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4篇
  免费   3595篇
  国内免费   3405篇
测绘学   395篇
大气科学   1800篇
地球物理   2063篇
地质学   9633篇
海洋学   868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1647篇
自然地理   217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837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857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878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663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济南南部广布巨厚张夏组灰岩,其中赋存优质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出露众多泉水,其流量为800—8000m^3/d。该文通过简述济南地区张夏组灰岩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水文地质特征,概略计算与评价其资源量,论证开发利用这一新水源的可行性,以期为济南供水与保泉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2.
四川义敦地区早中三叠世义敦群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对四川义敦地区中下三叠统党思组、列衣纽涉及到的9幅1:5万区调图幅和18条剖面、沉积等厚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主体部分在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经历了深海盆地海底扇中-外扇相→深海盆地浊流相→下斜坡相→上斜坡相→外陆棚相→外陆棚-上斜坡相的演化。岩相古地理图上的沉积等厚线显示,该区有上麻绒盆地和义敦盆地等2个沉积中心,在拉纳山一带还出出现有拗陷盆地。  相似文献   
153.
四川德格错阿金矿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错阿金矿床赋存于理塘义敦群上三叠统瓦能组变基性火山岩中,金矿体受次级北北西-近南北向韧性-脆韧性剪切变质带控制,与金矿化有关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辉锑矿化和硅化、碳酸盐化、金云母化及石墨化。矿床成因为蚀变构造型。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嗄拉、错阿、海子口三个矿化集中区内大部份化探异常具有面积大、强度高、梯度变化大、元素组合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4.
四川眉山芒硝矿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昆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3):225-229
眉山市芒硝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疏干、污染及矿区土壤污染等,影响了矿山及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威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在芒硝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5.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项目根据四川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异和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划分出四大地质遗迹区,再以其分布规律,景观形成时间、空间和成因的关联性划分出20个地质遗迹分区和28个地质遗迹小区,从而建立了四川地质遗迹景观区划系统。  相似文献   
156.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lication of rock engineering system (RES)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and assess 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potential of 388 sites where equivalent landslides have been manifested and recorded in the region of Karditsa County, Greece. The main objective has been defining the principal causative and triggering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manifestation of landslide phenomena, quantify their interactions, obtain their weighted coefficients, and calculate the instability index, which refers to the inherent potential instability of each natural slope of the examined region. From the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reported in a well-documented database and concerning the examined failure sites,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stability index and the area affected by a single landslide event has been revealed. Almost the entire failure sites, 98% of the examined slope sites, exhibit an instability index value over 55, a value which is thought to be a critical threshold for landslide manifestation concerning natural slopes in Karditsa County.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esented RES methodology, engaging the selected set of parameter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expert's tool for ranking, in an objectively optimal and simple way, the instability potential of natural slopes in Karditsa County, and thus providing a tool for sound zoning landslide hazard.  相似文献   
157.
西藏札达盆地控盆断裂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构造带中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其演化过程与盆地两侧的控盆构造密切相关。对控盆断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计算,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本区构造控盆的认识。因此,在对盆地构造地质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对札达盆地控盆断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札达盆地的演化明显受盆地两侧边界断裂的控制,札达盆地是在整体南北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不同块体差异隆升作用的结果。其南侧的控盆断裂为北倾的正断层,北侧的控盆断裂为南倾的逆断层,二者共同形成了南降北升的翘板式断陷盆地运动过程,是喜马拉雅地块在陆内汇聚挤压构造环境中构造应力场调整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8.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今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没有对上二叠统Ⅰ-Ⅱ1型灰岩生油、Ⅲ型泥岩的生气史分开评价;其次,海相镜质组反射率通过拟合公式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热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标定出两类源岩生油、生气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川东地区的埋藏史及热史,模拟出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转化率曲线.研究表明:上二叠统灰岩、泥岩有机质在距今200 Ma和190 Ma分别进入了生油、生气门限,而在距今170 Ma和140 Ma生烃结束.  相似文献   
159.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储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局限台地沉积,其岩性为粗粉晶—细晶白云岩、砾屑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岩溶作用、破裂作用等,白云石化作用和岩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白云石化的机理为混合水白云石化。岩溶作用具有多期性,包括沉积期岩溶、风化期岩溶、埋藏期古岩溶和褶皱期古岩溶等,以风化期岩溶为主。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了大量的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浅埋藏期,它与埋藏期胶结一同作用使孔隙度由原来的15%左右骤降至2%~3%左右。随着后来的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等,部分储层的孔隙度又扩大到4%~5%左右,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60.
系统研究了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岩相学、元素及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源区性质,并与喜马拉雅带二叠纪火山岩进行了对比研究。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近东西向集中分布在冈底斯构造带中北部地带,空间上从东至西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渐次减小,时间上从早至晚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总体由弱到强。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从早到晚岛弧造山作用经历了初始岛弧→早期岛弧→成熟岛弧的发展演变过程,火山岩浆来源于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原始岩浆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有俯冲洋壳及随带的深海沉积物和再循环进人地慢的地壳物质组分的强烈混染,明显不同于受地壳物质组分强烈混染的喜马拉雅带二叠纪陆缘裂陷型火山岩。综合研究冈底斯带及其邻区近年来的最新调查与研究成果,从北向南拟建了石炭纪—二叠纪冈底斯岛弧→雅鲁藏布江弧后裂谷盆地→喜马拉雅陆缘裂陷盆地的弧盆系时空结构演化模式,探讨了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纪—二叠纪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造山作用与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演化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机制,讨论了冈底斯带松多乡榴辉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