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体应变与测震宽频带数采并行观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2009年至2010年昔阳地震台体应变和测震数采并行观测记录到的地震震相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测震宽频带记录到的体应变地震波更为精确,震相清晰。建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钻孔应变观测中使用测震宽频带数采提高采样率,以积累体应变地震波的准确资料,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火山岩盆地的成岩成矿作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周涛发  范裕  袁峰  张乐骏  马良  钱兵  谢杰 《地质学报》2011,85(5):712-73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其中发育溧水、溧阳、宁芜、繁昌、庐枞、怀宁和金牛盆地等火山岩盆地.与成矿带中断降区相比,火山岩盆地内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仍显滞后.本文综合已有研究工作和资料,以庐枞盆地和宁芜盆地为主,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火山岩盆地的地质特征、岩浆岩时空格架、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3.
郑世红 《云南地质》2011,30(1):18-21
炭窑金矿是滇西北与喜马拉雅期富碱岩类有关的典型代表之一,灰岩裂隙褪色反应及少许褐铁矿化细脉,是主要找矿标志。小型斑岩体浅部高温气液沸腾渗透钾交代作用,为金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14.
矿区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之间的丽江—大理台缘过渡带南缘,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认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型透镜状-似层状铅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5.
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宣威组下段铝土质粉砂质泥岩中。赤铁矿为主,次为磁铁矿、菱铁矿等。矿体与底板围岩呈突变关系,赤铁矿化强烈。  相似文献   
116.
滇中中晚元古代铜铁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琳 《云南地质》2011,30(3):255-260
滇中元古代铜铁矿带集中分佈东川、武定、易门、元江等多个大、中型矿床。中、晚元古代昆阳古陆间裂谷,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火山喷流沉积、热水沉积、蒸发成岩、炭泥质吸附、热液改造和碎屑堆积等成矿作用,形成"四楼一梯"的裂谷成矿系列和矿床组合模式。深入分析"裂、火、构、盆、层、相"等成矿条件确定远景区,找矿方法应重视基础、分析差异、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117.
红河县车古铁多金属矿为近期新发现的金矿点,通过矿区已发现的三处矿化体的综合研究,并与典型矿床进行对比,认为本区金矿化体均为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18.
南坡铜矿床是在原来沉积铜矿的基础上,经地下水作用次生富集而成的富矿体。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企鹅珍珠贝主要经济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6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表明各经济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效果为软体部重(0.726)〉壳长(0.146)〉壳高(0.107)〉闭壳肌重(0.058)〉壳宽(0.049),壳长、壳高、闭壳肌重和壳宽对...  相似文献   
120.
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在浙西铜矿资源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西部地区构造与岩浆活动频繁,区内分布有元古宙和古生代的铜矿成矿有利层位,北东向为主的深大断裂发育且多次活动,神功期和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较密切。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为区内许多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铜、金、银等矿产的成矿条件较好。在分析研究区构造、地层、岩石、断裂等特点并在对浙江西部铜矿床的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pGIS 6.7和MORPAS 3.0软件平台提取构置了来自地质异常、成矿异常等多源信息的多个地质变量信息,将研究区划分为5 km×5 km的网格单元共1 755个,利用证据权法的数学模型对研究区铜矿资源进行预测,最终圈定了5个成矿远景区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