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850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朱家墩气藏成藏期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盐城凹陷构造演化史、朱家墩构造圈闭发育史和盐城凹陷主力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朱家墩气藏K2t(泰州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分布特征和均一温度。研究表明,K2t储层流体包裹体明显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分为两期(即渐新世晚期和新近纪末期)。结合构造演化史、圈闭发育史和生、排烃史,并经综合分析认为,在渐新世晚期和新近纪末期,朱家墩气藏有过两期主要的油气充注,且以第2期充注为主。   相似文献   
992.
There exists a petroleum system rich of oil and gas around Halahatang depression,where the oil and gas possess obvious local distinctions of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parts.The research proved that the discovered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in the region derived mainly from O2 3 source rock,and the differences of its propertie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oil and gas filling intensity.The comprehensive study result shows th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of the region mainly underwent three important accumulation phases:late Caledonian-Early Hercynian epoch,late Hercynian epoch,and Yanshan-Himalayan epoch. In the first phase,the oil and gas derived mostly from Cambrian source rock,which formed the primary ancient oil reservoirs,then suffered strong degradation and remained a great quantity of pyrobitumen in the high position of Tabei uplift in the present.In the second phase,the O2 3 source rock of Manjia'er depression started its generation of hydrocarbon,which accumulated in the high position of Tabei uplift afterwards,and then biodegradated to heavy oil in the late Hercynian epoch.In the last phase,the O2 3 source rock of southern Halahatang depression and margin of Manjia'er depression started its peak of generating liquid hydrocarbon,which mostly accumulated in the trap formed before the Indo-China and Yanshan epoch,and in somewhere the heavy oil suffered dilutions in various degrees or serious gas invading,to lead to obvious crude oil divergence.  相似文献   
993.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具有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特征。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研究采用旋回(对应于火山机构)-期次(对应于岩相组合)-岩相(对应于特定喷发方式及其产物)三级划分方案。期次是指一个喷发中心一次相对集中的(准连续)火山活动,在物质成分、喷发方式及喷发强度的规律性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相序上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组合。旋回由一个至若干个期次构成。在期次划分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地质方法与地球物理方法,充分利用岩性、岩相、测井和地震资料,依据相关地质界面,并与火山机构分析相互结合。据此将营城组建组次层型实测剖面划分为5个旋回,13个期次。  相似文献   
994.
大井矿床锡铜矿体成矿流体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王莉娟  王玉往 《岩石学报》2000,16(4):609-614
大井矿床锡铜矿体萤虫中存在中-高温度、低盐度含锡和中-低温度、中等盐度含铜两种流体包裹体,该两种流体包裹体的分布、气流比、温度-盐度关系初步显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流体体系,而不是一种流体从高温向低温、高盐度向低盐度的系列演化,与成矿阶段的划分基本吻合,表明大井矿床锡铜矿体很可能是两种不同来源持成矿流体在同一空间上的叠加成矿,因而锡和铜可以形成单独矿体,该两种流体包裹体的发现才研究对进一步追大索大井矿  相似文献   
995.
福建不同期次钾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绍雄 《福建地质》2000,19(2):78-89
钾长花岗岩是福建地史上出现次数最多、空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酸性花岗岩。根据不同期次钾长花岗岩在地球化学组亿方面存在的差异变化,有助于了解地壳成分及地壳构造运动在时间上的演化。研究表明,福建各期次钾长花风岩的成因均属同熔型,仅是壳源与深源2种物质的比例有所不同。不同时期上是幔的活动与地壳酸度的变化呈现出某种有序的特点而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996.
陈觉民 《福建地质》2000,19(2):90-96
福建东南沿海断裂1 多发生于上地壳硅铝层 ,少数达硅镁层。呈直线形展布 ,倾角≥60°。驱动力主要来自碰撞 ,强烈片理化伴随矿物重结晶为其显著标志。主活动期早白垩世晚期 ,同位素年龄 86~ 93 Ma。早白垩世期间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 ,位于东海与台湾海峡之间的闽江口 ,北纬 2 6°附近海岸线自北往南 ,由北北东向北东偏转 ,形成北西、北东、北北东、北西西交切格局 ,它们具有时间上一致性、空间上网络性和成因相关性等特征。早第三纪抬升剥蚀后 ,挽近时期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97.
Logistic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0,20(1):70-73
本文提出了Logistic 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用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 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Logistic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Logisic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Logistic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at图版,logRp-logat图版。提出了开发中晚期Logistic递减开发模型的判断方法,三点抛物线法和三  相似文献   
998.
MULTI-PERIODIC COLLISIONAL PROCESS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A CASE OF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AND HENGDUAN MOUNTAINS1 ZhongDalai,DingLin .RisingprocessoftheQinghai Xizang (Tibet) plateauanditsmechanism[J].ScienceInChina (se riesD) ,1996 ,39(4) :36 9~ 379. 2 DingLin ,ZhongDalai,PanYusheng ,etal.Fission trackevidenceforNeogenetoQuaternaryupliftoftheeasternHi malayansyntaxis[J].ChineseScienceBulletin ,1995 ,40 (16 ) :…  相似文献   
999.
吴恒强 《热带地理》2000,20(4):269-272,277
利用拉萨站1月份地面气温资源、4月份赤道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和南半球海冰和气旋的资料,分析高原热异常、赤道太平洋东西海温梯度异常以及南极海冰变化对广西夏季风变异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具体的“涝线”和“旱线”概念,为季同变异造成的旱涝天气预报提供一些有物理意义的因子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m射电望远镜,对5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其中行星状星云M1-8和M3-3已探测到CO(2-1)的发射,给出了它们的CO(1-0)观测结果;为曾进行过CO观测,但未探测到CO发射的行星状星云M1-12、M2-43和NGC6537,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1-0)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