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0篇
  免费   1156篇
  国内免费   2194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283篇
地球物理   899篇
地质学   4130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119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以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为基本手段,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下,以其1984、1991和1998年3个年度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从区域和斑块类型两个尺度上,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典型年度。天然草地为伊金霍洛旗的景观基质,景观格局指数的所有变化均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和演变的。从整个景观尺度的格局指数变化情况显示,伊金霍洛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在增加;同时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下降,景观愈来愈有少数景观斑块类型所控制。而在斑块类型这一尺度上的格局指数变化说明,不同类型斑块的复杂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加幅度有限;同时还说明,不同类型斑块内部其大小差异的幅度在不断缩小。但从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来看,无论是区域还是不同的斑块类型,其格局指数的变化并不与总体的变化趋势同步。  相似文献   
113.
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应用卫星遥感资料(MSS、TM及spot)对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的动态监测发现,自1966年至2000年的34年间,草地沙化面积增加307.7%,达到36760.9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25%,平均每年扩大草地沙化面积816.0hm^2,年均递增率达4.22%。到2000年止,区域内有沙地5083.9hm^2,沙化草地31677.0hm^2。自1985~2000年的15a间,区内17个湖泊面积缩小842.0hm^2,减幅达38.9%,平均每年减少56.1hm^2,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该区目前其余11个湖泊总面积仅为1323.1hm^2,只有15年前的61.1%。  相似文献   
114.
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极为复杂,地质灾害相当严重,在一些地段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好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对西藏自治区的地质环境特征作了系统地分析,并对西藏地质环境保护及管理现状作了客观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西藏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西藏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实地踏勘和采样分析,并结合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的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本区土壤具有4点特性:即多砾石性、砂质性、成土幼年性和低矿化的富有机质性。因此,在改良本区土壤时,应重视去石与防治沙漠化措施,加强矿质养分肥料的施用,稳定有机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6.
西藏自治区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沙漠化敏感性与沙漠化程度及其对人类生命安全、农田和草场损失、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设施等)、环境等所构成威胁程度的轻重,划分不同沙漠化控制重要性等级。本文应用GIS技术,在对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的实际,将影响目标层分为农牧业人口分布、城镇人口数量、居民点分布、草场分布、交通干线以及特殊区域(如重要的江河源)等,并确定评价指标,从而对沙漠化控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7.
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作了全面论述,并对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较全面的分区评价。同时取雅江中游地区19个县作为典型区域,利用1999年1:20万TM遥感图像土壤侵蚀解译结果,对该典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作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8.
西藏得几蛇绿岩体中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是我国发育最好的蛇绿岩之一,目前有关日喀则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作者在研究得几蛇绿岩剖面时发现存在玻安岩,从而为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弧前背景提供了直接证据。得几蛇绿岩中玻安岩类样品具有高硅、高镁、低铁的特征,岩石中Zr、Yb和Y的含量也较低,具有明显的玻安岩特征。根据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认为岩石是由早期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的残余在含水条件下再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得几蛇绿杂岩体部分形成于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119.
藏北新生代两套钾玄质火山岩系列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藏北新生代自南向北沿可可西里岩带和喀喇昆仑—玉门岩带出露有两套钾玄质系列火山岩。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及明显亏损Nb—Ta—Ti,同时具有板内和岛弧(陆弧)的双重特征。源区来源于可能与俯冲带流体有关的相似交代富集地幔,成岩过程主要经历了低度(<10%)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同时,源区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藏北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藏北双湖地区油气显示有中侏罗统布曲组的隆鄂尼碳酸盐岩古油藏、充填于夏里组石膏孔洞里的沥青和夏里组砂岩夹层中的油页岩。布曲组及索瓦组中的生油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生油能力大。油页岩的氯仿沥青“A”高达25255×10-6,有机碳含量28.8%,但总烃含量在40%~50%左右,OEP值分别为0.7和0.8,显示有机质演化处于低成熟阶段。有机质中既有Ⅰ型酐酪根,也有Ⅲ型酐酪根。有机质形成环境既有浅海陆棚相开阔型水体环境,也有半封闭型泻湖相等沉积环境。该地区可划分出4套生、储、盖组合,以第一套组合(由曲色组和布曲组组成)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