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8篇
  免费   2623篇
  国内免费   3511篇
测绘学   1092篇
大气科学   1150篇
地球物理   1100篇
地质学   10811篇
海洋学   1344篇
天文学   311篇
综合类   1020篇
自然地理   67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552篇
  2022年   637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81.
蔡金芳  张富平  张洁  王荣 《铀矿地质》2005,21(3):177-182,168
本文研究并建立了适合野外条件下快速测定砂岩型铀矿勘查试样中铀的分析方法———密闭酸溶试样、钒酸铵容量法测定铀。采用密闭增压酸溶样, 可使粒度小于0 25 mm的试样分解完全;小体积容量法提高了测定灵敏度。配合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可适应不同含量范围铀的测定。方法经标准物质和吐哈工区试样验证, 准确度和精度较高, 且操作简单, 适应性广, 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2.
滇西龙川江盆地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川江盆地是滇西主要的铀矿赋矿盆地之一,现已探明一批砂岩型铀矿床。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系列编图,运用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对龙川江盆地的基本特征及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认为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西部斜坡带,赋存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砂体中,且与潜水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3.
滇西潞西上芒岗卡林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武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5,24(4):354-360
上芒岗金矿赋存于二叠系沙子坡组碳酸岩和侏罗系勐戛组下段砂岩、灰岩中,明显受上芒岗断裂控制,与美国模式卡林型金矿极为相似,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模式。上芒岗地区具有广阔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4.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5.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38-140
原定为青白口纪的龙潭河组时代应属早南华世;在志留系顶部发现一套岩层,认为存在中泥盆统云台观组;万县与通江两地层小区的下-中侏罗统存在相变过渡关系;城巴断裂以北分布较小型侵入岩体.重点调查研究了具重要控矿作用的城巴断裂和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稳定性的七曜山断裂带新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86.
以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为例,研究了浅覆盖区土壤与基岩化学成分的关系。指出浅覆盖区残积型土壤主要造岩元素组合继承了基岩元素组合特征;在岩石风化成土过程中,元素再分配和迁移使土壤中大多数元素(氧化物)含量产生明显的“均一化”。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识别与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7.
对泉店井田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断层及褶曲的分布,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演化,分析了构造特别是断层对二1煤层的影响,为今后煤矿开发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8.
通过对新密煤田地质条件、构造条件、煤系岩石的放射性特征、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气体成分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形成新密煤田地热资源的热源是来自硫化矿物生热、岩浆余热以及煤系地层岩石放射性物质产热的学说证据不足;而新密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为该区地下水的深循环提供了条件,故而在该区形成了水热型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89.
我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回收到6块稀少种类陨石-L3型,GRV99001,GRV99019,GRV99020,GRV99021, GRV99022,GRV99026。本文对其中3块陨石进行研究,研究它们的球粒结构和矿物化学成分.它们虽然都属于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L3),但它们的亚类不同,GRV 99001为L3.4,GRV99026为L3.5,GRV99019为L3.6.它们的球粒结构和球粒内的矿物晶体完整性和矿物组合变化比较大,橄榄石和辉石以高镁为特征.这三块陨石的球粒结构种类比较多,有班状的、炉条状的、扇形的和隐晶质的等.在GRV99001陨石中班状结构的球粒内能见到一个或两个以上完整的单晶橄榄石构成的球粒,也能见到多个细小的或是破碎橄榄石,被包裹在辉石晶体内.而在GRV99019和GRV99026陨石中只能见到多个细小单晶体或是破碎的橄榄石晶体.GRV99001陨石的炉条状结构,好象是由一条带状长石矿物,穿插在单个橄榄石晶体中构成.扇形和伞形结构的球粒,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外放射呈扇形.如GRV99019陨石中扇形结构球粒,它们是以辉石为主,陨硫铁充填在低钙辉石缝隙中,形成扇形.另一种是以多个点为中心,如GRV99001陨石,它们是由橄榄石、低钙辉石和长石质的玻璃,构成多个小伞形,形状类似三维立体的球,裂缝中也充填有金属矿物.隐晶质的球粒在GRV99026陨石中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厘米等于 100un时呈现隐晶质矿物,而放大到一厘米等于5un时,就可以清楚看到两种低钙辉石矿物,在低钙辉石中还有金属矿物.另一种隐晶质结构球粒由极细小破碎的橄榄石和辉石矿物构成.这三块陨石中的橄榄石和辉石都以高镁为特征.班状结构球粒,在GRV99001陨石中橄榄石的MgO-33.37-51.21,辉石为35.9-36.61;GRV99019陨石中橄榄石23.33-56.58,辉石 21.38-33.07;GRV99026陨石中橄榄石45.91-52.63,辉石34.48-37.35.扇形结构球粒,在GRV99001陨石中橄榄石29.94 -46.22,辉石28.17-30.36;GRV99019陨石中橄榄石29.17-34.38,辉石23.11-27.79.炉条状结构的球粒,在GRV99001 陨石中橄榄石51.84-56.03.隐晶质结构球粒,在GRV99026陨石中辉石20.17-21.54,橄榄石30.84-32.66.由此看出矿物晶体完整性越好镁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0.
新疆鄯善康古尔塔格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康古尔塔格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为变质橄榄岩-堆晶橄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方辉橄榄岩(蛇纹岩)、蛇纹石化辉石岩、蚀变辉长岩与特罗多斯蛇绿岩中同类型岩石类似,岩石总体低钾。变质橄榄岩MgO/(MgO+TFeO)为0.834~0.866,TiO,(wt%)为0.02%,为SSZ型蛇绿岩的变质橄榄岩。玄武岩的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其形成于边缘海盆。放射虫硅质岩的Al2O3/(Al2O3+Fe2O3)值平均为0.047,MnO/TiO2比值平均为0.93,Ce具负异常,Ce/Ce^*=0.548,Lan/Cen=1.661.表明放射虫硅质岩的形成环境与洋中脊有密切关系。该蛇绿岩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艾比湖-康古尔塔格缝合线上,为一套无序产出的古生代北天山洋在该区的古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