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0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1284篇
测绘学   603篇
大气科学   743篇
地球物理   516篇
地质学   2190篇
海洋学   752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366篇
自然地理   46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康立功 《安徽地质》2008,18(1):20-26
塔河油田2区三叠系油藏是西北分公司开发较早的碎屑岩油藏之一,开发层系有上油组、中油组,油柱高度在15~20m,储层为辫状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微相沉积,非均质性严重。本区上油组砂体厚度40~0m,中油组25~35m,分布较稳定,物性为中孔、中高渗储层,原油属低粘度轻质油。但2区三叠系油藏实钻变化大,见水快、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较差,经过多次调整虽有一定程度改善,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2区三叠系油藏开发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是对本区油藏类型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即2区三叠系油藏是以断裂控制的断块油藏而非背斜油藏,并延伸分析正在投入开发评价的S96-T901井区、TK232-T453井区及T206-T208井区等都为断块(断背斜)油藏。应用断块油藏的观点对塔河地区三叠系油藏勘探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大泉水-白沙岘矿区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境内,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靖远组和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可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该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组赋存于羊虎沟组,厚1.71~9.00m,沿走向由西向东厚度变小,在大泉水井田可采厚度主要分布在V线以西,其东区段只是零星分布且不可采;在白沙岘井田煤层总厚度为2.99~5.15m,厚度变化小,属稳定煤层。煤:层组赋存于靖远组,仅分布在大泉水井田,厚1.33~8.88m,沿走向由西向东呈长透镜体状,西段和中段煤层发育较好.V线以东区段煤层变薄并出现无煤区。  相似文献   
7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中不同粒级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粒级土壤中的碳有着不同的周转规律,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它们含量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是累积还是减少,对明确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培养试验初步模拟研究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土壤不同粒级碳的分布.结果表明,加入秸秆培养1年,由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导致在低氮(LN)、常规氮(NN)和高氮(HN)水平下土壤中碳分别增加0.01、1.10、1.22g/kg,表现为粒级〈53μm土壤颗粒中碳分别增加1.53、2.19、2.70g/kg.粒级〈53μmm土壤颗粒碳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重量分配百分数显著增加36.2%,碳浓度增加5.4%;粒级〉250μm和250~53μm土壤颗粒部分虽然其碳浓度分别增加20.8%和17.3%(P〈0.05),怛由于重量分配百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2.8%和36.1%,结果碳量降低.试验表明高CO2浓度导致不同粒级土壤的分配及碳浓度的变化;高氮施肥水平下有增加土壤碳量特别是小粒级土壤碳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4.
采用30 W石英紫外灯作为光源,研究了乐果在二氧化钛悬浮体系中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考察了乐果起始浓度、TiO2用量、溶液pH值及温度对乐果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果光催化降解符合表观零级动力学规律。由于速率常数k与乐果起始浓度有关,表明乐果光催化降解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75.
本文用ENGLE-型微探针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技术测定了一批青釉瓷残片中的16种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其残片来自浙江杭州地区的南宋郊坛窑和老虎洞窑。由主量元素判别方程的Q值表明,两类青釉瓷均属官窑制品。主成分统计分析看出,郊坛官窑与老虎洞官窑的瓷釉成分有明显不同,但其胎质成分的分布,却有部分的重叠,这显示了当时两处官窑的工匠们在使用胎料中的交往。从釉层、过渡层、和胎层的Al2O3和CaO的含量数据表明,郊坛官窑和老虎洞官窑的青釉瓷制品,分别存有厚度为120~140μm和230~240μm的过渡层,表明两处使用釉料和烧制工艺上的…  相似文献   
76.
济阳坳陷CO2气藏主要发育在高青-平南深断裂中南段和阳信次级凹陷西北缘及商店火山岩穹隆构造内。气藏中CO2气体浓度为69%~97%,δ13CCO2值为-5.67‰~-3.35‰,CH4/3He值为(1.01~5.65)×108,3He/4He值为(2.80~4.49)×10-6,即R/Ra为2.00~3.21,40Ar/36Ar值为317~1791,CO2/3He值为(0.25~2.61)×109。以上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济阳坳陷气藏中CO2主要来源于地幔,且幔源CO2在成藏过程中有损失,或者有壳源CO2的加入,特别是部分碳酸盐岩变质成因CO2的加入。在对CO2气来源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各来源的定量区分和CO2气藏的成藏及其与岩浆活动的时空匹配关系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常用的功能、特点,以及内容分类,论述了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支撑和实现,并指出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对系统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8.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ies of the refining of IKONOS-2 RPC, the transform of the datum, the mode of the control point distribution and the method of IKONOS stereo triangulation, so that IKONOS imagery can be used to collect the precise geospatial data and produce the large scale map. The transform between the IKONOS-2 image space and the national coordinate system based on the RPC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the results of block adjustment with various control schemes in a practical project near Himalayas have been examined and analysed. The encouraging results of high positioning accuracy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79.
青藏高原东缘缅萨洼金矿成矿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缅萨洼金矿位于中国中轴构造带的中南段,青藏高原的东缘,赋存于金河-箐河断裂带次级断裂羊坪子韧性剪切带中本文根据对该矿床硫化物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硫化物的硫同位素以及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成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讨论了缅萨洼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矿床成因。结果显示,该矿床硫化物流体包裹体中的3He/4He变化较小,为0.69-0.82,显示了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可能性。而4He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2.19-10.62×10-6cm3STP/g(方铅矿除外)与3He/4He相比,40Ar/36Ar的比值则变化较小,一般为251-509。而硫化物的δ34S同位素变化范围在-1.8-2.2‰,平均值为0.5‰,说明硫的地幔来源。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富液相的盐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三相CO2包裹体、纯液相CO2包裹体以及有机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则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或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本文认为,缅萨洼金矿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是渐新世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该地区大规模走滑与剪切作用过程中,局部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0.
对于变质岩 Sm-Nd 和 Rh-Sr 同位素年代学来说,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等时线矿物之间在一特定的变质事件过程中是否达到并在随后保持同位素平衡。矿物 O 同位素地质测温也是如此。由于许多情况下 Nd、Sr 和 O 在变质矿物中的扩散速率具有可比性,变质矿物之间 O 同位素平衡状况能够为矿物 Sm-Nd 和 Rb-Sr 内部等时线定年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制约。为了验证其适用性,本文对大别造山带双河超高压榴辉岩和片麻岩 Sm-Nd 和 Rh-Sr 等时线矿物进行了 O 同位素地质测温。尽管Sm-Nd 等时线给出一致的三叠纪年龄(213~238Ma),同一样品 Rb-Sr 等时线却给出侏罗纪年龄(171~174Ma)。片麻岩、榴辉岩和榴闪岩矿物对 O 同位素测温得到600~720℃和420~550℃两组温度,分别对应于约225±5Ma 榴辉岩相变质和约 175±5Ma 角闪岩相退变质条件下停止同位素扩散交换的温度。同一样品三叠纪 Sm-Nd 等时线年龄的保存、侏罗纪 Rh-Sr 等时线年龄的出现以及有规律的 O 同位素温度,表明在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Sr 和 O 在含水矿物(如黑云母和角闪石)中的扩散速率在手标本尺度上比石榴石 Nd 和多硅白云母 Sr 的扩散速率快。在退变质作用过程中,等时线矿物之间的初始同位素比值均一化速率主要受扩散速率慢的矿物控制,而矿物等时线时钟的启动主要受具有高母/子体比值的矿物控制。只有当高母/子体比值矿物具有快的放射成因同位素扩散速率时,才能够应用合理的矿物等时线确定变质再造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