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14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359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湖南益阳-沅陵一带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典型金矿床的研究,作者将湖南益阳-沅陵金矿密集区内的金矿床分为单金、金-锑、金-钨和金-锑-钨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不同类型金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的来源,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和沉淀的机制。在对矿床地球化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开放体系中低温水/岩反应过程的认识,并建立了相应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952.
行之有效的大比例尺局部矿床预测理论和方法是找矿勘探中急待探索的基本问题。本文在对枪马金矿410脉各种矿化指标和矿化特征参数统计分析基础上,总结并探讨了410脉矿化富集规律和矿体空间定位机制,进而对410脉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410脉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53.
归纳了地质流体力学研究中目前常用的三个基础理论,即双扩散对流理论,边界层理论和相似理论,重点总结了其在岩浆岩石学、成矿学、地球物理学及沉积岩石学等研究领域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54.
鉴于方解石是研究低温碳酸盐型汞矿床构造应力作用的良好对象,作者对贵州丹寨汞矿床中24件方解石样品进行构造形变及构造成矿模拟试验,经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指出:多种应力作用叠加及微观构造形变的先后生成关系,可视为多期次构造动力作用的结果;汞矿的成矿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相关和同步性,说明构造作用既可提供成矿的空间,又是促进成矿的动力。  相似文献   
955.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南戈枕断裂带及其控制的4种金矿化的地质特征,重点探讨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在历经早期的混合岩化及固态流变构造群落之后,该断裂带具明显的伸展拆离→逆冲推覆→走滑平移演化特征。断裂变形由韧性向脆性演化、断裂活动带由南东向北西迁移的趋势,相应产出各类金矿化。  相似文献   
956.
The Lujiang-Zongyang volcano-structural depression resulted from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ectonism and volcanism. Its evolution progressed through five stages from 190 to 105 Ma B.P., during which nine types of metal and pyrite deposits were formed. These deposits show obvious regularities in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ave certain genetic relation, forming a minerogenetic series related to shoshonite within or around the volcano-structural depression on the basement that sank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paper suggests a four-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typical volcano-structural depression and its related mineralizalion in a transition belt from the active margins to the inner part of a plate under alternating shear-compressive and shear-extensional stress conditions, but predominantly shear-extensional stres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57.
安徽庐枞火山—构造洼地的形成,演化及成矿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启江  王德滋 《地质学报》1993,67(2):131-145
庐枞火山-构造洼地是在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从190Ma至105Ma其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共出现了9种金属和硫铁矿矿床类型,这些矿床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在长期沉降基底士的火山-构造洼地内、外与橄榄安粗岩系有关的成矿系列。本文提供了一个在剪切-挤压与剪切-拉张交替作用,而以剪切-拉张为主的构造背景下,在活动大陆边缘与板内过渡地带,一个火山-构造洼地及其成矿作用演化的四维模型。  相似文献   
958.
伊宁地块不是一个之前一贯认为的"均匀地块"或"均一地块",而是以乌孙山-塔勒得近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为界的南、北两大次级构造带("弧-盆"体系)叠加拼贴增生而成,火山岩浆作用为这一新的构造单元划分与建立提供了佐证。南构造带由喀拉峻岛弧带和其北的阿腾套弧后盆地构成,主要发育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峰值为355~350Ma,17个年龄平均值为351Ma;北构造带由北而南可再细分出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主要发育于早石炭世中-晚期,同位素年龄峰值集中于345~329Ma,18个火山岩年龄平均值为340Ma。这两个"弧-盆"体系以大哈拉军山组钙碱性火山岩为主体,共生早石炭世海相阿克沙克组弧前及弧后沉积岩组合。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主体以岛弧火山岩为主,见有富Nb玄武岩、高镁安山岩等,共生埃达克岩和高分异I型花岗岩等小岩体;在弧后还见有碱性火山岩、碱性球泡流纹岩,共生双峰式火山岩。不仅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在各构造相中显著有别,而且共生的阿克沙克组在各构造相中差异极为显著。两大次级构造带具有独立的基底建造史,差异显著的盆地沉积史,独特的火山岩浆史和构造演化史。早晚石炭世之间的鄯善运动使南、北两个次级构造带叠加拼贴,构成统一的伊宁地块,晚石炭世进入统一的陆内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发育以伊什基里克组碱性双峰式火山岩为代表的裂谷火山岩浆建造。  相似文献   
959.
南岭地区两种类型盆地的压实流体系统及其矿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盆地构造演化—流体系统—矿化作用是矿床学研究的前缘课题。盆地演化的特征直接影响盆地沉积建造的结构特征。建造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压实流体系统的温度场、动力场、地球化学场和矿化作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滇东南白牛厂早古生代盆地是典型的裂谷式凹陷盆地,上万米厚的黑色页岩与上部碳酸盐岩和砂岩组合有利于矿化的压实流体系统的形成,形成了白牛厂式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粤北晚古生代盆地为地台型浅海盆地,沉积物主要由透水性较好的粗碎屑物质和碳酸盐岩组成,沉积建造厚度较薄。数字模拟结果表明,粤北盆地压实流体系统难以形成较高的地热储和流体势,流体只能在沉积层的特殊部位汇聚并形成红岩型低温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960.
Altai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elt is famous copper-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elt in the world. There are a lot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Altai ore belt in Xinjiang, China. These gold deposits belong to two genetic types: volcanogene late-stage hydrothermal type and fractured altered rock type. The authors discuss mainly the geological and mineralized features of fractured altered rock type of gold deposits in Altai gold ore belt. Base on this study, the metallogeniC law is summarized and the deep metallogenic prognosis has been done in Duolanasayi and Tuokuzibayi gold deposits, and some mineralized anomalys have been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