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207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922篇
地球物理   1181篇
地质学   4264篇
海洋学   85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87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准确、快速地获取植被覆盖状况信息是北山区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关键与重点.本文在FCD Mapping model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利用TM图像对北京门头沟区植被覆被率展开调查和制图应用研究,并利用FRAGSTATS软件对所得的植被覆盖等级图从斑块大小、斑块数、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分形维数和聚集度等角度进行了空间格局的剖析.  相似文献   
982.
Monitoring and minimizing tourist’s water consump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destinations in the world. However, available data and a generally accepted protocol on such measurement are still limited. This study uses water footprint accounting to quantify tourist’s water demand in the Liming valley,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a rapidly growing tourism destination in Northwest Yunnan, China. Both the water for direct and indirect use is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e consump...  相似文献   
983.
The study of aerosols and rainwater presented here demonstrates that episodic atmospheric deposition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outheasterly flow are quantitatively significant for large areas of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This paper considers aluminium and manganese, with predominantly crustal sources, and lead and zinc, which are mobilised into the atmosphere primarily through anthropogenic activity. High levels of all trace metals are associated with southeasterly flow from Europe as the air passes over heavily populated and industrialised regions before reaching the northeast Atlantic Ocean. Fluxes calculated using the 1% HNO3 acid soluble metal concentration show that, although the climatological norm for this area is westerly flow, short-lived southeasterly transport events dominate the input of trace metals to this ocean region. This material may be toxic to phytoplankton or may be represent a new source of nutrients to the biological community.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tmospheric lead levels in polluted air is seen between June 1996 and May 1997, reflecting the decrease in use of leaded fuels in Europe. Comparing atmospheric flux values to sediment trap metal fluxes shows that the atmosphere represents the dominant source of zinc to the deep ocean, whereas an additional, non-atmospheric, manganese source this required, perhaps from mobilisation of sedimentary material from the continental shelf or long range advection of manganese rich Saharan material.  相似文献   
984.
对2016—2019年华北中部地区(34.7°—41.1°N,110.3°—119.7°E)流动地磁矢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连续3期岩石圈磁场年变化数据,并对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磁异常分布与岩石圈结构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太行山隆起以西、临清坳陷、鲁西断隆和鲁西断隆以东等主要结构单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但在各自单元内却呈现出较好的整体性,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H和东向分量ΔY要素分区特征较明显。从H矢量空间分布形态可以看出,高能量区多分布在太行山隆起以西和鲁西断隆周边。文水—日照ΔY要素剖面幅值变化形态与结构分区间对应较好,对主要结构单元ΔX、ΔY、ΔZ要素异常幅度均值和极值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太行山隆起以西近期岩石圈磁场变化幅度最大,异常能量最强,其次为鲁西断隆及以东地区,而临清坳陷周边磁场变化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985.
闫伟豪  王勤  李伟强 《地质学报》2022,96(2):500-516
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化岩石是俯冲带中碳的主要地质载体.俯冲-折返的超高压变质岩记录了俯冲隧道中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与元素迁移,是研究地球内部元素循环的重要媒介.本文采集了大别造山带罗家岭互层状产出的大理岩和榴辉岩,建立了横跨岩性界面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和Mg-Fe-C-O同位素剖面.大理岩中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其次为方解...  相似文献   
986.
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温度及降水变化趋势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史料和树轮资料,对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对应关系、变化的可能成因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比较明显,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随全球气温升高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全球气温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和扩大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至更北,从而使祁连山中西部降水增加。因此,总体来说,全球气候的变暖有利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的增加。目前,黑河山区汇流区正处于1980年代开始的历史上有资料记载以来的第5个温暖期和第3个暖湿期,预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将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继续维持这种缓慢增长的状况。  相似文献   
987.
祁连山及黑河流域降雨量的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张杰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4,23(1):81-88
利用祁连山及其周围4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年降雨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并将其分为3个部分。进而采用网格分析法和GIS技术结合的方法,针对黑河流域所在的祁连山中东部的降水分布,进行年降雨量分布的拟合研究,着重分析了模拟雨量场在空间上的复杂变化。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黑河流域的祁连山区局地降水分布能够很好地模拟,局地降雨量和气象站观测资料基本吻合,同时网格场的降水分布更能反映出山区的复杂地形,其雨量分布为黑河流域的用水分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8.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17,他引:32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地表气温资料,分析了1949-1999年东亚北部地区冬季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北部的气温显著升高,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这种气温的异常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直接影响。近二十几年来,北极涛动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北极涛动维持在正位相并持续增强,同期东亚冬季风持续减弱。研究表明,北极涛动持续增强的趋势是东亚北部地区冬季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9.
华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始于 15 0~ 14 0Ma ,终于 110~ 10 0Ma ,峰期是 12 0~ 110Ma ,总体上是由挤压构造体制转化为伸展构造体制 ,由EW向转变为NNE向的盆岭构造格局。但是转折过程有复杂的细节和多次挤压与伸展的转变 ,边缘与克拉通内部、北缘与南 (东 )缘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南 (东 )缘的挤压构造以 2 30~ 2 10Ma为主 ,然后在 130~ 110Ma期间达到构造转折的剧变期。北缘则似乎表现出 2 30~ 2 10Ma和 180 ( 170 )~ 16 0 ( 15 0 )Ma两期挤压构造 ,130~ 110Ma是构造转折的峰期。盆地的演化有多样性 ,燕山地区前晚侏罗世时期呈现出北东东向褶皱逆冲带与挤压挠曲盆地带相邻并存的盆山结构 ;而后晚侏罗世时期呈现出北北东向裂谷盆地与断隆相间的盆岭结构 ;晚侏罗世后时期则呈现出北东—北北东向盆地与“活动”断隆相间 ,并受北东东向褶皱逆冲带控制的盆山结构。大别山南北隆升历史完全不同。深部结构的研究表明 ,华北东部的岩石圈在古生代末期已有减薄表现 ,在中生代急剧减薄 ,地幔和下地壳发生大规模置换 ,至 130~ 110Ma到达顶峰。新生代以来又有加厚的趋势。中生代构造转折不具典型造山带特征 ,可能与周围块体夹击引发的区域性大规模地幔隆起有关  相似文献   
990.
冀北小寺沟铜钼矿外围银金资源潜力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寺沟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与燕山期中晚期陆相潜火山作用有关的多金属矿化广泛发育.在岩体内产有中大型规模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近年来在其外围新发现一批银、金多金属异常,经初步评价已发现一具中型以上规模的银金矿床.本区具有系列成矿特征,银金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