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8篇
  免费   1474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测绘学   1307篇
大气科学   1915篇
地球物理   1969篇
地质学   2373篇
海洋学   823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651篇
自然地理   250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41.
利用2010—2011年江西省有代表性的12个县(市)共34个观测点的双季早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频数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江西省双季早稻长势观测定量指标。结果表明,在各主要生育期,不同苗情的早稻,其叶面积指数与单株干物质重量差异明显,可用于早稻长势的定量评价。产量分析表明,研究建立的双季早稻长势定量等级指标可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942.
基于实际灾情的青海高原雪灾等级(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宁  李林  王军  李兵  李海凤 《气象科技》2012,40(4):676-679
利用1951—2008年青海高原雪灾实际灾情资料,通过统计计算各年份雪灾造成的牲畜死亡率,并进行排序,参照了计算SPI(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同等级干旱在全部干旱中所占比例的过程,确定了不同雪灾等级的阈值,制订了基于实际灾情的雪灾指标。并对几次典型雪灾过程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确定的雪灾等级与DB63雪灾标准基本一致。在青海高原牧区,用雪灾造成的实际牲畜死亡率来确定雪灾等级指标,评估雪灾受灾程度,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3.
张红卫  陈怀亮  刘忠阳 《气象科技》2012,40(6):1039-1043
土壤水分含量对光谱变化的影响和植被冠层的光谱反射率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根据水的吸收率光谱变化特征和绿色植物有效光谱响应特征曲线,在前期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的基础上,增加MO-DIS通道1的红光光谱,以增强植被对光谱吸收的变化反应,可应用于大范围且快速的浅层土壤墒情遥感监测.通过与土壤表层水分含量指数(SWCI)对比分析发现,在对浅层(0~30 cm)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时,ESWCI比SWCI更为敏感,这将有助于在实时干旱动态监测中更好地提高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944.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and the reanalysis datasets, the variability and the circulation features influencing precipit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re investigat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y, surface winds are deconstructed into flow-around and flow-over components relative to the TP. Climatologically, the flow-around component mainly represents 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TP during the summer.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otal precipitation in the summer parallels the convergence belt between the southerlies and the northerlies of the flow-over component. The leading mode of rainfall anomalies in the TP has a meridional dipole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PC1) mainly depicts the variation of rainfall in the southern TP. The wet southern TP experiences strengthened flow-over, which in turn mechanistically favors intensified ascent forced by the flow-over component. In addition, variations in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flow over the southern TP, and the ISM ultimately impacts the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ern TP.  相似文献   
945.
利用荆州6个国家气象站1989—2018年的夏季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与经典人体舒适度模式计算及评判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建立荆州夏季人体舒适度模型,确定人体舒适度评判标准,并用湖北近30 a气象资料对各区域人体舒适度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荆州6市(县)一年中各有3个月的舒适期,松滋还有2个月的...  相似文献   
946.
基于交互式分割技术和决策级融合的SAR图像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免去去除斑点噪声的预处理操作及克服选择分布模型的限制,本文结合差异图的特点和一种不涉及分布模型的交互式分割方法,产生不同“种子点”下的变化检测结果后,再利用投票策略对其进行决策级的融合给出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分割中,将每个像素的特征设为差异图及由静态小波变换分解差异图再丢弃高频系数后重构得到的各层表示中,其对应位置上的灰度值构成的矢量。此特征及决策级融合的策略使本文的变化检测技术对SAR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无需对SAR图像做预处理的情况下,对真实SAR图像数据集的变化检测结果,其效果优于其他相关技术的。  相似文献   
947.
本研究以黄河湿地郑州段为研究区,利用RS与GIS技术,基于2009年5月7日获得的CBERS 2B卫星CCD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地面实测植被生物量信息,采用回归算法构建反演模型,经对比分析得到最优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反演模型计算精度达到86.32%,利用CBERS 2B卫星CCD多光谱遥感影像可满足植被生物量的反演需要。  相似文献   
948.
刘艳  武广臣 《东北测绘》2012,(2):223-225
获取与处理类测量规范是测绘标准体系的核心部分,然而,这些测量规范存在着内容重复、引用复杂、系统性差等缺点,因此,建议将现行的获取与处理类测量规范进行重组。通过分析,将该类测量规范规划为两部分:基础测量规范与专业测量规范,重组后的测量规范系统性强、引用简单、索引明确,对指导测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9.
以CHRIS多角度数据为数据源,采用IDL语言,运用控件和类技术实现系统框架,设计模型对象管理器组织模型对象,设计数据的各项处理技术,完成叶面积指数(LAI)物理模型的参数反演与经验模型反演技术,实现近真实森林三维场景的显示。结果表明,利用IDL处理多角度遥感数据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实现森林叶面积指数信息自动化提取与浏览。  相似文献   
950.
介绍了三线阵数码航摄仪ADS 80,探讨了其Level 0级影像的后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软件在相同地面分辨率下不同地面控制条件下的后处理精度。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点分布、数量、位置和航摄影像地面分辨率对ADS 80相机L0级影像空三解算和生成的L1级影像精度影响较大;在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情况下,ADS 80相机在获取的航摄影像地面分辨率低于成图比例尺要求时仍能得到较高的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