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276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486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hole 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together with zircon U-Pb ages and Sr-Nd isotope compositions for the Middle Eocene intrusive rocks in the Haji Abad region are presented. The granitoid hosts, including granodiorite and diorite, yielded zircon U-Pb ages with a weighted mean value of 40.0 ± 0.7 Ma for the granodiorite phase.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MMEs) are common in these plutons, and have relatively low SiO_2 contents(53.04-57.08 wt.%) and high Mg#(42.6-60.1), probably reflecting a mantle-derived origin. The host rocks are metaluminous(A/CNK = 0.69-1.03), arc-related calc-alkaline, and I-type in composition, possessing higher SiO_2 contents(59.7-66.77 wt.%) and lower Mg#(38.6-52.2); they are considered a product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fic lower crust.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the MMEs and granitoid hosts are characterized by LREE enrichment and show slight negative Eu anomalies(Eu/Eu* = 0.60-0.93). The host granodiorite samples yield(87Sr/86Sr);ratios ranging from 0.70498 to 0.70591,positive eNd(t) values varying from +0.21 to +2.3, and TDM2 ranging from 760 to 909 Ma,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associated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87Sr/86Sr)i = 0.705111-0.705113, εNd(t)= +2.14 to +2.16, TDM2 = 697-785 Ma).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together with bulk rock Nd-Sr isotopic data suggest that host rocks and associated enclaves originated by interaction between basaltic lower crust-derived felsic and mantlederived mafic magmas in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r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92.
李建朋  高岭  母焕胜 《岩土力学》2019,40(6):2119-2126
为研究高应力水平条件下岩石卸荷扩容特性及其剪胀角变化规律,开展了若干不同初始围压水平的三轴峰前卸围压试验,同时进行了相应围压水平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成果分析了卸荷应力路径对砂岩扩容的影响效应,总结了卸荷应力路径下剪胀角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基于卸荷应力路径的剪胀角函数,并给出了其数值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对三轴峰前卸围压试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出的剪涨角函数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研究表明:(1)加载路径时,不同围压水平下峰前扩容体积应变值相差不大,而卸荷应力路径时,随着围压水平的增加,峰前扩容体积应变从最小值3.15×10?3增加到最大值9.65×10?3,卸荷路径下的峰前扩容体积应变约为加载路径的1.1~4.0倍;(2)卸荷应力路径下偏应力峰值对应的体积应变基本为0或接近于0,而加载应力路径下偏应力峰值对应的体积应变均为负值;(3)卸荷应力路径条件下峰前扩容体积应变在总扩容体积应变中所占比例显著大于加载路径;(4)两种应力路径下,剪胀角随塑性剪切应变增加均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过程,并且低围压工况下偏应力峰值对应的剪胀角和最大剪胀角均大于高围压工况;(5)与加载路径相比,卸荷路径下的剪胀角更快达到剪胀角最大值,并且其偏应力峰值对应的剪胀角和最大剪胀角更大;(6)基于砂岩三轴卸荷试验成果,采用线性拟合方法得出了以围压和峰后塑性剪切应变增量为自变量的剪胀角函数,基于该函数与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砂岩三轴峰前卸围压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函数能较好地描述三轴峰前卸围压条件下砂岩的扩容特性。以上结论可为深部地下工程变形预测、稳定性分析与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周建  蔡露  罗凌晖  应宏伟 《岩土力学》2019,40(12):4848-4856
土体的各向异性与沉积环境和应力历史密切相关。以能够考虑土体特性的各向异性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为基础,利用圆弧滑动方法,并考虑破坏面上强度的折减( ),推导各向异性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极限平衡解。对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开挖深度H、围护结构插入深度D、最下道支撑与坑底相对距离He/H等几何因素及土体有效内摩擦角 、各向异性强度比k及强度沿深度非均质变化的斜率 等强度参数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为软土基坑工程抗隆起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根据河南省板厂矿区ZK1403孔前期钻探施工基本情况及定向纠斜地质要求确定了纠斜方案。从小直径螺杆定向纠斜的理论准备、设备仪器、施工过程以及钻进参数方面确定了有效的定向纠斜施工工艺,实现了自孔深958 m、顶角10°、方位角143°至孔深1100 m、顶角7°、方位角18°的成功纠斜。通过矿区纠斜效果,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点及不足,为今后地质深孔定向纠斜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5.
