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4篇
  免费   3161篇
  国内免费   6537篇
测绘学   833篇
大气科学   2482篇
地球物理   2432篇
地质学   12413篇
海洋学   1028篇
天文学   564篇
综合类   1014篇
自然地理   916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736篇
  2022年   770篇
  2021年   947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889篇
  2018年   742篇
  2017年   745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890篇
  2014年   1230篇
  2013年   961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997篇
  2010年   955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1032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727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8篇
  1950年   7篇
  1948年   10篇
  1946年   7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16篇
  1941年   1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叶崇开 《沉积学报》1991,9(1):106-114
本文报道了应用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按黄海高程11.1-14.6m湖区的沉积速率在1.0-3.7mm·a-1之间,平均值为2.2mm·a-1。文中还讨论了用γ谱法验证137Cs法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的结果。137Cs法给出的沉积速率与γ谱法的结果是一致的,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比γ谱法和137Cs法的结果约偏低16%。  相似文献   
992.
993.
湘东北长沙—平江断裂动力变质带的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沙—平江动力变质带是组成湘东北中生代地洼型拉伸构造型式的剥离断层带,其中的糜棱岩是大型韧性滑脱剪切作用的产物。文中重点阐述了糜棱岩的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表明该断裂带的动力变质作用与大规模的地洼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生成联系,这可能是地洼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4.
995.
尽管某些研究者认为黄铁矿中确实存在有晶格金,但以前的研究都没有取得直接而充分的证据。为此,作者做了晶格金的萃取实验,使黄铁矿中的晶格金(离子金)形成[AuCl_4]-络合物,然后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证实了[AuCl_4]-的存在,从而取得了晶格金存在较为直接而充分的证据。作者认为,象黄铁矿中Fe~(2+)与Au~(+)的取代关系的理论解释不应局限于类质同象的传统理论上,而应用现代的配位场理论解释之。计算表明,只要温度足够高,Au~(+)是可以取代Fe~(2+)形成晶格金的。本文还通过穆斯鲍尔谱的研究,探讨了晶格金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96.
中国38亿年古陆壳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97.
用离子探针确定的U-P_b年龄揭示了,古老片麻杂岩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单个样品中,多期铬石的生长和重结晶。3644±4Ma的最老时期,产生了占优势的锆石类型,该锆石具有特征的褐色,呈块状结构,这可能为原始岩中沉淀的未蚀变铬石。与早期Pb损耗伴随的重结晶作用发生在350±6Ma和343±8Ma的最老颗粒中。全部新颗粒也在这些时间内生长。我们把3644Ma后发育的锆石解释为是由于插入的变形和变质事件的结果,这些事件使英云闪长岩侵入体变成了叶理化条带状的片麻岩。此外,许多颗粒明显地被两层不同颜色和结构,年龄2986±20Ma和2867±30Ma的更新锆石所附生。具2986Ma年龄的自形的、细带状的完整颗粒也是存在的,明显和附近的Lochiel花岗岩伴生的非常细的长英脉有关。3644±4Ma的年龄,和别处报道的Qnverwacht群的近地表火成岩准确锆石U-P_b资料结合,证明至少部分片麻岩杂岩,要比巴伯顿绿岩带老。  相似文献   
998.
999.
洱海湖盆晚第四纪地层的14C年龄测定及洱海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贵  焦文强 《地震地质》1991,13(2):179-183
从大理洱海湖盆西部平原湖沼相地层的分布和相关的14C年龄测定以及文物考古资料,阐述了晚更新世中期以来洱海的演变。研究表明,距今5万年以来洱海西部古湖岸线是从西向东迁移的。期间曾有过几次摆动。引起洱海古湖岸线变迁的主导因素是点苍山断块的间歇性抬升和洱海湖盆的下沉,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干湿演变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大同—阳高地震发生在大同遥测地震台网的最佳控制范围内,该序列记录完整,定位精度高。本文根据现场分析组编制的单台(三分向)目录和台网定位目录,在现场分析预报工作的基础之上,讨论了此次地震活动的时序和空间演化等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多主震集中发生的特征,平面上具扩展收缩、深度上具分层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