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627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91.
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某油气田边缘一个油气显示井的磁性测量结果表明,岩石具有明显的磁性变异结构特征.以磁化率(κ)为例,在低缓的背景磁性上主要呈现高强度与中等强度的2类异常:大于400×10-5为强磁性,100×10-5~150×10-5为中等强度磁性.结合录井资料与地球化学分析解释可知,强磁性异常主要位于取样间隔的底部干层区,少数样品位于浅部油气显示层;中等强度异常主要位于2 700 m附近的油气显示层.岩石磁性与地球化学成分对应分析表明,油气显示层岩石的C1和C2成分与磁化率 (κ)、饱和磁化强度 (Js) 和饱和等温剩余磁化强度(SIRM)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内禀矫顽力(Hc)为逆相关,而干层岩石相关性不明显.矿物成分分析显示,岩石中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黄铁矿和菱铁矿.其中磁赤铁矿主要分布在具有中等磁性强度的油气显示层,而高含量(最高含量达12.5%)的磁铁矿主要位于底部干层.磁赤铁矿与赤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含量之间相关特征初步表明,自生磁赤铁矿可能主要来源于原地赤铁矿与黄铁矿.推测油气显示层岩石中磁性偏软的磁赤铁矿属于烃蚀变的产物,为烃微渗漏效应(或烟筒效应)的全空间形成机理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792.
氟碳铈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形成条件及Lr、Pr、Nd、Sm……Lu及Y的氟碳酸盐形成氟碳铈矿结构的可能性。主要实验结果及讨论如下: 1.氟碳铈矿的形成条件范围很宽,在常温到400℃,常压到1000bar,溶液pH从6.7到11.0的范围内均可形成。 2。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有类似的形成条件,控制它们形成量的因素是氟与磷的比例。 3.La—DY的氟碳酸盐矿物能够从成矿溶液中直接形成,而Ho—Lu的则不能。 4.氟碳铈矿的晶胞参数与成矿溶液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在碱性溶液中合成的氟碳铈矿的晶胞要比在中性溶液中合成的大些。  相似文献   
793.
苏皖交界地区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苏皖交界地区内沉积成因的坡缕石及全椒热液成因的坡缕石进行了物性、形貌、化学成分和晶体化学特征及结构特征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与美国凹凸堡的坡缕石一致,而有别于全椒热液型坡缕石,此外,对坡缕石的吸附性能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4.
杨时惠 《矿物岩石》1995,15(1):26-34
本文在概述矿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等测试结果,系统的论述了甲马赤康多金属矿床物质成分可综合利用的金、银、铋、钴、镍的赋存状态及其矿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795.
Rocks are weathered by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into a mixture of loose material that produces soil. Mineralogical and textural changes are involved, which can be detected by imagery through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rock spectral behaviour as recorded by ground and laboratory spectrometers. Different densities of vegetation cover can be mapped qualifying further evolution of the area in terms of erosion, transport and sedimentation. Hyperspectral imagery helps to map the weathering front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weathering on granite rock through mineralogical and textural associations related to the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area on various granitic facies. Abundance of feldspar and porfidic texture on the fresh rock are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conditioning intensity of weathering in the area. Maps spectrally elaborated gather information on lithologies, mineralogical changes produced by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to landforms, topography and climate. Such maps contribute to estimating the spatial controls of erosion, suggesting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oil aggregation, soil depth, and consequently, helping to elaborate soil loss and soil conservation maps.  相似文献   
796.
二十一世纪的矿物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丰 《矿物学报》2001,21(1):1-13
根据20世纪矿物学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已经意识到尚未解决的问题,预测21世纪矿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将在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模拟、三维矿物物质、矿物表面和界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将借助更为快速、准确、精细的测试手段和仪器。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21世纪矿物学将对诸如造山带(高压变质、蛇绿岩等);深部地质(组成、物理性质);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全球变化(风化、沉积、纪年)等方面的研究作出特殊贡献。同时21世纪矿物学在矿物材料研究方面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广泛、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7.
矿物材料刍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季怀 《矿物学报》2001,21(3):278-283
矿物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矿物材料的涵义、分类、研究内容、与矿物学的关系等问题,并思考了新世纪矿物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广义地说,矿物材料是指可供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固体矿物物质。狭义的矿物材料是指由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物理、化学性质可供直接使用、由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矿物材料可从晶体结构、岩石成因、化学组成、用途、形状和尺寸、生产和制备过程等角度进行分类。矿物材料学是一门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形成与加工、性能和使用效能四者之间关系与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与矿物学等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世纪,必须加强矿物材料的应用研究;加强矿物材料学几个研究领域的紧密结合;必须搞好矿物原料和辅助的研究;必须注重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98.
都安治 《矿物学报》2001,21(3):528-530
本文讨论了开展伴生金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一些新技术与方法,如相态分析法、工艺配方法、理想回收率计算法及金矿物粒度测定法等。上述方法可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岩金乃至于砂金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799.
麒麟厂铅锌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静纯 《矿物学报》2001,21(3):531-533
笔者应用微区测试研究、粒度统计分析及物相分析等,对云南会泽铅锌矿麒麟厂矿床6号矿体铅锌特富矿石中银的工艺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银以类质同象和独立矿物两种状态存在,发现了11种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方铅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最佳回收指标为93.52%-99.20%。  相似文献   
800.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别山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矿物学和岩石学进展。针对大别山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区域片麻岩围岩是否经历超高压变质的问题 ,研究者在常规岩石学和矿物学手段不能奏效的情况下 ,引入显微喇曼光谱测试 ,最终在各种类片麻岩的锆石中发现柯石英、硬玉和雯石等高压和超高压矿物包裹体 ,证明大别山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大多数岩石曾与榴辉岩一起被俯冲到地幔深度 ,后又一起回返到地表。在喇曼光谱的测试过程中 ,发现锆石中的柯石英包裹体有 0~ 2 3 0 0MPa不等的现时晶内超压 ,并证明这种晶内超压是超高压变质岩回返过程中 ,柯石英向石英转化而导致的体积膨胀造成的。研究者在产于青岛仰口榴辉岩的石榴子石中发现大量单斜辉石、金红石和磷灰石出熔 ,精细的晶体化学和岩石学研究证明出熔前的石榴子石形成于大于 70 0 0MPa的压力条件 ,说明苏鲁地区的部分陆壳岩石可能曾被俯冲到大于 2 0 0km深的地幔。岩石学研究发现产于桃行地区的榴辉岩在角闪岩相区域退变质之前 ,在 4 0~ 5 0km的浅部地幔深度发育有一期高压麻粒岩相 过渡榴辉岩相变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期变质是由于峰期的多硅白云母在回返到 4 0~5 0km深的浅部地幔时脱水熔融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