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107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3309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新疆准北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及与铜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晚古生代时期准噶尔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具有一个动态分界,由北往南,从早至晚依次出现额尔齐斯、扎河坝-阿尔曼台和克拉麦里三条会骤板块分界线,与其相伴形成了冲乎尔-麦兹,阿舍勒、那林卡腊-喀拉通克、萨吾尔-加波萨尔和谢米斯台-北塔山等五个铜(钼、镍)成矿带。这些铜成矿带的成矿潜力和矿床类型与会骤板块分界的消减方式、规模及所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其中以与额尔齐斯俯冲带有关的阿舍勒铜(锌)成矿带和冲乎尔-麦兹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992.
黔南独山下,中泥盆统层序地层及界线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约  陈洪德 《矿物岩石》1998,18(2):40-46
根据遗迹相和沉积特征,将龙洞水组、大河口组和屯上组划分为8个层序,其中包括2个Ⅰ型、6个Ⅱ型层序,在此基础上,对缺失标准化石依据的中、下泥盆统界线提出了讨论。黔南独山地区的龙洞水组和大河口组为海平面逐渐下降、富氧环境的沉积,屯上组为海平面迅速上升、缺氧或贫氧环境的沉积,大河口组和屯上组之间存在一古风化壳层,是海平面下降至最低点的产物,并有地层缺失,为一较明显的自然界线,下、中泥盆统界线置于此界面更近于实际。产于舒家坪组的Euryspiriferpara-doxusshujiapingensis腕足化石群不能作为下泥盆统的顶界。  相似文献   
993.
笔者系统研究了广西六景中泥盆统民塘组底部的硅化腕足化石,描述了31个属种,其中新属、新亚属各1个,新种20个,划分出Geranocephalus-Pentamerela(下部)动物群和Stringocephalus-Changtanela(上部)两个动物群。着重对Geranocephalus-Pentamerela动物群的特征与时代进行了讨论,其时代具浓厚的艾菲尔晚期的色彩。该动物群属老世界区的一部分,与美国内华达同期动物群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同时与欧洲(如德国、捷克以及乌拉尔地区)也有一定相似性,然而从种群而言,它是一个斩新的动物群。提出Geranocephalus不是Subrensel-landia与Stingocephalus之间的中间形态,而是Renselandia与Stingocephalus之间的中间形态,很可能Geranocephalus就是Stingocephalus的先躯,它代表Rensselandia向Stingocephalus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大山阿吾拉勒成矿带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裂谷地质背景之上,其中段已发现著名的式可市台富铁矿床以及伴生的一系列铜矿点,成矿围岩为浅变质岩系。笔者根据近年研究,确定该含矿岩系实际是区域性挤压构造形成的动力变质岩带,其中云母片岩的绢云母经~(40)Ar/~(39)Ar定年,获得坪年龄220.6±3.4Ma和等时线年龄220.7±6.6Ma。这一成果揭示天山山脉在后碰撞地壳演化阶段,经历了晚三叠世构造热事件的改造。  相似文献   
995.
Paleo—Latitude Variation of Guizhou Terrain from Devonian to Cretaceo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ver 800 paleomagnetic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79 sample localities, ranging in age from Devonian, Carboniferous, Permian to Jurassic for paleo-latitude research on the Guizhou terrain. The area sampled covers 13 counties with an area of about 50000 km2. The paleomagnetic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Guizhou terrain was at 11.4°S in Devonian, 4.5°-9.3°S in Carboniferous, 2.6° − 4.5°S in Permian, 14.8°N in Triassic and 24.5° − 26.0°N in Jurassic. In the Cretaceous period, the paleo-latitude of the area was at 22.4 − 23.6°N. Therefore, a variation curve of paleo-latitude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Guizhou terrain from Late Devonian to Late Cretaceous time.  相似文献   
996.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硬粘土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长不工三角洲地区全新统下伏的硬粘土层具有粘粒胶膜,裂隙,植物根茎等暴露成标志,系古土壤。古土壤层厚 度多在2.0m以上;剖面具有多个粘聚层,但缺乏钙积层;半数以上研究钻孔的古土壤层中出现有孔虫;剖面的磁化率值低而平稳,磁组构参数变化范围广。  相似文献   
997.
天目山深溪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环境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天目山深溪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本区至少经历了2个冷期即末次冰期盛冰期、新仙女木时期和3个温暖期;2.在末次冰期盛冰期时本区的年平均气温未低于0℃,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至多为一种冰缘环境  相似文献   
998.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前发生过造山后伸展作用,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本区经厅了短暂的造山作用,形成前陆盆地并推积了滨浅 海相磨拉石建造,同时伴有同碰撞期花岗岩产生。中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本区进入造山后的陆内伸展作用阶段,并发育大量火山岩。火山岩碱质含量高,碱质成分中Na2O>K2O,且显示双峰分布特征;碎屑岩成分熟度和结构熟度降低,表明中石炭世一早=叠世本区进人陆内伸展构造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999.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地层学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初步研究了甘孜黄土地层,实测了甘孜县城西南郊新市区和满地两剖面,它们分别厚23.7m和26.0m。根据岩性、磁性地层特征、磁化率、CaCO3质量分数测定和热释光测年结果,甘孜黄土可划分为冰后期S0复合古土壤,末次冰期L1复合黄土和末次间冰期S1复合古土壤等3个地层单位。布莱克反向极性亚时记录于底部S1LL1黄土中。甘孜黄土沉积始于晚更新世早期,大约为120kaBP。甘孜黄土的磁化率变化反映了最近120ka来的高原季风演化和气候环境变迁,6个磁化率高值段指示了6个夏季风环流增强的时段,6个磁化率低值段则  相似文献   
1000.
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芬  王京东 《现代地质》1997,11(2):131-136,T002
对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1属48种,划分2个植物组合,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此外,还论证了本区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指示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