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河南省横跨华北地台和秦岭褶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分布着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中小盆地26个,这些盆地分割性强,沉积、构造特征各异,断块发育,具备形成油气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有很好的油气前景,21世纪勘探应以寻找断块和与断层有关类型的油气藏为主,在不断引入和运用新科技的同时,走综合勘探、滚动开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2.
In this article, impact pressure in the case of shallow water sloshing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for forced rolling motion. The maximum values of impact pressures have been found for a frequency lower than the first sloshing frequency.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ones obtained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The influence of viscosity and of density re-initialization on the SPH results are discussed.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pressure on walls with SP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大口径嵌岩钻进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并对目前国内常用的3种大口径嵌岩钻进方法-牙轮/滚刀钻进法、冲击钻进法(包括无循环和反循环)和气动/液动潜孔锤钻进法的技术现状作了介绍,提出了提高我国大口径嵌岩钻进技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4.
大功率多道密集排列滚动方式三极测深是在传统电测深法基础上经过装置变换、改进而来的新型实用测深技术,相比常规的高密度直流电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提供信息丰富(可同时提供视电阻率、充电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多金属矿勘查、地质隐患调查、工程地质探查等领域,文章介绍了该方法的装置特点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5.
陆相含油气盆地中高勘探程度区油气精确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凹选带"和"滚动勘探开发"等油气勘探方法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们都不是针对油气勘探的直接目标——油气藏进行勘探。在"主运移通道控烃理论"的指导下,在"定凹选带"和"滚动勘探开发"等油气勘探方法和认真研究陆相盆地复杂的油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等的基础上,针对陆相盆地中高勘探程度区的油气勘探特点,笔者提出了油气精确勘探法。该方法是在定源的前提条件下,描述油气主运移通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状况,搞清油气运移的轨迹和圈闭的发育史,以类似"顺藤(主运移通道)摸瓜(油气藏)"的方式确定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场所,并优选目标——油气藏实施钻探。文中对油气精确勘探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油气精确勘探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流程和应有的成果图件。使用油气精确勘探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油气勘探风险,最大幅度地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6.
李家启 《气象科技》2013,41(2):412-416
通过对重庆地区1999-2008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地闪资料进行数理统计,重点对采用IEEE和DL/T620提供的公式获取的雷击建筑物绕击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重庆全市进行雷击建筑物绕击率区划.结果表明:雷击建筑物绕击率随着滚球半径增大而增加;对于相同滚球半径,IEEE方法获取的雷击建筑物绕击率略高于实际,而低于GB/T21714提供的绕击率;在滚球半径小于120 m时,IEEE方法得到绕击率明显低于DL/T620方法,反之则高于DL/T620方法;采用IEEE公式获取的雷击建筑物绕击率与实际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能客观反映重庆地区雷击建筑物绕击率表达式,并对不同防雷类别建筑物雷击绕击率进行了区划,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雷设计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7.
强震触发崩塌滚石运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强度、长持时汶川地震诱发大量边坡滚石,滚石源于岩体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块体或岩土质边坡中尺寸较大的孤石。以汶川地震未扰动现场滚石痕迹的判识、测量取样及分析,得出强震作用下块体(石)是以一定初始速度抛射而出的; 其坡面运动表现为滑动、滚动、跳跃与3种方式的组合。选取2个典型强震崩塌点为例进行研究,基本结论:(1)与重力作用下崩塌滚石运动特征是有显著区别的,地震触发滚石具有一定的平抛速度,初始速度除与地震烈度有关外,还与地形地貌有关,其中变坡点、凸起点、端部速度较大; (2)滚石三边(长、宽、高)比例越接近,其运距越远; 坡面相对1/2高度以上,运动方式表现为跳跃-滚动、跳跃-滑动为主,其下滚石则以滑动、滚动运动为主; (3)规模(质量)大的滚石多停留于第一着地点附近或边坡坡脚宽缓地带,滚石运动消能方式为摩擦或碰撞解体; 滚石平台阻滞率为54%,树(灌)木拦阻率为12%。通过反演,计算了非弹性碰撞法向恢复系数Rn与切向恢复系数Rt,其中裸露基岩Rn=0.2,Rt=0.6,一般覆盖层Rn=0.3,Rt=0.8。滚石在运动过程中的弹跳理论高度在0.2~1.3m之间,坡面相对高差与最远滚动距离之比约为1/2。  相似文献   
128.
结合铝土矿地层特点,分析探讨铝土矿地层钻探工艺,通过常规绳索取心钻探、普通双管钻探与PDC肋骨钻头单动双管钻探工艺理论探讨及现场试验对比,得出了在铝土矿地层钻进采用常规钻探方法常产生卡钻事故、钻探效率低的原因,同时验证了采用PDC肋骨钻头单动双管钻探能较好地解决粘附孔壁而卡钻的问题并提高了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129.
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修正重磨前角,能解决正前角成形铣刀重磨后加工零件廓形误差大的问题。改变正前角成形铣刀只能用作粗加工的观念,可将正前角成形铣刀用于成形面的精加工。  相似文献   
130.
河南铝土矿勘探高肋骨PDC 钻头双管钻探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广灿 《地质与勘探》2011,47(5):924-928
针对河南铝土矿勘探的钻探工艺进行探讨。从岩性及钻探工艺两方面分析在河南铝土矿勘探时常规钻探工艺易出现卡钻、岩心采取率低、钻进效率低的原因,岩性方面:河南铝土矿勘探过程中常遇的二叠系、石炭系地层多属软-中硬岩,易遇水膨胀、孔壁不稳定,钻杆、钻具易粘附孔壁导致泥浆排泄不畅;钻探工艺方面:普通合金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低、钻速低,绳索取心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高、钻杆钻具与孔壁间隙小,普通金刚石双管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高、钻具与孔壁间隙小,普通PDC钻头钻探工艺岩心采取率高、钻具与孔壁间隙仍然不够大,采用常规钻探工艺常发生钻具或钻杆粘附孔壁、泥浆排泄不畅,易产生的卡钻事故而降低钻探效率。高肋骨PDC钻头可有效增大钻具与孔壁间隙、双管取心可有效提高岩心采取率,采用高肋骨PDC钻头双管钻探较好地解决了河南铝土矿勘探时卡钻、岩心采取率低、钻探效率低的问题。因而以为在河南铝土矿勘探中适宜采用PDC钻头双管钻探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