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4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测绘学   680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905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1020篇
自然地理   12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王国牛 《测绘科学》2015,40(4):67-70,154
针对二维管线信息系统对于城市综合管网的展示缺乏直观化和综合化的问题,该文在构建三维管网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城市三维管网实时建模方法。无需事先建模,通过整合多种GIS和非GIS的管网数据,并结合三维管网数据库中的三维管网符号模型库和可视化参数配置,实现高效三维管网的实时建模和可视化。以重庆市某区域为例,生成的三维管网具有顾及LOD级别、效率高、仿真性好、保持GIS数据特性、支持动态更新等特点,结合三维城市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维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分形的北京城市空间拓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枢纽,开展北京的城市形态结构分析,并且运用分形思想规划城市对北京人居环境的改良和人地关系的协凋都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该文基于城市分形理论中的面积-半径法和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估算了北京不同时期和2011年不同方位的城市形态半径维数以确定北京城市空间范围,并分析了北京城市空间拓展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1978、1990、2000和2011年城市半径分别为7.5、10.5、14.5、16.0km,各时期城市形态半径维数均高达1.95以上,反映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对杂乱以及人-地关系的不协调,2000年以后则有所改善。2011年北京城市西北方位半径维数高达2.0以上,显示该方位城市空间拓展的不可持续性,而西南、东南、东北方位的半径维数在1.91~1.98之间,显示这三个方位城市建设用地密度总体呈减少趋势,但需要不断降低半径维数以保证城市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3.
安芳  翟亮  桑会勇  张英  周阳  袁捷 《测绘科学》2015,40(7):58-63
针对对PM2.5和与其相关的测绘成果进行的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相对不足的问题,该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研究对象,在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石家庄市PM2.5浓度与扬尘地表、工业企业分布、地表覆盖以及道路等地理国情数据进行回归建模,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判定系数R2得到最优建模方法及PM2.5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该实验中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能获得较好的拟合效果,由模型可以看出扬尘地表、未利用地、人造覆盖面积与PM2.5呈正相关,是影响PM2.5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对于认识空气中PM2.5的来源与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在搜集、分析2020年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对枣庄市已知地质灾害点和新增地质灾害点进行核查、调查,最终保留地质灾害点80处.其中崩塌、滑坡和岩溶塌陷为小型规模,采空塌陷以大、中型规模为主.对地质灾害核查数据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分析枣庄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对各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分区评价,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  相似文献   
995.
安全快速的避震疏散通道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城市抗灾韧性水平的基础保障,灾时充分发挥避震疏散通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将减轻城市人员伤亡。选取山地小城市昆明东川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分析避震疏散通道影响因素,对灾后避震疏散通道的通行能力进行评估,基于ArcGIS建立人口集聚点与避震疏散场所(OD)的归属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多条避震疏散通道选择研究,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东川城区震后不满足疏散要求的通道主要为城市周边的乡村内部道路及部分老城区道路;避震疏散场所存在服务盲区,新城部分小区缺乏疏散通道与避震疏散场所相连接;部分选择的路径虽满足灾时避震疏散要求,但耗时较长,灾时应优先考虑OD之间的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背景,针对日益增长的数据融合、实时共享、深度处理和个性化的需求,对数字城市中测绘服务特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符合云计算模型的开放式计算环境、多路径数据更新、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全尺度城市编码、自适应空间数据处理和动态在线制图等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开放式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深圳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997.
论述了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综合与传统地形图综合的区别。在EPS地理信息工作站,实现了从1∶500到1∶2 000地形图人工干预的自动综合并进行数据入库。  相似文献   
998.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如何对数据库中城市大比例尺地理数据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促进数字城市资源共享,健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某些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为例,介绍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基于GIS的安庆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特征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火灾、爆炸、公共卫生事故、工程事故等人为灾害性事件频发,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也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将越来越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市规划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以安庆城区为例,根据城市人口分布状况以及城市总体的空间布局,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的特征及其与城市的适应程度。采用GIS的空间查询、网络分析、最佳路径分析等功能,检验该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合理性。针对城市规划中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上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方案优化。研究结果将给安庆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陈涛  巫勇 《东北测绘》2012,(1):59-62
宁波是个人口众多、突发事故频发的沿海城市,宁波市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应急指挥、人员疏散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在GI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及技术路线,阐述其实现的基本原理,并提出构建宁波市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系统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