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0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467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433篇
地球物理   1269篇
地质学   805篇
海洋学   493篇
天文学   131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Using surface charts at 0330GMT, the movement of the monsoon trough during the months June to September 1990 at two fixed longitudes, namely 79°E and 85°E, is studie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rough position shows that the median, mean and mode occur at progressively more northern latitudes, especially at 85°E, with a pronounced mode that is close to the northern-most limit reached by the trough. A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fluctuating lat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trough is carried out using FFT and the 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Both methods show significant peaks around 7.5 and 2.6 days, and a less significant one around 40–50 days. The two peaks at the shorter period are more prominent at the eastern longitude. MEM shows an additional peak around 15 days. A study of the weather system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season shows them to have a duration around 3 days and an interval between systems of around 9 days, suggesting a possible correlation with the dominant short periods observed in the spectrum of trough position.  相似文献   
92.
Multifractal modeling and spatial statistic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n general, the multifractal model provide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easurements on spatial objects than a fractal model. It also results in mathematical equations for the covariance function and semivariogram in spatial statistics which are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the second-order mass exponent. However, these equations can be approximated by power-law relations which are comparable directly to equations based on fractal modeling. The multifractal approach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underly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De Wijs 's example of zinc values from a sphalerite-bearing quartz vein near Pulacayo, Bolivia. It is shown that these data are multifractal instead of fractal, and that the second-order mass exponent (=0.979±0.011 for the example) can be used in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93.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近岸海底沙波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岸海底大型沙波是一种研究较为薄弱的地貌单元,但它的迁移对港口、航道和海底电缆及钻井平台、输油管道等海洋工程设施建设造成的危害极大。在综述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概要地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一种较为简便、省力和有效的沙波迁移速率和沙波稳定性定量评价和预测方法,旨在提高航道通航能力和海洋工程建设的灾害防治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4.
王海平  张宗贵 《矿床地质》1997,16(3):214-224
根据矿田内岩矿地质波谱与TM图象亮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论述了多宝山铜矿田内矿床的地面波谱特征,地空相关模型及TM数据的地空相关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在铜矿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5.
96.
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黄土易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多年来在黄土地区进行了考察和勘探并采集了各类黄土样品,在室内外进行了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关于黄土特性的资料.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探讨了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黄土易损性的关系及其区域分布规律,从而研究它与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和震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地震丛集的分形新方法—物理分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如山  陈凌 《中国地震》1997,13(2):106-113
地震时间丛集的传统分形分析方法把地震事件看作是时间轴上无质量的数学点。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主要反映了大量小地震的活动特征。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物理分形分析的筛子方法,采用一系列震级筛子来研究不同震级地震的分布特征。对华北和南加洲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地震目录中不同震级范围的子集合具有近似相等的分维数,华北D=0.3,南加洲D=0.4。  相似文献   
98.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总被引:86,自引:3,他引:86  
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MA273/274和ATC-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ABS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Pushover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液化土层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改进的有效应力方法研究土层液化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分析中考虑了砂层的厚度、埋深和输入地震波的幅值和波型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层液化使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至少延长0.1秒以上,使原Ⅱ类场地变为Ⅲ类场地,高烈度时易变成Ⅳ类场地,反应谱中周期0.8秒-1.0秒是液化砂层加震或减震的一个分界点,液化对反应谱短周期分量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而对长周期分量有非常显著的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