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105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四川盆地东南缘震旦系-古生界古油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旦系古油藏具有两期储层沥青,古生界仅见有一期储层沥青.震旦系储层沥青丰富,其丰度受到构造岩溶不整合面控制,古油藏为岩性-构造古油藏;古生界储层沥青含量较少,分布明显受到岩性控制,古生界古油藏为小型的岩性古油藏.丁山-林滩场构造带震旦系古油藏恢复规模为8.63×108t,裂解生气量为5348.698×108m3;良村志...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陆相曲流河油藏复杂的砂体分布特征及重建地下认识体系关键技术难点,在分析陆相盆地地层建造及曲流河储层形成基础上,运用曲流河储集层层次细分方法,将吉林扶余油田扶余组曲流河油藏分为4个砂层组,13个小层。在小层划分基础上,以曲流河单砂体内部构型刻画为重点,通过综合运用岩心、密井网测井、开发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点坝单砂体层次界面、岩相组合及空间展布与配置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剩余油成因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于弱水动力环境的扶余组曲流河油藏点坝单砂体受两级沉积界面控制,形成的侧积体数多在3~4个,侧积面夹角多在3.5°~6.2°,平面规模差异较大。孤立型、搭接型、叠加型和切叠型是储集层单砂体空间配置的主要方式。受点坝侧积泥岩等夹层及注采方式影响,剩余油多分布于点坝、孤立及切叠砂体中,构成了油藏实施二次开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对靖安油田长2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对圈闭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主河道与分流河道砂体,靖安油田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等因素控制.经油藏分析,靖安油田有利圈闭主要以构造圈闭为主,高闭合度鼻状隆起对油气藏形成具重要控制作用,分流河道汇合部位厚砂体是油气富集主要场所,大规模溶蚀作用形成局部高孔、高渗带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94.
低渗透油藏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低渗油藏渗流特点,设计"非稳态驱替-毛细管计量"与"平衡法"相结合实验测试方法,测定了新疆油田天然低渗岩心水相、束缚水下油相、两相水驱油初期最小启动压力梯度.结果表明:在油、水粘度保持不变时,油、水相及水驱油初期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岩石气测渗透率呈幂函数关系.该测试方法能快速准确测定岩样最小启动压力,具操作简单、耗时短、数据准确、易于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龙门山因其关键的构造位置和典型的前陆冲断构造,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冲断推覆构造发育,地壳内存在多层次的推覆滑脱构造带,形成了良好的流体运移和聚集场所。而流体是盆山物质交换的最主要介质,与盆地内油气及金属矿床的形成分布密切相关。龙门山冲断带特殊的构造位置,多期次的构造活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轮南油田JⅢ(6+7)油组曲实际油藏地质条件,利用相图判别法研究了该油藏的流体类型,并确定了油环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水平井开发此类泊藏,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JⅢ(6+7)油组的油环原油地层流体样品为挥发油体系,并且油环的体积远大于凝析气顶.本油组适合水平井开发,水平段长度为350~400 m较...  相似文献   
997.
低渗储层多孔介质渗吸系数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自发渗吸驱油是低渗裂缝性油藏的重要采油机理,分析渗吸影响因素,研究油藏渗吸潜力,有效地利用渗吸效应,对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油藏渗吸及渗吸系数的研究现状,进而基于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推导了平均实际流速与平均直线流速的关系,考虑原始水饱和度的影响,建立了低渗油藏多孔介质渗吸系数的分形模型.结果表...  相似文献   
998.
塔里木盆地巴楚-柯坪野外露头区和塔中井区奥陶系萤石矿体呈串珠状或沿裂缝呈条带状分布,通过露头岩心、钻井岩心、普通薄片、电子探针、X衍射、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和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萤石矿及其围岩和油藏进行详细研究,探讨萤石矿和礁滩相油藏耦合关系与成矿模式.萤石矿体富集在礁、滩相灰岩为基岩的与断层相关的部分岩溶洞穴中,和萤石一起共生的矿物还有方解石、重晶石、硬石膏、石英及黑色沥青,萤石中含丰富的液态、气态烃包裹体、固态沥青包裹体和柱条状石膏子晶;萤石的K/Rb和Sr/Ba比值远小于正常海水值,富铕及轻稀土元素而贫重稀土元素,其礁滩相围岩碳、氧同位素具越靠近萤石脉体δ13C和δ18O值负偏移越明显特征,萤石相对其围岩具有更高的87Sr/86 Sr比值.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萤石矿属于“被动型”密西西比层控矿床,成矿机理为礁滩型“油气藏”转化为“矿捕”作用,具先成藏后成矿、多期成藏多期成矿特点,成矿流体具有盆地油田卤水和深循环大气淡水双重特征的后期低温热液成因性质,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寒武统下部黑色硅质岩及磷块岩,不整合面和断层是热液流体及成矿流体运移通道,生物礁滩和区域断层对萤石矿或油藏具有极其重要的“层、相、位”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单井地基等效圆内真空压力的平均值等效代替群井地基内部真空压力的平均值推求在K0固结条件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在原有考虑土体侧向变形(非K0固结)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体积应变修正系数进行了新的考虑与分析,提出平均体积应变系数的概念,认为考虑侧向位移的固结沉降应采用平均体积应变系数对公式进行修正。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将理论计算值、有限元计算值、实测值三者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计算值合理、可靠。采用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方法进行沉降预测较为合理便捷,对真空预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由盐度30突变至0、1O、20、35和40盐度后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半滑舌鳎血液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突变后,各处理组的血液渗透压和鳃丝Na+/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