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8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1539篇
地质学   1531篇
海洋学   448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本文通过改变云峰井孔径试验,探讨了提高地下水观测井映震能力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2.
含油岩石弹性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准噶尔盆地东部油区58口井共2257块油气储层岩芯标本,在常温常压和模拟地下温度压力下对V_P/V_S及衰减系数进行了精确测量,结合密度、孔隙度及岩石学研究获得个同岩性地层含油、水、气不同流体的V_P/V_S比、泊松比及不同深度的速度校正曲线;用回归分析获得V_P-V_S,密度-速度,密度-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式;用数学统计获得稠油地区岩芯砂岩的速度特征值;用AVO技术进行模型计算和实例验证.为油气碳氢检测,测井速度标定,声阻抗及演,模型正演等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3.
Calcul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ratio F685/F735 in brown algae (Laminaria japonica, Underia pinnatifida and Padina crassa) excited by blue and green light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ratios were higher when the algae were excited by blue light (440 nm), but reduced obviously under green light (540 nm) excitation. The values also reduced under dehydration but could recover during rehydration if the stress was not serious. The vari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ratio under dehydration was mainly because changes in fluorescence emission at 735 nm were always sharper than those at 685 nm. The ratio was sensitive to stress and has potential as a stress indicator in phycological research. Measurement of the fluorescence excitation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only peak at 540 hm changed apparently during dehydration. It meant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Chl a /Fucoxanthin protein complex for energy transfer was easily inhibited by water stress. However, no variation of the ratio was foun  相似文献   
144.
(毛桐恩,姚家榴)Therelationshipbetweencrust-mantlestructuralratioandseismicactivity¥Tong-EnMAOandJia-LiuYAO(InstituteofGeophysics,St...  相似文献   
145.
金沙江地震带强震动及其与现今弱震活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括川滇菱块及马边-大关,宣威-弥勒地区在内的金沙江地震带记载(录)了川滇两省发生的绝大部分中、强以上地震,为我国西南一主要地震区。本文重点研究了该范围内强震的重复性及现今弱震密集区的强震危险性问题。金沙江地震带强震具有很高的原地重复性,7级以上强震原地重复率达65.4%,平均复发时间157年;6级地震原地重复率达41.8%,平均复发时间为27.2年。川滇地区现今弱震活动密集区在活动期内本身发生6级以上强震的可能性很小。四川地区大多数情况下强震发生在距密集区40-50千米处,云南情况较复杂。但在作今后较长时间危险性分析预测时,现今弱震密集区本身仍有发生6级地震的危险,虽然发生7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对强震前震源系统的调制比r_m和调制比异常面积Sr_m随时间变化的起伏加剧现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到下列研究结果:(1)强震前近源区以及中强震前近源区大多出现调制比r_m的起伏加剧,并大多在起伏频次达三次时有大震或中强震发生。(2)大多数中、强地震前r_m异常面积Sr_m围绕震源区呈现由小至大、由大至小的过程,因此引入最小异常面积Sr_(min)和最大异常面积Sr_(max)之比γ作为中、短期预报指标,根据统计得到异常指标[γ]如下式某些震例在震前出现异常面积Sr_m起伏的加剧过程,初步认为是震源区周围调整单元调整能力较差导致的结果。(3)r_m、Sr_m起伏加剧开始时间与震级有关,震级愈大,起伏加剧出现愈早。根据半年步长逐月滑动得到的r_m-T图,起伏加剧开始至发震的时间与震级M的统计,得到如下关系(T以月计)M=4.29+0.11T(4)强震前场区异常一般呈现随机异常型、波动型和衰减型三种。若场区某统计区出现r_m的三次起伏加剧时,说明该统计区未来有强震发生。(5)由自治系统和非自治系统原理初步解释了震前震源区周围调整区调制比r_m及调制比异常面积Sr_m起伏现象的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47.
苏鲁交界及南黄海地区地震波速比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焕鹏 《地震》1994,(2):36-44
本文主要应用多台波速比和单台波速比的方法,计算了苏鲁交界及南黄海(北纬35°35′至36°00′,东经117°00′至121°00′)范围内,1984到1991年7月发生在该区域的163次ML≥1.7地震的波速比值,并对波速比结果进行t检验和模糊数学分析识别。分析结果发现,1985年1月至11月出现了不连续的波速比低值异常时段,模糊数学识别的异常从属函数在这段时间也呈现高值。异常恢复后,1987年  相似文献   
148.
山西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春云  王赵丽 《地震》1994,(2):54-63
本文分析了大同-阳高6.1级(1989),5.8级(1991),忻州5.、1级(1991),侯马5.1级(1989)以及太原,运城1989-1991年几个4.0级左右地震前后的202次小震资料。结果表明:这些主震前都存在明显的地震波速异常变化,纵横波速比Vp/Vs表面为下降-回升的异常形态,负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大小相关;主震在岁异常结束后发生,滞后时间随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增大而延长。同时,主震前还存  相似文献   
149.
张东平 《地震》1994,(3):85-90
本文提出比值R分析计算方法,用其求解时间序列数据矩平差和标准差结构的分形,目的的于判定地震预报指标,作为实例,宁夏区和同心区的地震频度,最大震级,以及同心地办水氡观测数据的比值R随时间的分形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证明本方法能为我国提供可信的震情信息。  相似文献   
150.
InteractionamongfracturesandstressfieldcomputationoffracturesystemsZhi-LiZHANG(张之立)(InstituteofGeophysics,StateSeismological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