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95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华南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锋  陈然志 《铀矿地质》1995,11(5):257-265
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分布广泛,火山活动起始于175Ma,结束于75Ma,早期为高钾钙碱系列、晚期以双峰式火山岩为特征。与火山岩有关的铀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因而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位于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带西缘的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矿田受区域构造和火山构造联合控制。组成火山盆地盖层的主体岩性为晚侏罗世的碎斑熔岩和流纹英安岩,基底为震旦纪变质岩。与碱交代有关的早期铀矿化分布在盆地的东部,与酸碱交替交代有关的铀、钍矿化分布在盆地西部。矿化垂幅达千米。矿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2.
湘赣边区鹿井矿田走滑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湘赣边鹿井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矿产地之一。野外构造解析表明,NNE-NE向遂川—热水左行走滑断裂直接控制了该区沉积特征、构造格局和铀成矿作用。本文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重点讨论了走滑断层的结构样式及岩石变形特征、走滑伴生构造、拉分盆地及其对铀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西藏林周县勒青拉铅锌矿床矿田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5000矿区地质填图、5500m^3的山地工程揭露和物化探工作,基本查明了勒青拉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经研究认为,勒青拉铅锌矿床不同于日本火山岩型黑矿,也不同于在冈底斯成矿带上形成于下二叠世与拉张背景弧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金属矿床。它与火山活动没有关系,而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的侵入有关。野外地质和物化探工作表明,矿化受东西向断层控制,铅锌矿体一般分布于东西向断裂的下盘,严格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84.
Abstract.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located in southern Hunan, China, is a newly-discovered super-large tin orefield. In contrast to most other tin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S-type granites, the Furong tin depos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Qitianling A-type granite. The 3He/4He ratio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pyrite and arsenopyrite from this orefield range from 0.13 to 2.95 Ra.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ost-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on the 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fluid inclusions are estimated negligible. Thus, the analytical values of 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basically represent the original values of ore-forming fluids at the time they were trapped.
The 3He/4He ratios of ore-forming fluids from the Furong orefield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mantle-source components. It supports the idea that both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and Qitianling granite formed under the geodynamic background of mantle upwelling and crustal extension.  相似文献   
85.
碎斑熔岩在黑矿型矿床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矿田火山碎屑岩及赋矿岩石的深入研究表明,该地区存在一种长英质侵出相火山岩——碎斑熔岩。其主要特征是:①产于矿田酸性火山岩穹的火山活动中心或古火山喷口位置,代表中酸性火山作用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典型者如折腰山石英角斑质碎斑熔岩体,规模为2×0.5km2,有次火山相石英钠长斑岩和各种火山碎屑岩如晶屑凝灰岩、集块岩及熔岩等分布在其四周;②碎斑熔岩中碎斑为长石和石英,具破而不碎、碎而不离或离而不远的特征,③基质具霏细结构,但多数已发生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等;④岩石化学上同该地区喷出相石英角斑岩相当,SiO2均大于70ωB%,具有较高的Al2O3含量和Na2O/K2O值,分别为11.16~14.90和1.78~7.43,具I型与S型的混合型特征,⑤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具平坦型和富集型两种,分别与白银矿田东西两段酸性火山岩成因类型相对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碎斑熔岩与区内石英角斑岩属同源岩浆的衍生物.海相火山岩中碎斑熔岩的确立,不仅增加了海相火山作用形式,即便出作用,而且因其占据火山活动中心或岩浆通道位置,在成岩或火山作用期后便成为海底热液对流循环成矿作用中心即热液喷流口.它既标志着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的相对时期,是在火山作用晚期侵出相碎斑熔  相似文献   
86.
江西定南车步钛铁矿田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淦 《江西地质科技》1997,24(3):101-106
钛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定南车步钛铁矿田,已查明中型矿床1处,发现矿点多处,远景较好,是江西省重要钛矿田。矿田位于两个细板块的接合部,矿床主要赋存于含矿中基性岩风化壳中。  相似文献   
87.
湖南瑶岗仙矿田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湖南瑶岗仙矿田内以钨矿区为中心的Ag、W、As、Sn、Au、Pb、F、Cu、Zn等综合异常特征,并结合矿田地质背景,指出矿田内具有良好的找银矿前景。  相似文献   
88.
玲珑金矿田矿物组合与地球化学分带及矿体定位预测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详细讨论了玲珑金矿田矿物组合和元素的空间分带,二之间的一致性说明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带是宏观的元素地球分带,且具有远程有序和短程无序的特点。同时在矿田水平方向上,由于SE→NW金属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由少硫化物蚀变岩型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变化。由于不同矿物组合的矿脉赋矿标高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为矿体的定位预测提供了矿物学依据;另外矿物组合的垂向分带,对判定矿体的剥蚀深度和延深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相山矿田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山铀矿田广泛发育热液水云母化,且水云母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居多。对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岩石和矿石中粘土组成的定量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随着U元素的逐渐富集,粘土矿物存在蒙皂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伊利石的转化过程,而且这一转化过程在本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很好解释了相山矿田以群脉矿床的为主的特征;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富大矿起了富集U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首次对延边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矿田内产出的燕山晚期花岗杂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获得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的3组锆石谐和年龄数据,分别为98.4~109.0Ma〔加权平均值为(104.6±2.5)Ma,n=10,MSWD=0.71,置信度0.70〕、98.3~108.3Ma〔加权平均值为(106.7±1.6)Ma,n=12〕和104.4~118.8Ma〔加权平均值为(111.7±2.8)Ma,n=12〕,指示它们的岩浆侵位时限在112~104Ma之间,相对侵位时序为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到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考虑到它们在成矿元素和地质上与矿化的密切程度以及控(容)矿断裂的张扭性特征,进而确定大规模的金铜矿化应发生在似斑状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之后,闪长玢岩之前,或在104.6~102.1Ma之间,成矿环境应处于早白垩世晚期伊泽奈崎板块向古亚洲大陆边缘俯冲消亡、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燕山造山期末的走滑、伸展构造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