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70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凹口凸”钾盐成矿模式与找钾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钾盐是我国紧缺的七大宗矿产资源之一,找钾思路新突破和新方法是解决我国找钾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研究对比国内外固体钾盐沉积及后期变化特征,得出钾盐沉积前期受盆山地形决定,钾盐沉积于盆地汇水中心,呈"凹"形态;钾盐沉积过程中因重力分异导致上覆碎屑盖层下降,比重轻的盐岩及钾盐向上隆起,呈"口"形态;钾盐埋藏后期随构造活动的挤压和推覆,盐岩及钾盐进一步向上凸起,呈"凸"形态。因而,钾盐沉积形态的变化决定钾盐最终的赋存空间。通过盆山周边地质及综合地球物理资料解译,研究目标区域内盐岩体剖面沉积形态,即可预测钾盐埋藏位置,这对具体找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2.
模拟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格局的研究,对未来区域规划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以往基于FLUS的研究栅格尺度较大,如何模拟快速发展中城市的复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挖掘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构建了耦合FLUS和Markov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拟合框架,创新性地引入房价指标表征社会经济属性,以深圳为研究区,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小栅格尺度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和基础地理、路网河网、感兴趣点等多源空间变量,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通过随机森林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耦合FLUS和Markov方法相较于传统CA模型(RFA-CA和Logistic-CA)精度更高(FoM=0.22),能更准确地模拟快速发展中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多情景土地利用格局制图结果验证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控制线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本文拟合框架在未来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参考价值;医院、娱乐场所等的基础设施和公交、路网密度等的基础交通比自然因素(高程、坡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更大,到海岸线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深圳内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本研究所构建模型及精细制图结果,可为城市区域规划和空间格局模拟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3.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属古亚洲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复合叠加部位,通过矿产地质调查,发现该区内有Fe,Cu等多金属矿化现象,通过对研究区岩石特征、物化探异常、矿体特征等分析,确定该地区为岩浆热液型铁铜矿床,有良好的成矿前景,为该区进一步寻找隐伏矿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4.
中国镍矿成矿规律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涛  王登红  钱壮志  付勇  陈郑辉  娄德波 《地质学报》2014,88(12):2227-2251
我国镍矿可分为岩浆型、海相沉积型和风化壳型3种预测类型.矿床形成时代较为连续,最早形成于中—新元古代,最晚形成于新生代,其中中—新元古代和晚古生代是形成矿床的两个高峰期;中—新元古代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周缘,晚古生代镍矿主要分布在中亚造山带、峨眉山和塔里木大火成岩省范围内.岩浆型镍矿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解、造山带后碰撞伸展以及地幔柱3种构造背景,根据不同构造背景并结合主要岩浆作用特点,将与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划分出与大陆裂解边缘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与地幔柱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与造山带俯冲作用下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与造山带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幔源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镍-铜-钴-铂族元素矿床成矿亚类型等4种亚类型.分别对中—新元古代与大陆边缘裂解有关的镍铜(铂)矿床、寒武纪与黑色页岩有关的海相沉积型镍钼钒矿床、早二叠世与造山带伸展背景有关的镍铜矿床、晚二叠世与大火成岩省有关的镍铜(铂)矿床、新生代与风化壳有关的镍金矿床及其对应的典型矿床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叙述;认为大陆裂解边缘、地幔柱、造山带后碰撞伸展是我国镍矿形成的有利成矿地质背景,与邻近深大断裂、镁铁—超镁铁岩体、高MgO的原生岩浆(高镁玄武质岩浆)、深部岩浆作用、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共同组成岩浆型镍矿的6个重要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65.
中国铝土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兰  王登红  熊晓云  易承伟 《地质学报》2014,88(12):2284-2295
我国铝矿资源丰富,铝土矿占绝对优势.铝土矿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等19个省(区市).矿床类型以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主,其次为堆积型;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其次是新生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稳定陆块环境最为特色.本文从中国铝土矿资源特点、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划分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全国铝土矿成矿规律,划分了15个成铝区带,厘定了7个铝矿成矿系列,圈定了7个重要矿集区,为全国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6.
