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2篇
  免费   2975篇
  国内免费   2493篇
测绘学   224篇
大气科学   293篇
地球物理   4689篇
地质学   8637篇
海洋学   106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24篇
自然地理   104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714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700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71.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1,17(1):56-63
本文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一般特征为依托,介绍几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972.
The present-day observabl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UHP) and high-pressure (HP) metamorphic belt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was dominantly formed by an extensional process, mostly between 200 and 170 Ma, following the Triass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cratons. The framework that controls the pres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HP and HP metamorphic rocks in particular display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 Cordilleran-typ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which at least four regional-scale, shallow-dipping detachment zones are recognized. Each of these detachment zones corresponds to a pressure gap of 0.5 to 2.0 GPa. The detachment zones separate the rocks exposed in the region into several petrotectonic units with different P-T conditions.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both the detachment zones and the petrotectonic units show that the exhumation of UHP and HP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region was achieved, at least in part, by non-coaxial ductile flow in the mul  相似文献   
973.
拉鸡山裂谷带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鸡山构造带东西长逾 6 50km ,展布于由元古宇组成的结晶地块内部 ,是一条早古生代火山岩极为发育的构造带。通过作者在拉鸡山多年的野外调查工作和研究 ,认为该地区无论在区域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变形学还是大地构造演化方面 ,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皆具典型的裂谷带特征。晚古生代以来 ,区内经历了陆内多阶段造山过程。新生代早更新世 ,拉鸡山巨型断裂带发生左旋走滑运动 ,导致断裂带弧形转折部位强烈崛起 ,形成雄伟高山。  相似文献   
974.
从地温场特征探讨兰州断陷盆地地热资源前景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李百祥 《甘肃地质》2001,10(1):83-89,74
根据祁连造山带东段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场、温泉和地热异常孔空间分布 ,以华家岭—武山近SN向隐伏深断裂为界 ,东边地温场高、温泉多 ,为隆起断裂型中低温地热田 ,其西地温场低于东部 ,地热异常孔为沉降盆地型地热异常指示 ,可为地热田开发提供信息特征。并对兰州断陷盆地的地热资源前景和开发前期工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5.
关键 《中国地质》2001,28(12):22-29,42
老岭成矿带为吉林省最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南岔金矿是该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阐述南岔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岩(矿)石物性参数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取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控找矿标志,从而建立了“南岔式”金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76.
依据松辽盆地深部地震资料 ,分析了深部地震反射特征及深部层圈结构特征。应用“非对称伸展作用”理论 ,通过对深部层圈结构、基底构造特征、侏罗系断陷构造格局的综合分析 ,建立了松辽盆地北部的盆地成因模式。从该模式可看出 ,基底滑脱拆离断层控制了侏罗系断陷的发育。  相似文献   
977.
本文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分析入手,研究了赣中变质岩带中铀矿化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构造岩浆活动带、变质岩带出露的动力学机制及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带以及地壳减薄、地幔上隆和在变质核杂岩边缘沿着低角度正断层的地壳伸展构造有着实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8.
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几个有关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以及地质理论的应用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工作展开讨论,纠正与澄清有关错误与模糊认识,供工程地质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79.
滨海岩溶区过渡带碳酸盐岩溶浊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岩溶具有内陆一般岩溶区不同的发育机理,其过渡带混合溶蚀作用是控制滨海岩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七组不同淡水与海水配比的混合溶蚀实验(封闭CO2-H2O系统),初步得出了过渡带混合溶蚀作用的基本结论:(1)滨海岩溶区过渡带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与内陆一般岩溶区岩溶发育规律的基本一致,即岩性,结构是控制滨海岩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2)滨海岩溶区混合过渡带内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速率大于纯淡水或纯海水中同种岩石的溶蚀速率;(3)在不同的CO2分压条件下,滨海岩溶区混合过渡带内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980.
陕西宁陕-户县地区商丹构造带北侧发现的花岗质片麻岩为古老侵入体,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磨岩等类型岩石组成,具有TTG岩系的组成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形成于类似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