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6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玲珑、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的源岩均为胶东岩群变质岩;玲珑超单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的不均匀性,其成因为原地、半原地交代一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花岗岩则属于有幔源物质参人的同熔型花岗岩。两个花岗岩均经历了多期构造一岩浆作用,最终形成于燕山期;郭家岭超单元最终形成晚于玲珑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42.
玲珑金矿田171号脉赋存于招平断裂北段破头青断裂中,在其深部探明金资源储量150余吨,确定其为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了揭示构造与成矿、深部矿与浅部矿、石英脉型矿与蚀变岩型矿等的关系,为深部找矿提供典型实例和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大量矿区地质勘探、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剖析了矿床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规律。171号金矿脉深部共有7个金矿体,均为盲矿体。其中,171_1号主矿体埋深120~1700m,呈似层状、大脉状分布,沿走向及倾向显舒缓波状。矿体总体走向60°,倾向SE,倾角36.5~43.5°。矿体长2500m,斜深510~3100 m,平均厚度4.23 m,平均金品位2.71×10~(-6),矿石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型(蚀变岩型)。矿脉和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化、构造、蚀变分带具有一致性。由控矿断裂的主裂面至远离主裂面,构造变形强度由强变弱,蚀变强度和矿化强度也由强变弱。招平断裂是一条切割早期韧性剪切带的脆性断裂,总体呈舒缓波状展布,大部分地段发育于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之间,断裂上盘脆性变形较弱,下盘脆性变形带宽大,是沿不同时代地质体之间发育的左行铲式正断层,类似于拆离断层,是胶东白垩纪伸展构造的组成部分。玲珑金矿田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产地,但大型金矿床多为赋存于断裂构造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与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同一构造系统中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物;一般在主断裂中赋存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主断裂下盘的次级张裂隙中产出石英脉型金矿床。胶东以正断层为主的伸展构造系统为大规模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蚀变分带和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关系是金矿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3.
昆嵛山岩体是多期次的复式杂岩体,位于胶东半岛米山断裂和牟平断裂之间,是华北克拉通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过渡带。区域金矿成矿类型主要为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对昆嵛山岩体东缘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信息提取,分析了金矿(点)床检查成果充分分析研究,划分出下卧龙、吴格庄和万家口等3个金矿重点工作区。经过对重点工作区内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确定区内金矿多与细粒花岗岩和玲珑序列花岗岩相关。建立了昆嵛山地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按照“定位+定边”的方法,圈定了下卧龙靶区等9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4.
玲珑花岗岩基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成玲珑花岗岩基的各个岩体具有不同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位于玲玲珑岗财基内部或边缘的金矿大都位于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大的玲珑岩体和云山岩体内,并且以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大于1.3的区域内的金矿最为集中, 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小的岩体或区域内金矿很少。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和金矿间密切控间关系可能表明了金矿的产出部位和岩体的变形强度间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山东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的重力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胶东地区西北部的重力资料,并在地质资料的约束下,采用人-机联作用的和二维模拟方法,对玲珑花岗质杂岩体三维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推断,布格重科与地质图的对比表明,本区的局部重力由玲珑花岗质岩体引起的,根据花岗岩体的二维特征,在其露头范围内,垂直其走向,选择一些均匀分布的重力剖面,以花岗岩露头位置作为其形态的地面约束,采用 -机联作的二维重力模拟方法, 出了岩体的断面形态综合这 断面图,便可描述花岗体的  相似文献   
46.
山东玲珑—焦家地区形变类型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卢焕章 Arcam.  G 《地质学报》1999,73(2):174-188,T002
山东玲珑-焦家地区的金矿床根据其地质和剪切带特征可分为含金石英黄铁矿大脉型和蚀变岩型,它们均产于花岗岩中,郯-庐断裂是区域性的,可能深及上地幔的深大断裂,具有区域剪切的性质,在它的作用下,胶东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剪切带和断裂带。在破头静韧性剪切带的两侧,尤其是左侧,形成了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脆-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在破头青韧性剪切带的两侧,尤其是左侧,形成了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脆-韧性剪切带,在其中充填和  相似文献   
47.
玲珑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经过近50年的开采,资源量几近枯竭,因此开展深部资源量评价和找矿预测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笔者基于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理论,采用矿物学和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标型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具有如下重要找矿意义:(1)细粒不规则五角十二面体或复杂聚形黄铁矿晶体含金性高;(2)黄铁矿S/Fe比值随矿体延深有增高趋势;(3)黄铁矿微量元素总量高是富矿段的找矿标志,其中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具深源特征;(4)西山矿区55号脉P型黄铁矿出现率多在60%以上、剥蚀度为36.67%~47.73%,指示该矿脉向下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5)东山矿区自上而下黄铁矿微量元素组合(As+Sb+Te)、(Cu+Pb+Zn)和(Co+Ni+Ti+Cr)沿垂向呈旋回震荡变化规律,同时P型黄铁矿平均出现率39.63%,剥蚀度为32.92%~75.40%,指示-770 m标高以下仍具较好的找矿潜力;(6)东山大开头矿区47号脉黄铁矿热电性填图结果显示,-670 m标高以下,第93至75勘探线之间及第72至63勘探线之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上述黄铁矿标型特征对于玲珑金矿床深部找矿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选择胶东玲珑金矿典型矿体47号脉为研究对象,应用基岩地球化学方法,测试微量元素含量,研究微量元素与金的相关关系、计算微量元素的浓集系数并确定其轴向分带,探讨微量元素对深部金成矿的指示意义,期待能对玲珑金矿深部找矿提供一些参考.初步认识如下:矿区金矿体的最佳指示元素依次为Au、Ag、Bi、As、Cu、Co、Mo、Sb;金矿体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依次为As、Pb、Ag、Cu、Hg、Sb、Mo、Ni、Th、V、U、Mn、Zn、Bi、Co、Au;矿体中Au、Bi、Ag、As富集系数大,Cu、Co富集系数中等,而Zn在矿体中相对亏损.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47号矿体仍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49.
高精度重力测量在金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金矿采空区的位置,对其隐患进行治理,首次应用高精度重力方法.在研究区布设了两条比例尺为1∶100的高精度重力测量剖面,使用加拿大Scintrex公司的CG-5AutoGrav型重力仪, 测取重力异常数据,并采用欧拉反褶积方法实施反演解释,确定了采空塌陷区域及稳定地段.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重力测量应用于金矿采空区探测是行之有效的,用欧拉反褶积方法解释重力异常数据是一种快速、高效、人为干预少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0.
柳振江  王建平  郑德文  刘家军  刘俊  付超 《岩石学报》2010,26(12):3597-3611
矿床形成后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变化,区域隆升与剥蚀是影响矿床变化保存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构造-热年代学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研究区域隆升剥蚀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最大金矿集中区———胶东西北部金矿及赋矿围岩玲珑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构造-热年代学引用到矿床成矿后变化与保存研究。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测试获得玲珑花岗岩距今110Ma以来的隆升演化历史,结果显示岩体剥蚀速率很小,平均0.0303±0.0044mm.a-1,自金矿形成后区域热-构造运动趋于平静,这对矿床的保存非常有利。胶东金矿成矿深度范围集中于4~10km,根据剥蚀速度计算玲珑花岗岩剥蚀量仅为2.0~4.2km,远未达到金矿最大成矿深度。当前本区金矿勘探和开采深度普遍小于2km,深部金矿找矿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