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9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447篇
地质学   51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4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近年来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不断发展,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真正射影像(TDOM)在成图精度、制作流程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间。本文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和专业摄影相机采集影像,布设地面控制点,提出了利用运动恢复结构(SfM)和多视立体视觉(MVS)工作流来生成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的方法;对遮蔽倾斜部分进行阴影检测、DSM修编和多视影像纹理补偿生成TDOM;最后用TDOM上随机分布的检查点进行精度检查,水平精度为3.3 cm,垂直精度为7.5 cm;消除了DOM中倾斜和阴影部分,使建筑物保持垂直视角,生成的满足1:500比例尺高精度并消除倾斜阴影的TDOM可用于农村宅基地确权、国土规划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2.
传统地质图以二维地质图为主,然而在环境、地灾、水文等各类专题图件上,带有实际地形起伏的假三维叠加图件,其辨识度更高、可读性更强。视立体图是一种基于DEM的具有显著正立体视觉效果的二维地质图,地形变化直观,地质信息空间特征清晰易读。文章对视立体图这一图面表达方式的精准配准及合成原理上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基于DEM的多种地质图件视觉表达方法,并结合MapGIS、ArcGIS和Envi等GIS软件对视立体图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视觉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3.
区域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研究是一项总结区域地下水水质特征、评估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分析其驱动机制、研判其演化趋势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地下水污染防控以及水质改善的重要依据。受水文地质领域一些传统概念、观念以及技术方法的限制,在水质综合评价、污染评价、天然劣质水与污染的区分、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认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不断受到质疑,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应用和决策带来困惑。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区域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回顾总结了在水质综合评价、背景值、污染评价、劣质水和劣变水评估以及人类活动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1)“指标分类评价-组合表达”的水质及污染综合评价思路,可为解决现阶段水质及污染综合评估容易造成歧义和误导的问题提供新的方向;(2)视背景值的建立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概念背景值无法获取的问题,还能有效进行污染判定、劣质水和劣变水评估以及人类活动识别,是一项亟待全面开展的基础性工作;(3)劣质水和劣变水概念及评价思路的提出,对区分天然劣质水和污染水具有借鉴意义,在科学回答这两类水对我国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帮助决策者理解水质不安全成因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方法学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4)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识别和量化,进一步推动了对输入型污染、诱导型水质恶化以及水化学场变化所引起的各种水质问题的认识,进而对判断水质演化趋势、污染防控、分类解决水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71-74
绿春杨家寨矿区位于云南省哀牢山成矿带南段,通过磁法、电法测量工作在该区圈定1个高视幅频率异常带,位于磁性梯度带上,与已知矿体吻合。结合区调资料、化探异常分布特征判定了矿体的产出部位和倾向特征,通过磁测工作划分了地质体,并推测F3断裂为区内主断裂,为矿液的运营提供了通道。为下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5.
视剖面图温压计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佳林  翟明国  张红  贾晓亮 《岩石学报》2015,31(6):1711-1721
视剖面图温压计是目前定量估算变质温度和压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为热力学平衡原理与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内恰的热力学数据库和相应的成分-活度模型对特定成分体系进行视剖面图计算,可以正演模拟给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矿物组合、矿物丰度及其成分,与实测岩石对比,可以准确获取岩石的形成温度和压力。在应用视剖面图温压计时,应选择受全岩成分影响小、且受退变质作用影响微弱的矿物成分;对于有成分变化的体系,应结合多种方法恢复有效全岩成分。文中通过视剖面图对KFMASH(K2O-Fe O-Mg O-Al2O3-Si O2-H2O)体系下不同矿物组合内多硅白云母硅含量及其等值线斜率的研究,认为多硅白云母硅含量及其等值线斜率主要由不同矿物组合内多硅白云母参与的契尔马克替换及纯转换端元反应中的主导反应决定,进一步深化了对变质过程中控制矿物成分变化的内部缓冲反应机制的理解,从而也可为选择和应用矿物温压计提供指导。因此,视剖面图方法是目前研究变质岩石形成条件及变质作用精细过程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对车村—鲁山大断裂与河南鲁山五大温泉关系的探讨,并应用激电测深法勘探、RGIS软件反演解释技术,查明下汤温泉东西两侧1 500 m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认为下汤温泉即受控于近东西向车村—鲁山断裂(F1),也受控于北东向F4断裂。前者为一级控热导热构造,是深部热源向上对流的主要通道;后者为二级控热导热构造。在地形和水头压差的驱动下,地下水沿着断裂带自西向东缓慢的运移,期间受地壳内部热源传导,在排泄区受到北东向F4断裂的控制,向地表运移,出露成泉。  相似文献   
157.
介绍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瞬变电磁地空系统全域视电阻率定义方法。利用磁场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的时间域响应定义地空系统全域视电阻率,实现全空间、全时域视电阻率定义。通过深入分析均匀半空间中地空系统的电磁场表达式,发现地空系统的时间域磁场响应可以用与地面类似的多项式表示,利用视电阻率平移算法,实现全域视电阻率定义。理论模型计算表明,该算法无需迭代,速度快且精度高。最后,对比分析了磁场强度法与感应电动势法定义视电阻率对于异常体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58.
联合剖面法在地下热水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剖面法是勘查地下热水中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此法并结合区域地质和构造特征,了解地热田地质结构、热储、盖层、热储类型等。根据联合剖面装置获得的低阻正交点,推断出断裂构造的位置,为确定井位及温泉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9.
针对多视影像由于遮挡导致的匹配不确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特征点和物方地面元相结合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方法。该方法利用规则格网划分的空间平面作为基础,通过特征点匹配获取同名像点和高程赋值的格网平面,为后续匹配提供初始的DSM。在此基础上,利用铅垂线轨迹法对平面上规则分布的平面元进行匹配,加密特征点匹配结果。通过对某区域UCX影像的匹配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高效、准确地得到匹配结果,特别对较大影像计算快速,适用于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使用北京市丰台区50年的年日照时数和视障碍现象资料,采用气候突变检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北京丰台区的日照时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趋势递减率为-146.1h/10a、有些年份年日照时数达到了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气候异常的标准。而相同时段丰台区的视障碍现象有显著增加,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6。分析年日照时数减少的真正原因是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将年日照时数的变化与城市化相关联,这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述及,本文可为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