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919篇
测绘学   241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296篇
地质学   1813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公路泥石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泥石流是指发育于公路沿线并对公路桥涵、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护结构具有冲击毁损和淤埋破坏的病害类型。丰富的物源、具有焚风效应的气象条件以及泥石流沟轴线与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等是形成大型泥石流的宏观背景。将泥石流概化为固、液两相流体,运用两相流理论、泥沙运动力学、Bingham流变方程和Bagnold颗粒相互作用试验结果等,初步建立了泥石流固-液分相流速计算方法、基于泥石流在防治结构表面及泥石流沟岸产生的冲击形迹建立的反求泥石流冲击力计算方法以及泥石流磨蚀力计算方法。开发了速流结构、泥石流隧道及翼型墩汇流结构等10余种防治技术,集成了拦-汇-排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据此撰写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指南》。实施了60余个防治工程。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公路泥石流理论及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老松公路10标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地表及地下水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排水不畅使边坡体饱水处于欠安全状态,稳定性难以保证.针对该边坡体的特点,采用了支撑盲沟和排水盲沟联合作用并结合坡面防护的处治措施,疏干坡体内地表及地下水,增大抗滑力,达到了提高边坡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公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浅埋双连拱隧道围岩边坡体系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新的隧道形式, 由于其整体跨度大、结构复杂、施工工序繁琐, 在地形偏压、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修建双连拱隧道难度较高, 尤其在洞口段容易出现衬砌开裂、边坡变形等一系列工程问题。结合安徽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富溪隧道进口段工程, 采用地质条件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 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偏压双连拱隧道围岩① 边坡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力应变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表明, 富溪隧道进口段处于F5断层影响带内, 岩体呈碎裂结构,同时, 受到地形偏压影响, 隧道开挖后衬砌和围岩表现为沉降变形和侧向变形, 进口边坡在隧道围岩变形的诱导下, 表现为蠕滑- 拉裂变形破裂。根据以上研究成果, 提出了富溪隧道变形治理应以控制进口段隧道拱顶的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14.
汶川特大地震中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汶川大地震造成位于震中附近的都江堰-汶川公路多座隧道严重受损。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与分析,将地震区山岭隧道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概括为洞口边坡崩塌与滑塌、洞门裂损、衬砌及围岩坍塌、衬砌开裂及错位、底板开裂及隆起、初期支护变形及开裂等。分析其影响因素,认为发震断裂的次级断层、基覆界面、洞口不稳定斜坡、高地应力环境下的软弱围岩对隧道强烈震害具有控制作用。以汶川地震给予隧道抗震的启示,建议强震区的山岭隧道应将洞口边坡防护、洞口明洞和洞门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削竹式洞门结构;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次级断层时在其两侧一定范围内二次衬砌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覆界面、围岩软岩与硬岩之间的过渡地带、围岩质量突变地带等应采用改善围岩力学性质且让其渐变的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常规水准测量在山区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三角高程与常规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混合构网方法,并通过实例得出,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在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6.
沪蓉高速柴家湾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对保证其长期稳定性具有关键的作用。本文以柴家湾隧道为例进行实态建模,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拱顶和拱脚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局部可能出现拉应力;变形主要集中在拱顶、拱腰部位,衬砌单元所受内力在规定强度范围以内,支护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山区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就公路路堤、路堑、半挖半填等路基结构和隧道结构对周围岩土体的渗透性、渗流路径、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与水文地质有关的灾害和损害的分析评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高地震区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对高地震区一实际重大工程的公路隧道洞口段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得到了衬砌结构各控制点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合成地震波条件下,衬砌墙脚、拱腰为抗震薄弱位置;结构的加速度波形与输入波形相似;这些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特殊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使其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管理是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管理方式效率很低.为了高效、准确地管理监测信息,及时分析预报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状况,本文结合南京地铁运营期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实例,开发了一套具有变形监测资料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具有良好的运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我国首条大型电力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动化监测在超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将对工程的安全、预判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为工程节约大量资金情况下,提高预判安全施工的能力,是提高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