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4篇
  免费   2838篇
  国内免费   3274篇
测绘学   1029篇
大气科学   1577篇
地球物理   3851篇
地质学   8168篇
海洋学   1351篇
天文学   597篇
综合类   1006篇
自然地理   129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672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510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4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亚洲中东部岩石圈下层网络状塑性流动与应变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绳祖 《地质论评》2001,47(5):459-466
在板块边缘驱动力的挤压作用下,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共轭角随着变形的增大而由初始的直角变为钝角,因此,可根据共轭角的增量推测应变的大小,并给出该层的应变场,亚洲中东部所含3个塑性流动网络系统的研究表明,岩石圈下层的应变场控制或影响着上部地壳的构造变形和地形起伏,表现在应变“凸锋~”与地形凸峰之间的相互对应以及“稳定”块体的低应变效应和应变的波动传播,网络共轭角推测应变的方法为认识板内应变场和构造变形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2.
诸暨璜山金矿是除治岭头以外浙江省第二金矿,它的找矿模式为"三高两低一复合"的找矿模式,即高金晕、高极化率、高磁场跳跃、低电阻率、低电位和北东断裂与北东东断裂复合处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在其附近仍有类似成矿部位,有望扩大远景.  相似文献   
993.
对漫湾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后库区小震频次明显增加,近距离地震明显增多,在蓄水首次达到高水位和由高水位突降至低水位时,诱发了最强地震。表明蓄水对库区构造应力场产生了影响,使得局部应力场较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出现明显偏转,作用方式发生改变,呈现较大的垂直作用效应,节面错动出现较大正倾滑动分量。  相似文献   
994.
双节点有限元模拟直立走滑断裂地震位移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桂芝  王庆良 《地震研究》2005,28(2):189-192
结合位错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对介质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直立走滑断裂地震水平位移场不对称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两侧介质泊松比和弹性模量的横向不均匀性,均可以引起直立走滑断层同震破裂及地震位移场的不对称性,其中,断层两侧介质的剪切模量比(刚度比)对直立走滑断裂地震位移场不对称性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Balloon-borne electric field soundings and lightning mapping data have been analyzed for three of the storms that occurred in the Severe Thunderstorm Electrification and Precipitation Study field program in 2000 to determine if the storms had inverted-polarity electrical structures. The polarities of all or some of the vertically stacked charge regions in such storms are opposite to the polarities observed at comparable heights in normal storms. Analyses compared the charge structures inferred from electric field soundings in the storms with charges inferr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lightning mapping data. Charge structures were inferred from electric field profiles by combining the one-dimensional approximation of Gauss's law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rom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s in the electric field vectors. The three different ways of inferring the charge structure in the storms were foun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o be consistent overall. Charge deposition by lightning possibly occurred and increased the charge complexity of one of the storms.Many of the cloud flashes in each case were inverted-polarity flashes. Two storms produced ground flash activity comprised predominantly of positive ground flashes. One storm, which was an isolated thunderstorm, produced inverted-polarity cloud flashes, but no flashes to grou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understorm charge regions were found at altitudes where, respectively, negative and positive charge would be found in normal-polarity storms. Thus, we conclude that these storms had anomalous and inverted-polarity electrical structures. Collectively, these three cases (along with the limited cases in the refereed literature) provide additional evidence that thunderstorms can have inverted-polarity electric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996.
Triggered-lightning properties, including dart-leader charge density, return-stroke propagation speed, dart-leader electric potential, dart-leader propagation speed, and dart-leader current, inferred from return-stroke current and very close electric field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Although most of the estimates are based on relatively crude models, they are all generally in good agreement with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and/or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likely to be applicable to subsequent strokes in natural lightning.  相似文献   
997.
跨断裂水准剖面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活动地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其边界带往往构造活动强烈,是反映地壳运动的敏感部位。基于上述思路,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发生后,通过大范围监测布设在青藏块体北部地区及周边主要构造带上的水准剖面,在短期内快速获取了大范围的断裂活动信息和不同断裂带对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的响应特征。实践证明,这种监测方式灵活、作业周期短、资料处理快,能及时对震情趋势做出估计,不失为当前区域形变监测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8.
台北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进  马宗晋  吴贻  李天斌 《地震地质》2005,27(1):131-144
台北盆地位于台湾造山带的北部,它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机制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由于造山带的垮塌直接导致的盆地。钻井、地震勘探等资料表明,控制盆地形成的山脚断层并不是一条完整的正断层,而是由 3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控制 1个沉积中心,彼此之间没有沟通。山脚断层各段落的活动性并不相同,向NE方向随时间逐渐增强,目前最为活动的段落集中在中段和北段,南段已不活动。台北盆地并不是一个孤立发育的盆地,是与金山断层东南的大屯火山群同时陷落的,具有一致的地球物理场背景、沉降规模以及正断层活动,广义的台北盆地从沉降范围和机制上还应该包括金山断层以南的大屯火山群。盆地周围发育了一系列的火山 (群),由于盆地的发育是紧随这些火山主要活动之后的,盆地的形成与周围火成活动有着必然联系,一些地球物理资料和盆地内的构造发育及沉积迁移特征表明,台北盆地的发育是深部岩浆体的冷却收缩所致。台北盆地深部存在与大屯火山群深部相通的岩浆体,岩浆体的冷却由南向北迁移  相似文献   
999.
黄土丘陵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固原县东部的黄土丘陵干旱地区为研究区,利用ETM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下水资源遥感调查,识别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土壤植被、水系特征等综合自然体的遥感特征,分析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的环境条件,提取遥感找水信息异常,圈定找水靶区,为探水井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研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乌拉根铅锌矿床是产于中新生代盆地中的热卤水沉积铅锌矿床.其矿质来源主要是由热卤水溶液从深部带至沉积盆地,控制盆地生成和发展的同生断裂为矿液运移提供了通道,稳定下沉的次生盆地提供了良好的矿质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