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9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807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245篇
地球物理   708篇
地质学   1822篇
海洋学   341篇
天文学   1527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9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bstract

A no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 of Bayesian Logistic Regression (BLR) and its ensembles [Random Subspace (RS), Adaboost (AB), Multiboost (MB) and Bagging] was introduced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in a part of Kamyaran city in Kurdistan Province, Iran. A spatial database was generated which includes a total of 60 landslide locations and a set of conditioning factors tested by the Information Gain Ratio technique. Performance of these model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ROC) and statistical index-based method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brid ensemble model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se classifier of BLR (AUROC?=?0.930). However, RS model (AUROC?=?0.975) had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to other landslide ensemble models, followed by Bagging (AUROC?=?0.972), MB (AUROC?=?0.970) and AB (AUROC?=?0.957) model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2.
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及罗定盆地周边金矿区域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和罗定盆地周边各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金矿床(点)众多,是粤西重要的产金地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金矿控矿因素、成矿演化、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对金矿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结论有:(1)中-新元古代云开群、南华纪大绀山组、震旦纪坝里组和老虎塘组为金的矿源层,在复杂的构造、变质、混合岩化、花岗岩化及岩浆作用中,金不断地被迁移出来,向构造应力集中区段迁移,并最终富集成矿;(2)河台、罗定金矿田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但韧性剪切带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构造作用产生的巨大应力对金的迁移富集的影响,主成矿期发生在糜棱岩形成之后,新洲金矿田受印支-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控制;(3)金的成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初始富集阶段、预富集阶段和工业富集阶段,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域地质-成矿演化系统,不同矿田,由于地质作用特征有差异,成矿演化结构也有所不同;(4)金矿区域分布主要与含金建造的分布及引起金迁移富集的因素有关,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与围岩的过渡带为成矿有利环境;(5)在成矿模式方面,认为凌井生等建立的河台金矿的成矿模式,不但能较好地反映河台金矿田的成矿作用特征,同时也反映了罗定金矿田的成矿作用特征,并结合彭少梅对新洲地区逆冲推覆构造与金矿关系研究成果及新洲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新洲地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3.
赣南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资源的重要产地,笔者运用深源成矿和多次成矿理论,对区内产铀花岗岩体特征和花岗岩中的铀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该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提出"靠边缘、查蚀变、追构造、找热体"的找铀矿标志,厘定出4处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工作靶区。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克拉通南北缘是中国最重要的钼成矿带,特别是近年来在南北缘陆续发现了大量的钼矿床,显示了巨大的钼资源前景。其中三叠纪钼矿床的不断发现引人注目。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在空间上总体呈EW向展布,矿床产出受区域东西向断裂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多产于花岗岩体中、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或附近,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和石英脉型。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总体上呈NW向展布,受区域NW向断裂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晚三叠世酸性侵入体及碳酸盐脉有关,矿床产于斑岩体内及附近,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石英脉型及碳酸盐脉型。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主要形成于248~220Ma,而南缘及邻区三叠纪钼矿床主要形成于226~210Ma。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同碰撞造山过程和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同碰撞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995.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蕴藏着丰富的内生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对该区内生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年代学研究,初步将区内内生铜矿床划分为斑岩型、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银、铜锡)和接触交代型三种成因类型,除铜锡矿床外,它们的成矿作用均与高钾钙碱系列I型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其中斑岩型和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银)的成矿分别发生在485Ma、180~170Ma和170~160Ma;而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锡)矿床与A型花岗质岩浆相关,成矿在150~135Ma之间;接触交代型与它们相伴生,主要发生在180~160Ma和150~135Ma。其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与早古生代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合碰撞造山、中侏罗世的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陆缘增生带碰撞缝合造山与早白垩世碰撞造山后的地壳伸展减薄作用过程相适应,矿床在不同阶段的造山挤压与伸展转换或造山期后的伸展阶段就位,这项研究为深入研究该区内生多金属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证了机械球磨作用本质与构造挤压剪切作用本质的同一性.分析了岩石糜棱岩化过程的两个阶段;讨论了地震波形成柯石英机制的可能性.围绕比较标准问题,论证了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能大大降低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温度和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形成.用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解释了人工合成柯石英的规律性、南极洲天然矿物的行为,柯石英的寄生矿物、岩石——锆石、榴辉岩包裹体、非包裹体的形成.列举事例澄清了“球磨引进的Fe杂质提高柯石英形成压力迟缓合成”的说法;讨论了第二相存在对石英—柯石英转变的影响和“应变禁区”边界区的应力梯度相变驱动力可以形成柯石英问题.指出了机械球磨石英原料预处理和静高压合成柯石英后处理两步法,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柯石英形成规律的有效物理方法;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和无需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机制,是一种有希望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相似文献   
997.
苏文辉  许大鹏 《地质论评》2012,58(2):224-236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证了机械球磨作用本质与构造挤压剪切作用本质的同一性。分析了岩石糜棱岩化过程的两个阶段;讨论了地震波形成柯石英机制的可能性。围绕比较标准问题,论证了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能大大降低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温度和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形成。用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解释了人工合成柯石英的规律性、南极洲天然矿物的行为,柯石英的寄生矿物、岩石——锆石、榴辉岩包裹体、非包裹体的形成。列举事例澄清了"球磨引进的Fe杂质提高柯石英形成压力迟缓合成"的说法;讨论了第二相存在对石英—柯石英转变的影响和"应变禁区"边界区的应力梯度相变驱动力可以形成柯石英问题。指出了机械球磨石英原料预处理和静高压合成柯石英后处理两步法,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柯石英形成规律的有效物理方法;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和无需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机制,是一种有希望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相似文献   
998.
中国海相油气地质理论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近年来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一批大型海相油气田被发现,海相油气的地位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海相石油地质新理论的指导下,海相油气勘探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也将会极大缓解东部陆相盆地老油区的勘探开发压力。海相石油地质新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在成烃方面,研究认为中国海相不缺乏高有机质丰度的泥质烃源岩,纯碳酸盐岩生烃能力有限;深埋高温下原油裂解成气和高演化阶段的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是海相天然气的主力气源;在低地温梯度和晚期深埋条件下,原油的稳定性较高,塔里木盆地液相石油可以赋存在9000m以上的储集层中,因此,塔里木盆地深层石油的勘探潜力很大。在储层方面,TSR溶蚀改造储层在深部更强烈、层间岩溶和顺层岩溶不受埋深限制或影响不明显,将解放深部碳酸盐岩的勘探。在油气成藏方面,大面积、准层状、连续型、缝洞型等油气富集模式的提出,拓展油气勘探的范围、降低了勘探成本;一批古老油藏的发现,提高了在构造复杂区寻找原生型海相油藏的信心。研究认为,近期海相勘探,围绕隆起斜坡部位勘探为主,主体勘探深度可以下移至9000m。  相似文献   
999.
王海涛  郭巧玲  任燕 《新疆地质》2012,30(Z1):45-48
莫托萨拉铁锰矿床发育于新疆西天山,位于准噶尔板块巴伦台离散地块内,属火山沉积型铁锰矿床,规模达中型.通过对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造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进行探讨,建立该类矿床区域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00.
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子沟金矿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上,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的特大型金矿床之一.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成分、成矿流体主要来源及成矿作用过程等分析研究,提出该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