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本文利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Ka毫米波雷达数据对北京地区云宏观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云出现率方面,4年平均值约36.3%;冬季最低,夏季最大;月出现率值9月最大,12月最小;出现率日变化有季节差异,春夏两季呈现中午(11:00,北京时间,下同)开始逐步升高至下午17:00后逐步下降的特点,增高幅度大于15%;冬、秋两季日变化特征不显著。高度方面,4年平均云底高约4.9 km,平均云顶高约7.2 km;云顶高和云底高的月变化特征明显,从年初1月开始逐步上升,在6月达到峰值,而后下降到12月达到低值;3~10月,高云(云底高>5 km)占约一半左右比例;厚度小于1 km的云在各月中所占比例最高;厚度1~4 km的云,厚度越大所占比例越低;特别地,厚度大于4 km的云所占比例在4~9月中仅次于厚度小于1 km云的比例。4年期间,北京地区单层云居多约占66.7%,两层云占比约25.2%,两层以上云占8.1%;冬季约80%的云为单层云,而6~9月云层分布变化最多,其中9月单层云比例最低约为40%。本文基于4年高时空分辨率雷达数据对北京地区云分布特征,特别是云垂直分布特征在数值上准确刻画,该项工作在已有云气候研究中尚未见开展,所获得的知识将对了解地区气候特征、区域模式云参数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4,10(1):32-39
本文根据铀矿化特点,将浙西北火山盆地铀矿划分为3种类型,即沉积(成岩)型、热液脉型及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型)铀矿。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类型铀矿的地质特征及产出条件,探讨了各类铀矿的成因联系及成矿模式,指明了火山盆地铀矿的找矿方向及途径。  相似文献   
33.
煤系页岩气是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类型。储层研究可为煤系页岩气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分析,从煤系页岩分布与地化特征、储层特征与含气性、煤系页岩气赋存状态、富集影响因素、有利储层优选方面,阐述了煤系页岩气储层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煤系页岩单层厚度薄,累计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储层矿物中黏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含气量具备商业开发所需条件。煤系页岩气赋存状态本质上取决于储层孔隙结构,页岩气在微孔中主要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而在中孔和宏孔中游离态是其主要存在形式。煤系页岩气富集主要受到有机质特征、储层矿物组成、储层结构特征、岩性组合的影响。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页岩气赋存;黏土矿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多发育微孔和中孔,有利于页岩气富集;储层孔隙度的增加有利于页岩气富集;煤系页岩与煤层互层时,存在压力封闭和煤层气充注,利于富集。煤系页岩气有利储层优选为:TOC含量>2%,R o>0.7%,孔隙度>2%,脆性矿物含量>30%,黏土矿物含量<50%,含气量>1 m 3/t,煤系页岩有效厚度定为>30m、埋深>1000m,同时应考虑气藏封闭性及构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
周瑞 《云南地质》2006,25(2):199-208
除了深、大断裂等复杂断层以外,研究一般断层都需利用岩层、岩脉等各自的迹线。迹线的产状实质上是空间二斜面相交线的产状,属于立体几何学等数学范畴。地质上早就用赤平投影等方法估测。本文中数学计算方法是对前人方法的补充,精度可高达分、秒。介绍的产状网虽属估测,但制作简便。求解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力和总断距等的方法,美国有毕令斯的画法几何,前苏联有莫尔恰诺夫和瓦依涅尔曼的图解分析法。本文的迹线计算法避免了繁杂的作图过程,而所得结果和美、苏方法相同。 文章还对断层擦痕、牵引褶皱及断层旁侧派生的节理能否指示相对运动,提出新见。  相似文献   
35.
Differ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the probabilistic three-dimensional (3-D) stability analysis of earth slopes and embankment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The 3-D slope stability model assumed is that of a simple cylindrical failure surface. The probabilistic models evaluate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under seismic loading considering the randomness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earthquake induced acceleration and uncertainties stemming from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laboratory-measured and in-situ values of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The models also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ies and correlations of soil properties. The probabilistic analysis and design approach is capable of obtaining the 2-D and 3-D static and dynamic safety factors, the probability of slope failure, the earthquake induced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the yield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 the earthquake induced displacement,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llowable displacement exceedan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cal site effect. The approach is applied to a well known landslide case: Congress Street Landslide in Chicago. A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e models by applying those models to the Congress Street landslide considering different levels of seismic hazard. Also, a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computed results to input parameters of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and corrective factors.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different models of failure. The parametric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hypocentral distance and earthquake magnitude have major influence on the earthquake induced displacement, probability of failure and dynamic 2-D and 3-D safety factors.  相似文献   
36.
三峡库区巫山县新城址工业区滑坡的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巫山县新城址的地质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根据滑坡的地貌和结构特点,应用岩体结构控制论,提出了滑坡的成因机制,认为滑坡经历了先期滑动和后期改造的过程。这种滑坡成因机制的提出为解决三峡库区众多疑难地质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基于Van Allen Probes近三年的EMFISIS仪器波动观测数据,对内磁层下频带哨声模合声波幅度的全球分布特性对地磁活动水平的依赖性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着重研究下频带合声波平均场强幅度随磁壳值L、磁地方时、地磁纬度的分布特征及不同强度区间的合声波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下频带合声波的波动强度与地磁活动密切正相关,处于强磁扰期间的合声波具有更大的振幅,其发生率与地磁活动强度具有同样的正相关特性.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发生于午夜至下午的磁地方时区间,其余的磁地方时时段下频带合声波较弱.赤道面附近的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分布在夜侧至黎明这一时段内,随着磁纬度的增加逐步向日侧扩展.下频带合声波在午夜侧(21-03 MLT)主要出现在15°的磁纬范围内,在晨侧(03-09 MLT)可以到达15°磁纬甚至更高纬度.下频带合声波主要发生于L=~4.5的附近区域.随着地磁活动的增加,下频带合声波所覆盖的L-shell空间区域增大,趋势为向高、低L值区域同时扩展.建立的下频带哨声合声波的全球分布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该重要磁层波动对辐射带电子的波粒作用散射效应和对辐射带动力学过程的定量贡献.  相似文献   
38.
玉石洼铁矿伴生钴的赋存状态及综合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石洼铁矿伴生的钴含量较高,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伴生的黄铁矿中,与硫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应用合适的提钴工艺,黄铁矿中大部分的钴可以提取出来。此区钴资源量丰富,如能综合利用,潜在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9.
从异年倍九法(或称异年倍九律)讨论了华北7级以上大震发生日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今后在类似季节预测大震的发生日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0.
通过岩心观察和取样分析,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及贝尔凹陷优质烃源岩发育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并与普通烃源岩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研究区优质烃源岩与砂岩纵向交互频繁,排烃效率高.优质烃源岩是在还原一强还原环境下沉积形成,而普通烃源岩是在氧化一弱氧化的环境下沉积形成;2)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以层状富集为主,有机质呈平行或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