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5篇
  免费   2271篇
  国内免费   5359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63篇
地球物理   1026篇
地质学   13072篇
海洋学   764篇
天文学   386篇
综合类   449篇
自然地理   652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58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342篇
  1997年   427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通过对中国东部金成矿区域地质特征的分析,根据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数据特征,表明中国东部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为变质作用过程释放的水和岩浆分异水;成矿金属组分主要来自太古宙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23.
24.
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针对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库、工作指南和同位素地质测年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26.
27.
南宋以来太湖流域大涝大旱及近期趋势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其 《地理研究》1987,6(1):43-52
本文研究南宋以来太湖地区大旱大涝并对近期大旱大涝趋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28.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年老的天体之一,是储存着银河系早期演化珍贵信息的“化石”.球状星团的天体测量,主要包括球状星因天区内恒星相对自行的测定,并由这些相对自行数据采用适当方法定出星团的绝对自行,或者直接测定绝对自行.利用这些自行数据,或者进一步与测光和视向速度数据结合,可以开展与球状星团的距离、运动、动力学状况、质量、年龄、演化等等以及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等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在本文中对本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球状星团相对自行测定和成员概率估计、内部运动检测、绝对自行测定和空间运动研究这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Cd标准溶液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的实验方法。仪器的质量分馏校正采用Standard-Sample Bracketing法。实验结果用δ114/110Cd来表达。在此研究基础上,以SPEX Cd标准溶液为参考标准,对国外4种Cd标准溶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实验测定的精度在0.07‰~0.13‰(δ114/110Cd),与目前文献报道的结果具有相似的精度。以最新SPEX Cd标准样品(δ114/110Cd=0)为基准,计算的δ114/110CdJMC、δ114/110CdSPEX-1、δ114/110CdBAM1012和δ114/110CdM櫣nster的值分别为0.55‰、0.56‰、-0.65‰和5.14‰,说明不同批次SPEX标准溶液的Cd同位素组成是明显不同的,最新的SPEX Cd标准溶液与SPEX-1 Cd的δ114/110Cd值存在着0.56‰的差别。将以SPEX Cd为参考标准的δ114/110CdBAM1012和δ114/110CdM櫣nster转化为以SPEX-1或JMC为参考标准后,得到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敖包吐萤石矿床是内蒙古北部苏莫查干地区单一萤石矿集区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产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文章通过分析该矿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揭示出萤石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即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可能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Ca来源,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水基本类似,具有Ce负异常;成矿作用后期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形成颗粒粗大的萤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随着萤石的沉淀析出,稀土元素总量逐渐下降,反映出成矿流体经历了较长期的演化过程。各地层单元、花岗岩体和萤石矿石的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源混合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可能是萤石中F的主要来源,而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则可能提供了Ca。另外,Pb、Nd同位素的极大不均一性,有可能是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对艾力格庙群放射性组分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萤石成矿作用与钾玄岩的时空关系暗示了萤石的成矿过程可能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下地壳的置换地质事件的结果。在构造转型的过程中,燕山中期富碱的酸性花岗岩浆的活动分异出富含F的成矿流体,与幔源流体混合,沿区域重新活化的深大断裂和大石寨组的层间破碎带上升,交代其间的灰岩透镜体,从而形成敖包吐中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