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1662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西藏羌南坳陷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建清  杨平  陈文斌  陈文西  付修根 《地质通报》2007,26(12):1692-1696
首次在羌南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硅化木化石,对硅化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地层定为中侏罗统夏里组,硅化木初步定为南洋杉。同时,孢粉组合的特征反映出该区中侏罗世具干旱古气候特点。结合前人晚三叠世硅化木的发现,对羌塘盆地的性质及演化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3.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卫星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对2004年春季两次持续性增温过程及降水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增温过程的降水强度、范围和落区等差异显著。前者造成了陕西历史上最早的暴雨过程,并有冰雹相伴;后者则为一般性降水。在春季降水过程中,当南海和菲律宾附近有热带低压云系存在时,对陕西的强降水有增幅作用;来自孟加拉湾700 hPa的偏西南急流和来自南海850 hPa的偏东南急流直伸到陕西的位置决定强降水的落区。700 hPa正涡度中心与垂直运动的上升区配合很好,涡度随着暴雨的临近明显增大,正涡度的增长,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4.
刘传联 《沉积学报》1998,16(3):109-114
湖相碳酸盐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能提供重要的环境信息。山东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沙一段和沙四段。对47个碳酸盐岩样品碳、氧同位素组分的分析表明:沙一段、沙四中和沙四上亚段下部沉积时期东营湖均是程度不同的封闭型湖泊。古盐度和蒸发/降雨:沙四中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下部沉积时期>沙一段沉积时期>沙四上亚段上部沉积时期;古湖水面:沙四上亚段上部沉积时期>沙一段沉积时期>沙四中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下部沉积时期;古生产力:沙一段沉积时期>沙四上亚段上部沉积时期>沙四中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下部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125.
库车坳陷地质结构及油气带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油气地震勘探成果和露头的岩性资料 ,对库车坳陷地震层序进行划分 ,初步认为第三系膏盐层和三叠 -侏罗系煤层及泥岩是分布比较稳定的区域性软弱层 ,构成了区域内的主要滑脱面。将库车坳陷划分 6个构造带 ,对库车坳陷的构造样式进行归纳总结 ,并结合典型实例 ,采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对重要剖面进行地质平衡解译 ,使库车坳陷地质结构更加清晰。结合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划分出若干油气聚集带 ,对各油气聚集带进行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126.
灰色系统理论在二连洪浩尔舒特凹陷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测井资料,依据测井地质评价油气储层的分析准则,提出灰色理论精细评价油气储层的处理方法和解释系统。通过二连洪浩尔舒特凹陷储层的精细评价和综合解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文中介绍了这一分析方法处理过程及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7.
巴州坳陷下白垩统—中侏罗统的粘土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岩石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资料,本文研究了巴州坳陷下白垩统—中侏罗统粘土矿物特征,发现粘土矿物分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绿泥石三种类型。粘土矿物的类型和含量随深度而变化,形成了伊/蒙混层带、混层迅速转化带和伊利石带。粘土矿物的转化和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是沉积地层非常重要的成岩变化。  相似文献   
128.
渭河断陷赋存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本文叙述了该区地热分布特征,阐明了区内地质构造、深部地质条件对地下热水赋存和水温、水量变化的控制作用,兼论了西安城郊区及地热赋存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指导当前和今后这一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9.
The role of barotropic proc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onsoon depression, formed on 5 July 1979 during MONEX observational period,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it as a quasi-geostrophic divergent barotropic instability problem of zonal flow of 3 July 1979 at 700 mb level.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obtained by initial value approach. The preferred wave has a wavelength of 2750 km, an e-folding time of 4.3 days, a period of 6.5 days and an eastward phase speed of 4.9 ms–1. Structure of preferred wave is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horizontal structure of the depression at 700 mb. Poleward momentum transports are found to predominate over equatorward transports.Parts of this paper were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Early Results of MONEX-1979. 9–12 March 1981, in New Delhi, India.  相似文献   
130.
A heat flow isoline map is presented. Low and relatively constant heat flow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old shield areas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25–40 mW/m2). Increased heat flow (>50 mW/m2) has been found in the Dniepr-Donetz depression. The area south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variable heat flow (55–100 mW/m2). Some geophys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