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永祥 《吉林地质》1990,9(2):57-64
本文讨论的尖晶石橄榄大理岩产于迁安太古代变质铁矿带南区黄柏峪—脑峪门一带。岩体受古断裂构造控制,没有一定层位。其全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模式、矿物学特征及碳、氧同位素资料均表现了岩浆碳酸岩特征,与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相差甚远。据此认为,该尖晶石橄榄大理岩是区内最早的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2.
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而现有城市地质工作体系不论从理论技术还是理念上,都难以满足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安全、集约、智慧”城市发展需求,需要建立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我国现有城市地质工作经历了2003年以前单要素调查、2003以来多专业综合地质调查两个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了城市建设,但尚不能满足新时代城市国土空间立体可持续开发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进行战略思考,提出建立以地球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多场扰动再平衡、全空间资源与环境评价以及空间资源协同规划等理论为基础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建立包括1项调查、3项评价、1套监测系统、1套信息系统的“1311”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提出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63.
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隆升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心源  朱诚 《地理研究》1997,16(3):75-81
文中确定了黄山三级古剥蚀面的年龄,得到了自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三次隆升的幅度。其隆升的序次与周边板块作用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论证了黄山慈光阁U形谷实际上是发育于早第三纪当时古侵蚀基准面上的壮年期河谷。  相似文献   
64.
转型期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林  梅林  刘继生  韩阳 《地理科学》2011,31(5):581-588
在经济体制改革及产业空间重构初期,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街道和乡镇为基本单位,运用因子生态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春市这一老工业基地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① 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长春市工、居分离现象并不明显;②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到受教育水平、普通收入群体、外来人口比重、性别分化程度四个主要因子对2000年长春市就业空间结构影响较大;③ 运用聚类分析法将长春市划分为6大就业类型区:混合就业区、传统产业区、科技教育集中区、物流业集中区、以农业为主的远郊区、新兴产业集中区,并最终得出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形态特征为:单核心、混合圈层式、综合扇形要素的空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65.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相似文献   
66.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建造比较发育,是热液型和火山岩型矿床成矿的有利地段。本文从火山岩的分布、岩石组合、火山岩相、火山岩喷发方式及韵律、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该地区中、晚泥盆世火山岩建造的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分析了火山机制控矿作用,总结了晚古生代火山岩建造中铀的成矿条件和规律,为今后在该地区寻找热液型和火山岩型铀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Recent quarring of the surficial gypsum crusts adjacent to Djebel Sidi Bou Hellas has revealed sections typically showing a discontinuous surface gravel cover underlain by more than 7 m of microcrystalline gypsum. The location, elongate shape, form in cross-section and chemistry of this deposit suggests an aeolian origin, whereby aeolian sands have been trapped against a glacis d'erosion terrace, and subsequently consolidated by meteoric waters. One gypsum quarry revealed a midden and the remains of a Roman dwelling now buried within the crust. A radiocarbon date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midden and a Roman coin found within it suggest an age of AD324–345 for the deposit. This is the first firm date for a surficial gypsum crust in southern Tunisia and the age is surprisingly young. Previous studies have speculated on phases of crust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Villefranchian and early Holocene but none since. Remote sensing and field evidence show that gypsiferous sands are currently deflated from the dry parts of the mudflats of Chott Fedjaj. They are subsequently transported in a southwesterly trajectory and trapped against glacis on the southern margins of Chott Fedjaj, forming contemporary analogues of the Roman deposit. Sands that are not trapped form dune fields and sandflats where gypsum crusts appear to be forming today. If the source area of gypsum sands has remained constant since Roman times, then the predominant wind direction has moved 45° to the southwest since then. The other possible source of aeolian gypsum for the Roman deposit, the vast mudflats of Chott Djerid, involves an even greater change in predominant wind direction.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8.
孙九霞 《地理研究》2019,38(6):1283-1289
近年来由西方主导的文化在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导致对西方化的全球化能否达到全球整合目标的质疑不断出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样文化并存的观点受到关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树立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来透视全球化格局的空间治理,回答中国文化的地方性如何传承、如何把握地方性知识的核心等命题。通过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国文化,提高空间治理、地方融合的有效性。因此,地理学关于空间治理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本土和“地方”文化。本专栏旨在系统探讨空间治理中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历史性、地方性、乡村性)因素对空间治理的影响,涉及地域文化信仰空间、传统城市空间、乡村社区空间、乡村性、地方文化、精英实践以及身体实践等多尺度、多领域的治理问题,主要围绕历史地理、乡村性以及地方性实践三个层面的空间治理展开,并对基于文化自信的空间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文化治理中的地理问题和空间治理中的地方文化研究应该予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9.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构造控制及火山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祥 《世界地质》1999,18(2):23-29
东北地区的新生代火山、火山岩主要沿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带,其次沿北西向断裂等分布,这是由东北地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所决定的。42.4Ma以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W转为NWW,这与我们研究的断裂带内,由断裂、节理求得的主压应力方位转化是吻合的。在伊通—依兰断裂带内,前第三纪主压应力σ1平均方位SE122°,第三纪以后,主压应力σ1方位转为98°。因此,新生代特别是渐新世以后,在近东西向最大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使得东北地区已存在的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发生右旋扭动,在右旋扭动过程中将这些断裂拉开,逐渐演化为走滑拉伸裂陷盆地或裂谷盆地,同时为岩浆上升提供了通道。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俯冲,东北地区4个活火山群(即长白山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和镜泊湖火山群)中的活火山都有再次爆发、造成灾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70.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成矿时间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期岩浆和水热成矿作用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岩浆和水热两类作用之间的过渡成矿作用(上界是岩浆水相的出现,下界是岩浆的水饱和固相线)更是当前研究工作的前缘。富水挥发物相的演化和分离是其中心问题。从实验岩石学方面探索,从总结地区和矿床成矿时间演化角度归纳分析,都是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的基本方法。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强烈,岩体和岩石种类、矿点和矿化类型都很多。这一地区成矿顺序和矿床形成阶段有明显的规律性,反映了深处岩浆挥发物相演化和分离的特点。文章在介绍有关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成矿时间演化的特点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