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11.
滇中盆地是发育于康滇地轴之上的中新生代裂谷型断陷盆地。中生代期间,它发育了一套断陷型的红色磨拉石建造;新生代以来,发育了一套碱性浅成侵入杂岩和点式喷发的火山杂岩。此类碱性岩主要分布于哀牢山断裂东侧,滇中盆地仅是其分布地区的一个部分。自南华至华坪近25000km~2的滇中地区,分布有此类岩浆岩30多处。目前,已在其中的若干处发现有类型较为特殊的金矿化,姚安老街子地区则已查明为—工业矿床。本文论述了滇中与喜山期碱性岩浆作用有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2.
辽西晚侏罗世义县期植物群性质、时代及气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迄今为止 ,在辽西义县—北票地区的义县期植物群中 ,已发现有 72个属的近 14 0个种 ,它们分别属于苔藓类、石松类、有节类、真蕨类、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松柏类、买麻藤类及被子植物类等 11个类群。根据植物群性质、组合特征、各已知属种的时代分布、群落演替规律以及同期植物群对比 ,表明义县期植物群的时代最可能为晚侏罗世的最晚期。通过植物各大类群的生态及属种成分分析 ,认为义县期植物群应属于欧洲—中国古植物地理区的东亚省。按照无机界 (含化石的沉积层 )及有机界 (植物群本身 )所指示的生存环境 ,可以推测义县期植物群是生长在半干旱至半潮湿或季节性干旱的亚热带或亚热带至暖温带的气候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3.
Oxygen isotope stage 3 (OIS 3), encompassing the long middle section of the last glacial interval, has been the focus of an intensive high-resolution climate modeling effort for Europe. These model simulations produce substantially colder climates than modern simulations; however, the temperatures appear warmer than many proxy indicators sugges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del boundary conditions, comparable simulations are completed for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The LGM simulation produces a much colder European continent than OIS 3, despite similarities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sea-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Ice-sheet dimension is evidently a key factor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 in European climates over the past 40,000 yr. However, underestimates in specified OIS 3 ice sheets cannot be invoked to explain the discrepancies, since data strongly indicate small ice-sheet extents at that time; this leaves errors in specified OIS 3 SSTs as the most likely cause.  相似文献   
114.
陈孝红  汪啸风  李志宏  王传尚  张淼 《地层学杂志》2002,26(4):241-247,252,T001
对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牙形石 Oepikodus evae带至 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系统采集与分析几丁虫样品 ,共发现几丁虫 6属 12种 ,其中包括 1个相似种、1个未定种 ,它们是 Conochitina raymondii,C.ordinaria,C.primitiva,C.langei,C.brevis,C.poumoti,C.decipiens,Belonechitina cf.micracantha,L agenochitina esthoni-ca,L.sp.,Eremochitina baculata和 Cyathochitina dispar等。根据上述几丁虫的地质和地理分布特征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 Conochitina langei带和 Eremochitina baculata带 ,讨论并指出了他们与相关笔石、牙形石生物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5.
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矿化生物群的研究进展和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矿化(磷酸盐化和硅化)生物群的研究近年来倍受关注,它为研究包括后生动物在内的多细胞生物早期演化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最近,由于其中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保存了与某些后生动物胚胎早期发育阶段类似的卵裂特征,被认为是后生动物的休眠卵和胚胎化石。但是,由于至今未发现可靠的囊胚期到原肠胚期和幼体孵化的化石证据,此类化石的动、植物之争一直没有停止。作者近期对该套含磷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除已报道的大量休眠卵和胚胎化石外,还发现保存原肠发育特征的磷酸盐化实体化石、蓝藻细胞集合体、可疑海绵动物化石及类似瓶形的不明化石等。研究表明,陡山沱期矿化生物群具有多样性特征,包含了多种门类的不同类型,是迄今为止全球保存最完好的未元古纪磷质化石库。  相似文献   
116.
华南陡山沱期古地理环境及"雪球地球"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南地块陡山沱组的古地磁和C同位素研究揭示了其形成于赤道附近的古地理环境。对冰期后的盖帽白云岩的C同位素研究表明,δ^13C从-5‰开始有缓慢升高的趋势,与世界上Marinoan冰期其他剖面的c同位素变化相一致。陡山沱期大气中CO2含量的升高可能与k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及火山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7.
义县阶中孔子鸟类、中华龙鸟类、翼龙类、叶肢介、昆虫、双壳类和植物(包括木化石)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晚期或提塘晚期;哺乳类、鸟臀类恐龙和孢粉为早白垩世早期或贝里阿斯期;介形类、鱼类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过渡期或提塘晚期-贝里阿斯期。考虑到义县期生物群与德国索伦霍芬(Solnhofen)生物群、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生物群,日本晚侏罗世手取(Tetori)型、领石(Ryoseki)型植物群可以比较、对比以及与中侏罗世约克郡(Yorkshire)植物群、大河口(Great EstLiarine)叶肢介群的联系分析,综合时代可确定为提塘晚期至贝里阿斯期;尖山沟层时代倾向于提塘晚期,大康堡层时代倾向于贝里阿斯期。由于可与义县组对比的英国普尔贝克(Purbeck)群(组或层)的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仍未确定;同时因缺乏实测数据,国际地层表推荐的144Ma、145Ma、135Ma等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年龄,不能作为可靠的依据标准;因此应据中国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的综合生物年代及实测同位素年代确定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界线倾向于义县阶下部尖山沟层与上部大康堡层之间,同位素年龄以124Ma为界线年龄符合目前综合生物年代,是较优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8.
中国陆相中新统谢家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家期一名最初在1984年提出,199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提出依据谢家期建立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谢家阶,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谢家组。谢家阶的层型剖面在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乡谢家村北1km处的车头沟,谢家阶对应于国际地层表中的海相Aquitanian阶,其共同的底界定义为古地磁ChronC6Cn.2n的底界,年龄为23.0Ma。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在谢家剖面谢家阶的底界位于马哈拉沟组上部的棕红色块状泥岩连续沉积中,距上覆的谢家组底48m。生物地层学的综合分析表明谢家阶包含3个哺乳动物群单位,即NMU1—3。谢家剖面上发现的谢家动物群相当于NMU2,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索索泉动物群和甘肃兰州盆地的张家坪动物群分别相当于NMU1和NMU3。  相似文献   
119.
南海北部氧同位素3期时上部海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北部海水物理化学性质不但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还受到珠江陆源输入的影响。文章根据对南海北部ODP 1144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和氧同位素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MIS 3期的表层海水温度在H2~H6事件时明显降低,并在H4~H5(45.66~38.77kaB.P.) 期间,表层海水冬季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35~29kaB.P. ,浮游有孔虫暖水种含量减少,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值增重,同时高生产力属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的含量增加,说明冬季风在该阶段强化。此外,52~46kaB.P.期间,N.dutertrei含量增加,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较低,表层海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此时南海北部的高生产力可能与珠江陆源输入的增加有关,指示东亚夏季风的加强。  相似文献   
120.
INTRODUCTIONStudy on active tectonics shows that large earthquake in seismogenic tectonics will recur in situperiodically.These large earthquakes that recur periodically are called“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Wallace , et al ., 1984 ; Nishenko, 1987) . However , several sub-strong earthquakes and manymoderate-small earthquakes will occur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temporally adjacent characteristicearthquakes,i .e .in a complete recurrence cycle (Shen Jun,et al .,1995 ,1999 ,200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