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金3井混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涛  赵义 《探矿工程》2014,41(2):45-47
针对东北地区金3井沙河子组致密泥岩和砂砾岩互层,地层软硬交错、研磨性强,钻进机械效率低,钻头寿命短的问题,通过改进胎体配方、采用耐磨的混镶金刚石热压镶嵌齿作为切削齿、优化了钻头的切削结构、采用CFD软件进行钻头水力结构模拟与优化,研制了混镶金刚石钻头( NR826M)。所设计的钻头在金3井共使用了3只,总进尺784.69 m,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03 m/h,单只钻头最高进尺295.03 m,钻头寿命是牙轮钻头的6.5倍,机械钻速是牙轮钻头的1.5倍,为该井缩短了钻井周期40天,降低了钻井施工成本,也为该地区同类地层的钻头选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2.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等是一套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前人已对它的成因环境做了初步的研究,但没有获得统一的结论。本次以青藏高原羌塘南部冈玛错地区冰海杂砾岩的砾石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点,并对与冰海杂砾岩互层产出的石英砂岩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海杂砾岩是在冈瓦纳大陆冰川呈消融状的情况下,冰阀搬运沉积的产物。通过碎屑锆石和岩性对比,初步认为冰海杂砾岩的物源为冈瓦纳大陆,并简单论述了冰海杂砾岩各类砾石的可能来源。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冈瓦纳大陆的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滇东南老君山南捞铜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相似文献   
84.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是地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发生了生物大灭绝、全球性冰川和全球性海平面剧降等事件。在南半球冈瓦纳大陆上以北非为中心的大陆冰盖急剧扩增,在国外许多地区和块体上常有冰碛岩和海退序列报道,但中国对该时期地层的沉积学研究还不多。浙西北地区晚奥陶世的文昌组和堰口组为一套海退型沉积,上段发育有华南该时期一套独特的砾岩和含砾砂岩沉积,根据该沉积及上下地层所含的笔石动物群分析,该套砾岩层的层位相当于赫南特阶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笔石带,在形成时间上与奥陶纪末的全球冰川事件一致。当前研究表明,这套砾岩代表水下河道沉积,其砾石主要来自东南侧的华夏古陆。文昌组和堰口组砂岩成分统计分析显示,文昌组和堰口组的物源区具有再循环造山带性质,且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与华夏古陆构造隆升紧密相关。文昌组和堰口组的沉积序列可与北非、中东、英国、瑞典、捷克等地的同期序列进行对比,是赫南特期全球性冰川事件在华南的响应证据。  相似文献   
85.
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发育典型的古岩溶,笔者在其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沉积物或沉积构造: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且这种包壳砾岩之前从未见报道。该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的结构类似鲕粒或核形石,可分为核心和包壳2部分,大部分呈近圆形或扁圆形,少数形态不规则,直径为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核心可分为4种,分别是:(1)与溶洞围岩相同的灰岩砾石;(2)由砂岩形成的核心;(3)由砾岩构成的复合核心;(4)由古钙华碎块形成的核心。包壳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1)具有圈层的包壳;(2)颗粒状包壳;(3)均质包壳;(4)由颗粒状包壳和圈层状包壳组合形成的复合包壳。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是溶洞和岩溶沉积中的典型产物,其不仅可以作为识别溶洞和岩溶的标志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86.
辽北殷屯组分布于铁岭大甸子盆地西部,角度不整合于长城-蓟县系不同层位之上.该组以发育冰碛砾岩为其特征,相当于“南沱冰期”形成的产物,其岩性组合基本可以与鄂西峡东地区南华系南沱组对比.本文将殷屯组时代置于南华纪.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白彦砾岩中孢粉取样鉴定及其砾石组构的统计研究,孢粉组合特征显示其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并非通常认为的古近纪。砾石组构特征显示为湖滨相或海滨相成因,砾岩中金刚石特征显示出与蒙阴常马金刚石原生矿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白彦砾岩形成于中侏罗世鲁西地区单断拉分盆地诞生之前,应为三台组沉积之前的沉积物。白彦砾岩沉积时代的确定,对恢复该区岩相古地理、确定金刚石原生矿的剥蚀与搬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发育厚层砂砾岩油藏。砂砾岩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是制约油藏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系统研究砂砾岩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冲积扇沉积,可划分出辫状水道、泥石流、漫流沉积、径流水道及洪泛平原5种沉积微相类型,可建立“泛连通体”夹间歇性水道、稳定水道形成的叠置分隔复合水道、辫状水道与漫流沉积侧向相间、径流水道镶嵌于洪泛平原泥岩4个沉积构型单元。垂向上,冲积扇整体表现为粒度下粗上细、湖进退积型的沉积序列;平面发育6个冲积扇体,呈由北向南迁移的规律。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具明显控制作用,沉积构型单元控制油气纵向富集,扇体变迁控制油气平面聚集。  相似文献   
89.
祁连山泥盆系包括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组和上泥盆统沙流水组。老君山组广泛分布在古祁连山的山前和山间盆地,主要为冲积扇粗碎屑沉积。碎屑岩中的碎屑组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直接反映物源区和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民乐二道沟口老君山组的碎屑岩化学组分特征指标为:K2O/Na2O值为0.13~8.13,Al2O3/ SiO2值为0.15~0.28,LREE/HREE值为3.49~8.71,Eu/Eu*值为0.63~0.91,(Gd/Yb)N值为1.13~1.56,化学蚀变常数(CIA)为50~87。各项化学参数分布范围较广泛,结合多种物源判别图分析可以知道:该套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南侧造山带并接受了盆地北侧的大陆区碎屑来源,具有前陆盆地的二元物源特征;早—中泥盆世北祁连处于前陆盆地晚期磨拉石阶段。  相似文献   
90.
刘疆  白志强 《沉积学报》2009,27(1):87-93
广西横县六景火车站南侧,角度不整合覆盖下泥盆统莫丁组和那叫组下段、被新近系大面积覆盖而呈两部分远距离割裂状态的一套“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的红色泥砂基底碳酸盐岩粗—巨砾岩,长期以来未被学者们看作一个冲积扇的有机统一体进行研究。经两次实地踏勘、系统采样和测量,以现代山麓冲积扇鉴别特征为主,辅以古冲积扇特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套沉积的系列相关分割露头分别为一古近纪冲积扇之残存扇根、扇中及扇缘。该冲积扇为一典型的古近纪早期干旱气候条件下、母岩区为陡峻碳酸盐岩山体的古山麓冲积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