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3706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4 毫秒
931.
湖南连云山剪切重熔型花岗岩的野外构造岩相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连云山扁透镜状花岗岩侵位于长寿街—双牌走滑断裂带内。野外地质剖面观测结果表明 ,该岩区存在如下连续过渡的构造岩相分带 :未卷入断裂变形变质的冷家溪群 (围岩 )→含石榴子石云母石英构造片岩→混合岩化石英云母片岩→条带状、肠状混合岩夹透镜状花岗质小块岩→片麻状、块状黑云二长花岗岩 (主体 )。区域地质构造解析结果表明 ,连云山花岗岩与晚三叠世—侏罗纪 NNE向会聚走滑断层动热变质—剪切重熔型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32.
高家山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元古代末期的高家山生物群 ,经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3个化石组合带 ,即 :以蠕形动物爬迹为代表的 Shaanxilithes- H elminthopsis组合带 ;以锥管虫类和瓶状化石为主 ,并见大量软躯体蠕形动物和宏观藻类的Conotubus- Gaojiashania- Protolagena组合带 ;以多种管状骨骼化石共生为特征 ,并伴生有杯 (钵 )状、分枝管状及球状化石等的 Sinotubulites- Cloudina组合带 ,代表了高家山生物群鼎盛时期的产物。进一步的研究揭示高家山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发现的最早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933.
通过对摸莫隆花岗岩中铁叶云母的矿物学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①可利用铁叶云母中的化学成分及H2O^+,F^-,Cl^-来表征岩浆期后热液的性质和成岩成矿条件;②穆斯堡尔谱证实有3345%的Fe^3 进入四面体,并据此修正铁叶云母的晶体化学经验式;③Fe^2 的I.S,Q.S值与Fe/(Fe Mg)呈正相关,可定性反映其形成时温度和fo2;④Fe^2 在M1,M2晶位上的有序度能反映岩浆结晶温度高低和冷却速度快慢;⑤铁叶云母b0值大小主要与Fe^3 多少有关;⑥根据铁叶云母的化学成分判断措莫隆花岗岩属于含锡花岗岩;⑦根据铁叶云母的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特征判断措莫隆花岗岩属于壳源型岩浆成因。  相似文献   
934.
珲春市地域内花岗岩出露面积约达3000km^2,占地域总面积一半以上,前人均认为以大荒沟花岗闪长岩大岩基为代表折花岗岩类主要为华力西晚期的产物,并成为晚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存在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八十年代以来,新的地质调查逐步对大荒沟大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确认存在着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晶洞(文象)钾长花岗岩呈套叠式产出的岩石序列,时代为早印支期,成因类型为I-A型花岗岩系,形成于早印支造山运动的过程之中,反映了整个陆缘造山旋回的成岩浆作用的特点,标志兴凯地块西部陆缘活动带过渡型陆壳经历了早印支期的构造岩浆作用。转化为成熟陆壳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5.
用原地重熔说讨论热液铀矿形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花岗岩原地重熔说的角度,对热液铀矿床研究中存在的诸如矿岩时差,大小岩体矿化特征,产铀岩体判别指数以及与钨(锡)、铌、钽矿化,红层和构造运动等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重熔说认为,岩体只是重熔界面凸起而被剥蚀的地方,岩体的大小仅反映剥蚀程度的大小,而无本质的区别。由于铀沉淀的“位源距”较大,铀总是沉淀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外接触带作为成矿围岩,既可以是沉积岩(包括红层)、变质岩,也可以是早期的花岗岩,前二者反映剥蚀程度较小(“小岩体”),后者反映剥蚀程度较大(“大岩体”)。由于后者的成矿围岩为花岗岩,所以产生了矿岩时差大的错觉。用化学成分计算出的指数与铀矿化没有直接的关系。此外,铀矿化一般晚于钨(锡)、铌、钽等矿化,故多与“大岩体”有关,其成矿壳层较低,成分也较为简单。铀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其矿化很可能包括了构造运动方面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36.
王喜生 《新疆地质》2001,19(3):180-184
尝试用稀土分布的分形结构因子(FSF)值对我国碱性花岗岩的稀土组成进行了分类。可将我国碱性花岗岩的稀土分布分形结构因子划分为4种类型:(1)弱变异型(0.98-0.95);(2)中变异型(0.95-0.92);(3)强变异型(0.92-0.89);(4)超强变异型(0.89-0.86)。其中前两种类型可很好地对应重稀土富集型和中稀土亏损型花岗岩,而后两种类型可对应轻稀土相对富集型和轻稀土特富型花岗岩。利用FSF值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三带富碱花岗岩按稀土组成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937.
金塔南山岩带形成环境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金塔南山岩带是通过转换挤压作用把性质各异、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的岩石会聚而成的变质地质体 ,其中主要组分斜长角闪岩的Sm -Nd等时年龄为 74 5±59Ma ,原岩为玄武岩 ,分属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平坦型 (拉斑系列 )到富集型 (钙碱性系列 ) ;相对N—MORB ,低Ti,富集LILE ,相对亏损HFSE ,Nb、Ta、Ti表现为明显的负异常 (钙碱性系列 )到无异常 (拉斑系列 ) ;INd(t) =0 51193,14 3 Nd/14 4 Nd =0 512 878,εNd(t)=+4 9± 0 2 ,推测斜长角闪岩应为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岛弧岩浆作用的产物。提示本岩带是在新元古代中期华北克拉通与塔里木克拉通之间的古大洋俯冲消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8.
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碾子山碱性花岗岩的全岩及其主要单矿物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全岩和单矿物不仅δ^18O 值变化范围较大(全岩-2.4-2.0‰,石英0.0-5.8‰,碱性长石-3.8-0.1‰,磁铁矿-8.5-1.0‰),而且强烈亏损^18O。共生矿物之间表现出明显不平衡的氧同位素分馏特征,指示在花岗岩侵位之后与水之间发生了同位素交换,根据锆石和现代大气降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对岩石与外来流体的δ^18O值进行了估计,多维矿水-岩反应时限约为0.3-3Ma,水/岩比(氧摩尔比)介于0.11-1.02之间。水-岩反应温度较高(约400度)和反应时间较长是导致石英δ^18O值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9.
切磨过程中花岗石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  黄辉  于怡青  徐西鹏 《矿物学报》2001,21(3):401-405
深入理解切磨过程中花岗石材料的去除机理是优化加工设备,加工工具以及加工参数的基础。本文研究了花岗石的断口表面、锯切表面、粗磨表面以及精磨表面形貌特征,并结合切磨过程中临界载荷、单颗金刚石磨粒所承受的切削力以及比能特征,对加工表面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材料的去除机理与单颗磨粒的最大切削厚度直接相关。随着单颗金刚石磨粒最大切削厚度的减小、花岗石的去除方式也逐渐由脆性断裂为主转为塑性流变为主。由于不同的材料去除机制对应不同的能量消耗,可以通过调节单颗磨粒的最大切削厚度控制材料的去除方式,进而控制能量消耗。因此,均匀的磨粒出露高度对于控制切磨过程中材料的去除机理和优化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0.
马振飞  陈图宏 《矿物学报》2001,21(4):578-584
本文在前人对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塘子凹矿床成矿特征及规律的研究,认为搪子凹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与中三叠统的大理岩、燕山晚期的淡色花岗岩共同作用有关,燕山晚期花岗岩体的空间形态直接控制矿体的产出部位。花岗岩以构造侵位方式侵位于中三叠统大理岩中,其空间细部特征受五子山复背斜和南北向隐断裂的作用。指出八处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