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4篇
  免费   2462篇
  国内免费   3146篇
测绘学   410篇
大气科学   942篇
地球物理   672篇
地质学   10483篇
海洋学   925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749篇
自然地理   528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94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雷  张国忠 《测绘通报》1995,(3):35-35,19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PC-1500、PC-E500基础上推出的更新换代产品-BDC-10型专业电子手簿,它可以和国内外著名测量仪器厂家的仪器通讯、采集数据:可以通过LQ1600K打印机输出成果表,具有地物码提示,前方交会,自由设站,多边形面积计算等计算功能。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一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 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热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995.
吉林延边地区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吉林延边地区为我国滨太平洋带的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侵入活动胶在的斑岩型-浅成热液矿床在时空上,成因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本文选择四个代表性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较详细地介绍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机制等。通过这些矿床的描述,勾画出一幅从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矿床(小西南岔)→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型矿岩  相似文献   
996.
我国主要的变质岩型铜矿床H、O、S、C、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热液具热卤水和地热水特征,成矿物质属深部来源,此外,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对变质岩型铜矿床的同位素的组成和分布亦产生一定的影响。总的来看,我国主要的变质岩型铜矿床与裂谷坳陷带大型喷气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路远发 《矿产与地质》1995,9(3):145-152
钟丘洋铜矿是粤东晚侏罗世火山岩系中的一个中型铜矿。矿区由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次英安斑岩及花岗岩组成。矿体赋存于次英安斑岩与流纹质火山岩的上部接触带附近。矿化与次英安斑岩任位基未同时,成矿年龄为154×10 ̄6a。矿床的成矿物质及流体来自次英安斑岩(浆).伴随着矿化普遍发育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和硅化。蚀变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微王元素Cu、Pb、Zn、Ag、As、Hg、Bi、W、Sn等高度富集;常量元素Fe、Mg带入,Ca、Na及少量K带出,并由此引起相关参数,如KNC、AI及标准矿物刚玉等显著增加。这些特征是本区火山、次火山岩型铜矿的良好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8.
普弄巴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兰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5,15(1):111-116
笔者对本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微量元素及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晶形呈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聚晶富Au;黄铁矿的晶胞参数(a)、热电系数(α)与砷、金关系密切,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黄铁矿质变热电系数的测定表明本区金矿床为中低温矿床;本区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多数为空穴型,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本区金矿床深部可能有一定勘探远景;同位素研究表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0.
670矿床是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带内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矿床;矿床具有叠加成矿特点.本文利用诱发裂变径迹的方法研究了矿床火山围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及配分.结果表明火山围岩中的铀主要有三种赋存状态:(一)分布在火山基质及晶屑内均匀分散的质点铀,其裂变径迹是弥散状或弧立星射状分布;(二)吸附在蚀变矿物表面、矿物隙间及微裂隙内的聚合态铀,其裂变径迹为密集带状及团块状;(三)分布在副矿物中或呈铀矿物存在的铀,其裂变径迹为聚合星射状及团块状.矿物的蚀变过程,如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可改变火山围岩铀的赋存状态,造成铀在岩石中的活化和预富集,从而有利于矿化.因此火山围岩中铀的含量虽然较低,但对火山岩型铀矿的形成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