孙凯  邹春  付必伟 《探矿工程》2019,46(10):75-81
水平定向穿越管道起吊过程中,管道的吊点位置决定管道入土角度,如果入土角度偏大或者偏小,都可能导致管道在入土时发生卡管或瘪管事故。通过对管道起吊过程中入土角度、吊点位置对管道应力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吊点2与管道前端相距10 m,入土角为10°时,两吊点的许用间距为22~28 m;入土角为12°时,两吊点的许用间距为28~36 m;入土角为14°时,两吊点的许用间距为30~36 m,此时管道起吊过程中,管道处于安全状态。当入土角度超过16°时,管道应力超出了管道的屈服应力,因此管道入土角度不宜超过16°。  相似文献   
996.
井轨迹对裂缝钻遇率有重要的影响。以某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利用100余口井的FMI资料按照小斜度井(包括直井)和大斜度井(包括水平井)分组分别统计裂缝的平均倾角、裂缝密度参数,并与不考虑井斜角利用所有FMI资料统计的结果相互对比,以分析井斜角对裂缝倾角、裂缝密度参数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按小斜度井钻遇裂缝统计的裂缝平均倾角和裂缝密度均明显低于按大斜度井和所有井未分组钻遇裂缝的统计结果;因此,小斜度井钻遇高角度裂缝的几率明显低于大斜度井。这一结论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对于本文中某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目前主要为直井和小斜度井钻遇的G-H层,应部署水平井进一步评价其油气勘探潜力;为更准确地统计高角度裂缝性储层的裂缝倾角并客观地评价裂缝密度,应尽量利用井轨迹垂直于裂缝走向和主要裂缝面的水平井钻遇的裂缝来分析统计;对于同类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的勘探评价和开发,应尽量采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并确保井轨迹垂直于主要裂缝面。  相似文献   
997.
逆冲滑动是汶川地震的初始和主要震源过程,其破裂滑动量随断层深度的分布形态与多数板内逆冲强震不一致.本文用摩压比值来表征断层沿线的局部破裂危险程度,通过数值实验讨论了底部破裂源、近地表倾角和无地表破裂的前期地震等对铲形逆冲断层的破裂危险分布和破裂滑动分布的影响.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巴颜喀拉块体对龙门山断裂带的高强度挤压下,上陡下缓近地表陡倾角的铲形断层形态使得汶川发震断层近地表对逆冲破裂和滑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破裂滑动量集中于发震断层中部的前期逆冲地震是造成汶川MS8.0地震逆冲滑动分布异于板内逆冲强震滑动分布现象的一个可行解释.  相似文献   
998.
汶川地震崩塌滚石坡面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强  苏生瑞 《岩土力学》2014,35(3):772-776
滚石坡面运动影响因素众多,分析预测困难,确定崩塌滚石危害范围,对崩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测汶川地震399条崩塌滚石剖面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滚石运动特征和危害范围参数,得出如下结论:(1) 滚石坡面运动可划分为启动阶段、运动阶段和堆积阶段;56º为启动区滚石自由坠落模式和滑动、滚动模式界限,堆积区最大角度为39.6º,26º以下区域为减速带。(2) 滚石运动距离与高度的比值,随着地震烈度以及边坡岩石强度的增高而增大,并给出了统计公式。(3) 滚石最大运动距离与坡高之间以及陡坡段坡度与滚石运动扩散角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堆积区在边坡高度上所占比例,划分了两种坡面形态,给出了两种坡面形态边坡陡坡段坡度与滚石运动扩散角之间的统计关系图,可作为崩塌滚石危害范围判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COMPASS???????????COMPASSα?????????????????????????????4GEO+5IGSO????????COMPASSα????λ???????????????COMPASSα???·??Ч???????????0??3 m???仯???侫???0.3??0.7 m??????????????·??Ч??????????С??GEO??????????·??Ч??????????????С??IGSO?????COMPASSα????λ?????RMS????N??E??U?????????3.33??3.45??8.84 m??  相似文献   
1000.
?????????????????????з??????о?????????????GPS?????ж?????????????????????????????о??????λ????????????????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