人口估计偏差具有显著的关联;剔除低频用户会略微减小土地利用对人口分布偏差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可帮助理解手机通话位置数据在估计高时空分辨率人口分布上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为合理使用手机通话位置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李治  李国平  胡振 《干旱区地理》2017,40(2):434-440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平台,城市尺度的低碳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部特大城市-西安市为例,分别从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未来发展目标、关键部门能耗系统分析其低碳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及可能的节能减排潜力,认为西安市高碳发展模式明显,面临资源禀赋差异、能源消费结构的锁定效应、能源利用效率低、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高能耗建筑多、碳汇能力弱等问题。基于此,制定工业节能技术改造、城市空间合理布局、推广绿色建筑、社会治理创新和政策保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GIS的四平市城市扩展遥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选取1976、1979、1991、2001和2007年MSS、TM、ETM+的5个时相遥感图像,对其进行处理、解译,以城市面积变化、分维数、紧凑度等作为指标,对该市31年来城市扩展及其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市在31年内的城市扩展可分4个阶段,其中,1979-1991年城市扩展速度最快,而2001-2007年城市扩展速度也较快,而且更注重城市的内涵建设,这与四平市经济发展情况相符合。说明城市形态指数与统计数据结合可以更充分地描述城市扩展的特征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