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47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61.
桂东北里松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桂东北姑婆山地区的里松花岗岩中,暗色包体广泛分布,包体的形貌、结构构造和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岩浆快速冷凝结晶产物;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说明它们属钾玄岩系列,其源岩具OIB型微量元素特征;包体与寄主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的相同性,排除了来源于深部固体岩石熔融残留体或浅部围岩捕虏体的可能性,而两种岩石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暗色包体和寄主花岗岩在岩石结构和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方面的明显差别性,又排除了同源包体或析离体、堆积体的可能性。里松花岗岩在很多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上都介于里松暗色包体和姑婆山主体花岗岩之间,里松暗色包体的总体特征显示了岩浆混合成因,是里松暗色包体岩浆与姑婆山主体花岗岩岩浆发生混合时不完全混合的残留物。  相似文献   
662.
岭南山地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对岭南山地收集的气溶胶样品的质量谱与水溶性离子成分谱的分析表明:总气溶胶质量与诸离子浓度大体在华南大陆的清洁点均值与大中城市均值之间,其分布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三峰分布,分别位于巨粒子段,大粒子段与亚微米粒子段,主峰值位于巨粒子段。K 的分布最为特殊,仅仅在细粒子段位于0.065~1.1μm处表现为一个明显的峰。气溶胶中均以SO42-为主要阴离子成分,Ca2 为主要阳离子成分,较之华南乡村清洁对照点,除离子浓度成倍增加外,SO42-浓度占了阴离子含量的绝大部分。另外,NO3-、NH4 的含量比华南城市显著减少是其主要特点。在雨季无论是总浓度还是SO42-、Ca2 、Mg2 的浓度均比旱季时明显减少,与降水的清除过程有关。气溶胶中水溶性NH4 、K 、SO42-较多地存在于细粒态粒子中,它们的质量中值直径在旱季比广州大,在雨季略小于广州的情况;而F-、Ca2 、Cl-、Na 较多地存在于粗粒态粒子中。相对于华南土壤而言,旱季的大瑶山和白云山气溶胶中Mg2 、Ca2 有明显富集,SO42-也有一定程度的富集,雨季仅仅白云山上Mg2 有富集现象。通过离子中和情况的讨论,岭南山地气溶胶应呈酸性,对雨水酸化的缓冲能力较差,会加重该区的酸雨危害。  相似文献   
663.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编制出版的《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1∶80万)》,是迄今为止矿种最全、资料最新、信息量最大的全面反映我国南岭勘查成果与成矿规律的区带级别(Ⅲ级成矿单元)成矿规律图。该图件研编实现了4大创新点:① 涵盖了南岭已发现的2903处独立矿产地,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4大类的76个矿种,实现了南岭成矿带矿种与矿产地的全覆盖;② 归并了地质底图的地层并淡化显示,突出华南岩体、隐伏岩体的特色,使得不同构造—建造层地质单元的分布格局一目了然;③ 实现了矿产地、规模、类型、时代、成矿系列五位一体的综合图例设计,矿产地表达更简洁、直观;④ 综合成矿系列图、表、成矿体系图、剖面图等,以区域规律图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集中反映和彰显南岭成矿带最新科研成果。该图件的研编有助于直观展示南岭成矿带矿产的时空分布格局,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科学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对于全面指导南岭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4.
希爽 《气象科技》2022,50(5):670-676
集合降维变分同化方法ERDVar不需要求解切线性模式和伴随模式,不仅能减少同化计算量,而且能够提供“流依赖”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本文提出用NMC初始扰动生成方法和分区同化方案,来解决初始扰动样本生成问题和全球同化局地化问题,最终实现将ERDVar应用到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106L19。试验结果表明:①使用ERDVar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真实增量信息,提高全球同化精度。②用NMC方法产生的扰动样本反映预报误差结构特征,在预报过程中不容易衰减,同化后至少使预报误差降低10%。③与全球ERDVar同化试验相比,分区ERDVar同化试验各变量平均的均方根误差降低14%,计算代价进一步降低。分区ERDVar方法和NMC样本的联合应用使同化改进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665.
From a newly discovered Early Cretaceous fossil site at the Sanlianhe Coal Mine in Tahe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most northern area in China, two freshwater fossil fish had been recovered. This paper reports their classif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palaeobiogeography of the Jehol Biota. The fish assemblage consists of Yanosteus sp. (Acipenseriforms) and Sinamia sp. (Amiiformes). Both are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well known Jehol Biota, and their occurrence support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Yiliekede Formation at Sanlianhe Coal Mine site with the Jiufotang Formation of West Liaoning. The remains of the Yanosteus sp. from this locality is the first known record of the genus other than in the Yan‐Liao area of China, and the specimens of Sinamia sp. is quite similar to what may be a new species of Sinamia from West Liaoning. The new fossil site represents the most northern site that is undoubtedly part of the extent of the Jehol Biota as currently understood. The northern Great Xing'an Range area is an important region that may link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arly Cretaceous continental biotas of China, Mongolia and Russia.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