青海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位于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该矿床成矿时代制约了成矿过程、动力学背景的探讨。前人通过对矿区及外围岩体的K-Ar法间接取得了188~208 Ma和368 Ma的数据,由于分析测试手段限制,时间跨度较大,对于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尚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矿床模型的建立和反演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分析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234.2~240.1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36.2±2.1) Ma,与等时线回归计算得到的年龄值(233.4±9.6) 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表明成矿时代为(236.2±2.1) Ma。辉钼矿的铼含量为0.3939×10-6~0.6621×10-6,反映了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且变质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本研究Re-Os定年结果显示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与鄂拉山造山带成岩年龄(约 220~230 Ma)接近,表明成岩成矿受控于相同的动力学背景,是在鄂拉山造洋裂谷体制向碰撞-伸展造山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导致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引起的印支晚期岩浆-热液事件。  相似文献   
767.
冀东司家营铁矿床富矿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英霞 《地质与勘探》2014,50(4):675-688
根据野外勘查,对冀东司家营铁矿床的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石进行了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富铁矿顺层产于贫矿体中,富铁矿石颗粒与贫铁矿相比稍粗,主要由磁铁矿及铁闪石组成,部分铁闪石蚀变为绿泥石,表明司家营铁矿床的富铁矿矿石的形成与后期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司家营铁矿床不同矿石的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富矿石较普通矿石的石英含量减少,镁铁质矿物含量相对增加,所有矿石中MnO/TFe2O3比值极低,含量变化于0.001~0.01之间,平均值为0.002,指示了矿石的热水沉积成因。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不同类型矿石成矿物质来源可能相同。与磁铁矿普通矿石相比,赤铁矿普通矿石和富铁矿矿石的∑REE+Y含量更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比较更加平缓。造成赤铁矿普通矿石∑REE+Y含量增高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缓的原因可能是赤铁矿距离地表较近,遭受后期淋滤作用。关于富铁矿矿石稀土元素∑REE+Y含量最高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缓的原因,除了铁质沉积物更易吸收稀土元素外,后期变质热液蚀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68.
淮南-溧阳大地电磁剖面与地质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研究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得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电性差异明显,二者以张八岭隆起为界线,其西侧为合肥沉积盆地,主体电阻率较低。合肥盆地上地壳深度约12km,电阻率约50~500Ω·m,为相对高阻,中下地壳为大片低电阻率,约10~20Ω·m,推测与高温、含盐度、结晶水有关。电性莫霍面深度约34~38km。在张八岭隆起以东,扬子板块导电性较差,电阻率较高,约500~5000Ω·m,主要原因与火山岩侵入活动和中生代灰岩出露地表有关;宁芜盆地和溧阳盆地上地壳电阻率相对较低,中下地壳电阻率较高;溧阳盆地电性莫霍面明显,深度约30~32km;宁芜盆地之下电性莫霍面不明显,可能与岩体侵入有关。宁芜盆地成矿带与燕山期多期次火山侵入活动密切相关,大量富含金属离子的岩浆和热液沿地层界面或断层裂隙上涌,并与沉积围岩发生强烈矿化作用,最终形成了铁、铜、银等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69.
李靖辉 《中国地质》2014,41(4):1364-1374
河南省嵩县大石门沟钼矿床是近年来在豫西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钼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精细测年技术,对与成矿相关的5个含辉钼矿角砾岩样品、3个含辉钼矿的破碎石英样品进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了模式年龄:模式年龄变化范围(156.1±3.4)~(228.0±4.1)Ma,模式年龄明显分为2组:一组为(208.4±3.1)~(228.0+4.1)Ma,平均年龄(218.07±4.3)Ma,加权平均年龄(217.1±8.5)Ma,另一组为(156.1±3.4)~(160.9±3.3)Ma,平均年龄(158.6±3.35)Ma,加权平均年龄(158.6±4.7)Ma。结果表明,大石门沟钼矿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燕山晚期。2个期次的成矿作用又与该区隐爆角砾岩的两次隐爆有关。印支期的成岩成矿发生在东秦岭钼矿带碰撞造山后的构造体制从挤压到伸展的转折期,上地幔、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上涌在地壳薄弱的NW向与NE向构造交叉部位隐爆产生。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继承、改造和叠加印支期成矿作用,两者一起构成东秦岭钼矿带中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的完整旋回。  相似文献   
770.
Multi-stag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Cenozoic implies a complex geodynamic process.In this paper,we review main geodynamic models for the uplift of the plateau,and,in particular,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framework of the Cenozoic deformation structures,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ep geo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plateau uplift.From this perspective,significant change of the deformation regim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occurred by the middle-late Miocene,while thrust and thrust-folding system under NS compression was succeded by extension or stress-relaxation.Meanwhile,a series of large-scale strike-slip faults commenced or was kinemtically reversed.Based on a systematic synthesis of the structure deformation,magmatism,geomorphological process an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we propose a periodical model of alternating crustal compression and extension for episodic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