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95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1227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0 毫秒
981.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盆地火山岩成因:锆石Hf-O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繁昌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火山盆地之一,目前针对该盆地火山岩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选择该盆地中分村组流纹岩、赤沙组粗安岩、蝌蚪山组流纹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发表的研究成果,开展锆石原位Hf-O同位素和U-Pb年代学研究,以期深入探讨繁昌盆地火山岩的岩石成因。中分村组流纹岩、赤沙组粗安岩、蝌蚪山组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2.1±1.5Ma、129.1±1.8Ma和129.5±3.3Ma。三组火山岩的εHf(t)值分别为-8.2~-5.8、-6.0~-3.4、-7.4~-2.2,δ18O值分别为6.3‰~7.9‰、7.0‰~7.8‰、6.6‰~8.2‰,从中分村组到赤沙组再到蝌蚪山组εHf(t)、δ18O值逐渐升高。综合分析表明:中分村组、赤沙组、蝌蚪山组火山岩的源区相似,它们是新元古新生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和少量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混合后经结晶分异形成。从148~133Ma至132~126Ma,本地区经历了俯冲带构造环境至拉张环境的转换,古太平洋板片的俯冲及后撤的转换时间在132Ma左右。  相似文献   
982.
佳木斯地块中部桦南隆起区广泛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这些岩石的成因对深入探讨中亚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LA-ICP-MS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广泛分布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二叠世(267±2Ma),具有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起源可能和俯冲板片产生的熔体有关,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而正长花岗岩形成于中三叠世(244±2Ma),地球化学揭示其岩浆起源于下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具有同碰撞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上述特征表明,研究区在中二叠世处于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于佳木斯板块之下的构造作用相关,而中三叠世处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俯冲此时已经消失,古亚洲洋已经最终闭合,因此三叠纪应该为中亚造山带重要的地质转折期。  相似文献   
983.
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早中生代地层谭庄组中上段(T3)和鞍腰组(J1)是典型的湖泊体系沉积。谭庄组沉积期湖泊相对较浅,受气候控制。由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推测晚三叠世晚期的季节性更强。在三叠纪末—早侏罗世,发生了走滑构造作用。鞍腰组沉积期为走滑引张体制下的湖泊,水体较深,反映了构造沉降的开始。在随后的走滑挤压阶段,该湖泊为三角洲和河流相碎屑沉积物充填。  相似文献   
984.
江西龙南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和地质时代讨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分析了江西龙南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田群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岩性、岩相为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985.
雪峰山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初探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泓  徐树桐 《地质科学》1993,28(3):201-210
雪峰山具有碰撞型造山带的特征。造山作用发生在中生代。根据碰撞造山带的薄壳板块构造模式,可以划分出俯冲壳楔,仰冲壳楔与构造混杂岩三个基本单元。作为俯冲壳楔的杨子板块由前陆盆地与前陆褶冲带所表征,而作为仰冲壳楔的华南板块则以刚性基底推覆体与盖层推覆体所标示,以往称之为板溪群的岩石似应根据其构造特征划分为刚性基底推覆体(具 Smith 地层学意义)和陆壳碰撞作用形成的构造混杂带。  相似文献   
986.
洪友崇 《现代地质》1993,7(4):373-383,T002
本文探讨东亚古陆独特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起源、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规律;同时也提出其顶底的界限范围。总结和补充笔者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关于热河生物群起源于华北、以燕辽为中心,尔后向外扩散和迁移,形成独特的生物区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87.
天山山脉是通过古生代陆壳增生和晚古生代陆-陆碰撞形成的,新生代又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隆升与褶皱断裂作用的改造,但对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知之甚少。在北天山后峡盆地发现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推覆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应属于晚中生代的反冲断层。区域资料,特别是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构造隆升事件,后峡盆地的反冲构造就属于该期山脉隆升事件的构造表现方式。这对进一步认识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和印-亚碰撞对该地区的远程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8.
A new ophiuroid species from the Hauptrogenstein Formation (Middle Jurassic, Bajocian) of the Rehhag ridge near Schöntal, northwestern Switzerland, is described based on 34 specimens. The impression of an indeterminate astropectinid sea star has also been found. The fully articulated specimens have been smothered by mobile oolitic dunes or sandwaves. The site can be genetically classified as an obrution deposit and belongs to the widely recognized “Hauptrogenstein type”. The remains are assigned to the genus Geocoma d’Orbigny 1850, best known from the type species, G. carinata (Münster), from the Tithonian Plattenkalk of Zandt. As suggested by Kutscher (1997) this species also includes Ophiocten kelheimense Boehm 1889, now documented by numerous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Plattenkalk of Hienheim. Kutscher assigned the Hienheim specimens to the genus Sinosura Hess 1964 and used both names though G. carinata has priority. Despite rather small differences Sinosura is retained as a valid genus besides Geocoma, and both are placed in the family Aplocomidae Hess 1965. Geocoma and Sinosura share small adpressed arm spines with Aplocoma d’Orbigny 1852. Aplocoma is represented by a number of Triassic and Jurassic species, and the subfamily Aplocominae is proposed herein for the three genera. A second subfamily, Ophiopetrinae, is proposed for the genera Ophiopetra Enay &; Hess 1962 and Ophiohybris Hess 1964,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r, erect arm spines.  相似文献   
989.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总结出郯庐断裂带中生代运动学演化的过程与历史,概括为"两大运动时期、五个发辰阶段".第一运动时期对应于三叠纪一早侏罗世早期的"印支运动",以扬子陆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拼合和碰撞造山为主导,郯庐断裂带经历了:①转换走滑阶段(240~220Ma),其走滑活动局限在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这个阶段的陆一陆深俯冲作用使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向西韧性挤出,导致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形成和发育.②左旋平移走滑阶段(220~190Ma),徐淮弧形构造带向南错移了约145km,并被大别山以北地区的东西向逆冲系统所吸收.左旋走滑扩展使郯庐断裂带贯穿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第二运动时期对应于中、晚侏罗世至古新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东亚活动陆缘的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历了③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挤压走滑活动,伴随着华北东部地区岩石圈、地壳增厚和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的发育.④早白垩世以地壳伸展和陆内裂谷断陷作用为主,使早期增厚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垮塌和减薄.⑤晚白垩世一古新世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发育一系列拉分盆地.系统地阐述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发育过程与地质特征,及其在东亚大陆演化历史中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0.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柴北缘是侏罗系主要分布地区。中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是在一个古老的稳定地块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根据中新生代西北地区周缘板块活动和构造演化特点,提出柴北缘中新生代经历了两个由伸展到挤压的构造运动旋回:从早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是第一个旋回;从早白垩世到晚白垩世-第三纪和第四纪为第二个旋回。早中侏罗世是一种稳定大陆内弱伸展坳陷盆地,不具有典型的裂陷盆地特征。从渐新世开始,柴达木盆地才进入强烈挤压的山间盆地阶段,并决定了柴北缘现今的构造格局。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影响着柴北缘油气的生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