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右行走滑特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3个地块近4个古地磁样品中得出的古纬度数据表明,新生代阿尔金断层中、东段的右行走滑特征明显。白垩纪以来,新疆板块相对柴达木地块向北移动了0.6°-5.4°。据此将断裂两侧各地块复原到白垩纪末的位置,天山-北山地体与祁连山地体相联,柴达木地体成为塔里木地体的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新生代地洼构造与油气矿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新生代以来的地洼构造在中国陆壳上表现得特别活跃。这些地洼型的沉积盆地都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作者认为,中国大陆夹持在太平洋和印度板块之间,这几个地质块体相互作用,使大陆抬升解体,形成滨太平洋外侧的近海大陆裂谷盆地;内侧的稳定沉降坳陷盆地;西北发育内陆山前坳陷盆地和山间盆地;青藏地区中生代为古特提斯海相沉积盆地和新生代发育陆相山间盆地。由于地质发展史不同,作者又进一步划分了东北、华北—中下扬子、华南、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和青藏等九个含油气盆地区。  相似文献   
13.
沈毅 《上海国土资源》1995,(1):45-54,68
东海残留沉积区舟山QZ504孔未发现上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全新世暗绿色硬粘土层。但通过对该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的分析与对比,划分了全新世与更新世的更线,反映了气候的变化,证实了滚流对本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Deep-large faults in the central continental margin of eastern China are well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gularity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faults, four fault systems were divided: the Yanshan orogenic belt fault system, the Qinling-Dabie-Sulu orogenic belt fault system, the Tanlu fault system and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Okinawa trough fault system. The four fault systems exhibit different migration behaviors. The Yanshan orogenic belt fault system deflected from an EW to a NE direction, then to a NNE direction during the Indo-Chinese epoch-Yanshanian epoch. The thrust-nappe strength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fault system showed the tendency that the strength was greater in the south and east, but weaker in the north and west. This fault system faulted in the east and folded in the west from the Indo-Chinese epoch to the early Yanshanian epoch. At the same time, the faults also had a diachronous migration from east to west from the Indo-Chinese epoch to the early Yanshanian epoch. On the contrary, the thrust-nappe strength was greater in the north and west, weaker in the south and east during the late Yanshanian epoch-early Himalayan epoch. The Tanlu fault system caused the basin to migrate from west to east and south to north. The migration regularity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Okinawa trough fault system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age became younger in the west. The four fault systems and their migration regularities wer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our different geodynamic backgrounds. The Yanshan orogenic belt fault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The Qinling-Dabie-Sulu orogenic belt fault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collision of plates and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The Tanlu fault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strike-slip movement and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Okinawa trough fault system derived from plate subduction and retreat of the subduction belt.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2005, 35(5): 554–563 [译自: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郭华  吴正文  柴育成  冯明 《现代地质》2002,16(2):121-129
大别山造山带为一条中生代陆内造山带 ,其构造系统是由逆冲推覆构造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南。构成逆冲系统的 4条主干逆掩断层 ,由南向北呈后展式 (上叠式 )依次扩展 ,并使基底岩系和沉积盖层同时卷入构造变形 ,形成了大型薄皮构造 ,造成地壳缩短量达 46 8%。大别山造山带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 (J3 1—K1)。  相似文献   
16.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位于张八岭冲断带的南东侧 ,中生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早印支期 ,区内以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变形为特征 ,形成区内主体构造格架 ,为下扬子构造带的组成部分 ;晚印支期以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为主 ,形成北西西—近东西向叠加褶皱构造。燕山期 ,受郯庐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 ,区内断裂活动加剧 ,形成多期不同性质的脆性断裂及其所控制的沉积盆地 (拗陷 )。  相似文献   
17.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建华 《地理科学》1999,19(4):349-352
近几年,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尽管,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空竟何时到来,学者们虽有争议,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恰当地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将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海洋科学的前沿-“数字海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海洋”,系基于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数字地球”发展前景 ,其事关我国海洋科学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从“数字地球”概念及其所涉及的新理论和高新技术 ,到中国“数字地球”中的“数字海洋”有待顺应发展,作了概述。同时 ,重点就“数字海洋”技术与目标和建设的设想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臣  吴泰然 《地质科学》1998,33(1):25-30
温都尔庙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温都尔庙地区,该套地层是白乃庙-温都尔庙构造岩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和可信的年龄数据,一般认为温都尔庙群属早古生代。本文对温都尔庙群变基性火山岩进行了Sm-Nd和Rb-Sr同位素研究,5件变基性火山岩全岩样品Sm-Nd和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961±66Ma和624±110Ma,并对其形成时代和成因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20.
岩石圈流变性取决于岩石圈的地热状态、物质组成和结构,并量化为岩石圈总强度。沉积盆地的沉降和抬升是地球最上层流变带形变的响应,岩石圈板块对构造应力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石圈流变性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不均一性。辽西、辽北、松辽盆地区岩石圈流变性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岩石圈总强度明显不同,在晚中生代伸展过程中,变形方式、变形幅度不同,分别形成了断陷盆地、多断少坳型盆地和断坳型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