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2篇
  免费   1103篇
  国内免费   1917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422篇
地质学   4927篇
海洋学   635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鲍振襄 《地质与资源》1992,1(4):223-227
在湖南中西部钨锑砷金矿床中,辉锑矿是金的重要载体矿物之一.除富含Sb的黄铁矿、毒砂可作为金的可靠指示矿物外,辉锑矿中微量元素As和Tc,既是合金辉锑矿的标型元素,又是评价辉锑矿含金性的重要辅助标志性元素.  相似文献   
922.
利用四子王旗气象站1959—2010年月平均气象资料,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物生长季节(5—9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百分率的变异度,以及降水与温度、降水与日照百分率之间的关系,评估了降水是否是影响温度和日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5月和9月降水量较少,日照百分率大,气温低;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异度较大,日照百分率的变异度相对较小;而7、8月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气温和降水变异度都较小。②5月和9月温度受降水以外因子影响较大,其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差;6—8月,温度与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多则气温低,影响效果明显。③除6月外,各月降水量与日照百分率负相关关系显著,线性拟合效果优于气温,日照百分率随降水量的增加明显降低。盛夏,受夏季风影响,该地水汽条件好,云层厚且不易消散,导致光照少,是日照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3.
地下水模型的Neumann展开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求解地下水模型(水流模型和水质模型)的Neumann展开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法。从基本的随机变量入手,避免了过程中随机变量的增多问题,给出结点水头(浓度)的均值、方差和水头在某区间的概率计算方法;改进了矩阵求逆的效率,对输入随机变量较多、随机变量变异较大的非稳定地下水问题特别有效。同时选取二维承压地下水水流问题(有解析解)作为例子,进行了随机数值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924.
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协变图在岩石成因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笔者根据前人提出的各种岩浆作用模式,如分离结晶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等,通过纯数学推导,提出一套判别岩浆岩形成机制的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协变图。 从几何图形的讨论,指出相容元素i(Di〉2)和不相容元素j的CTi—CTi和IogCTi—logCTi图解上可以区分不同成因的岩石,包括分离结晶作用、平衡结晶作用、实比和非实比分离熔融作用,实比和非实比分批熔融作用以及岩浆混合作用。不同成因岩石在协变图上其成分点的分布有明显差别,这在解释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成因中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确认该者体是多次分批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5.
于炳松  裘愉卓 《现代地质》1998,12(2):173-179
摘 要  通过对贵州地区自新元古界板溪群—三叠系深水相泥质岩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研究‚发现寒武系、泥盆系和上二叠统这3个稀土元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其他层位和后太古代 页岩稀土元素特征的异常层‚并由此构成了地质历史中3个明显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旋回。 这3个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旋回与本区的大地构造旋回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上述的3个稀土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层正好与盆地发育的明显的拉张裂陷时期相对应‚说明在盆地拉张裂陷时 期来自盆下深部物源的加入是造成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根本原因。这为我们正确认识本 区的地壳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926.
应用水汽化学的方法学和理论,研究南,北极雪,冰,水中的Zn^2+等离子,南北,极雪,冰,水中Zn^2+,Cd^2+,Pb^2+,Cu^2+,Sn^4+,Bi^3+离子含量的空间变化很小,与水汽化学原理计算的离子总平均含量Zn^2+,5.0μg/L,Pb^2++0.030μg/L,Cu^2++0.70μg/L,Sn^4++0.99μg/L,Bi^3++0.18μg/L相一致。南北极Zn^2+等离子处  相似文献   
927.
The sloshing waves in a three dimensional (3D) tank are analysed using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fully non-linear wave potential theory. When the tank is undergoing two dimensional (2D) moti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other published data. Extensive calculation has been made for the tank in 3D motion. As in 2D motion, in addition to normal standing waves, travelling waves and bores are also observed. It is found that high pressures occur in various circumstances, which coul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any engineering designs.  相似文献   
928.
Numerical Modeling on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n the Hangzhou Ba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flow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idment content in theHangzhou Bay and their affecting factors are studied.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data analysis indicate thatthe sediment movement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the sediment of the Yangtze estua-ry is induced by wind wave and tidal flow.Owing to the variation of dynamic conditions,the instanta-neous sediment content is controlled by tidal flow,wind wave,depth of water and tidal range synthetically.A sediment content relationship formula is established with related factors.A non-equilibrium2-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s set up,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pplied.The comput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is in accordance with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929.
利用73个固定台站记录的163个远震事件数据,采用多道互相关技术挑选了5524条S波到时数据,并对S波到时数据进行地壳校正,在此基础上采用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和远震S波到时信息,获得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上地幔存在着明显的低速异常,且走向与成矿带相同,可能为上涌的软流圈热物质;(2)研究区域地幔过渡带和上地幔底部存在着明显的高速异常,可能为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和拆沉的岩石圈;(3)成矿带上地幔的低速异常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变浅的空间分布特征,该特征表明软流圈热物质由南向北上涌.综合分析认为,成矿带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深部过程主要与岩石圈的拆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0.
为了解香河地区气溶胶尺度谱的基本特征,自2012年5月起,利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对河北香河地区的亚微米(13.8~723.4 nm)气溶胶尺度谱分布进行了近2 a的测量。基于该数据集,分析了气溶胶尺度谱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对气溶胶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观测期间埃根核模态(20.0~100.0 nm)、积聚模态(100.0~723.4 nm),以及总的气溶胶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均值分别为7.0×103cm~(-3)、7.5×103cm~(-3)、14.9×103cm~(-3)、1125μm2·cm~(-3)和50μm~3·cm~(-3)。香河地区积聚模态的粒子数浓度接近华北地区其他污染测站的结果,但高于发达国家的测值。冬季气溶胶的平均浓度最高(18.1×10~3cm~(-3)),而春季最低(12.3×10~3cm~(-3))。不同季节,气溶胶的数谱分布主要为单峰分布,平均峰值直径约为105 nm。气溶胶浓度的日变化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显著,存在早晚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出现在早上的06:00—09:00和晚上的19:00—21:00。风速、风向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较大,低风速(2 m/s)和南风条件,尤其是吹西南风时,气溶胶浓度的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