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5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2742篇
地质学   1306篇
海洋学   32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132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在分析浅水三角洲形成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供源体系、湖水深度及三角洲前缘倾斜坡度将湖盆三角洲分为9种成因结构类型;②建立了毯式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指出末端分流河道及末端决口扇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微相类型;③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大面积分布的形成条件,指出敞流湖盆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④湖盆中心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流及密度底流砂体等牵引流成因砂体,也发育洪水浊积扇及滑塌浊积扇等重力流成因砂体;⑤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三级层序界面对岩性(成岩)圈闭的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三角洲平原带层序界面上覆叠置砂体富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大。本文研究成果希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Lake Sapanca in NW Turkey is a fault originated freshwater basin fed by seasonally variable flows of 15 streams. Considerations of lake–river interaction, supported by statistical measures of 47 bottom samples, suggest that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within the lake is controlled by two types of human constructed structures in addition to natural factors: (1) the dykes constructed in the front of streams, which feed the lake by strong flows, to prevent the filling of lakebed by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2) the constructed regulator on the outflowing Çarksuyu stream results in a higher sedimentation rate of clay-sized material on the NE corner of the lake, which is extraordinary in the shelf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轮虫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1986年,对洞庭湖水体进行了8次轮虫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两年观察到轮虫108种,其中终年出现的种类有10种。轮虫总数O—512.8ind./L,全湖平均75.1ind./L。本文从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对轮虫种类、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型开放湖泊轮虫分布与若干生态因子的关系。认为泥沙含量、流速、营养盐多寡以及入湖水体轮虫种群状况是影响洞庭湖轮虫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植物生态学分析方法,通过对艾比湖ZKooB孔中孢粉组合及植被生态的定量分析,阐述了北疆内陆干旱区冰消期以来的气候演化状况。孢粉组合特征及其植被生态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受大气降水以及大气和土壤中相对湿度波动变化的影响,艾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在最近15000a中至少经历了10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变化,并且与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基本符合,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晚更新世以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是在全球变  相似文献   
15.
太湖表面定振波的数值计算和最大熵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勇  濮培民 《海洋与湖沼》1996,27(2):157-162
利用水动力学方程对太湖表面的定振波进行计算,算得定振波周期约为452min,另外,利用1992年8月29-31日在太湖西山观测到的水位资料,采用最大熵谱法,分析太湖表面的定振波,得周期值约为450min。计算和分析的周期值基本吻合,取熵谱分析结果得太湖表面的单节点定振波周期值为450min。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的地球化学演化与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90年用铀系年代学及古地磁对昆特依盐湖沉积物进行年代测定,探讨该湖区地球化学演化与古气候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最老的盐层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大于730ka),大量的盐类沉积则始于300ka左右;盐湖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主要受古盐度、矿物、类质同象和吸附控制;沉积物水溶F/Cl比值与古盐度成反比关系;该湖2000ka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盐层形成于干冷、偏酸性的氧化环境,泥岩层形成于湿暖、偏碱性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青海湖QH85-14C孔取得的具有~(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原始孢粉资料,进行数值分析(有序聚类、主成份分析、滑动平均和回归分析)。从而对青海湖区1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洪泽湖风生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流是湖泊中污染物质扩散,悬浮物沉降及输移等的主要水动力学要素,造成湖水运动的成因机制很复杂,其中风生流是重要形式,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二维闭边界数值模拟,对不同风情下的洪泽湖湖流流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其入流较小,沿岩各闸关闭的枯季情况下的风生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有风浪太湖水体的光照传输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启铭  杨平 《海洋与湖沼》1993,24(3):286-293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近似解方法和光照传输的累加原理,建立了包括水面风浪效应、水中悬浮粒多次散射和底泥反射的垂直分层水体的光照传输数值模式。利用该模式和太湖悬浮粒实测资料,计算和讨论了太湖水体中光照随水深的变化以及悬浮粒浓度、风浪和太阳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粒的多次散射所形成的漫射光是湖水中光照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水体的下层,漫射光甚至是光照的主要构成部分。风浪对水中光照的影响则主要在天顶角大于70°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此时风浪水体对太阳直接辐射和全辐射的反射率比平静水面都有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对不同季节千岛湖蚤状潘的垂直分布情况以及昼夜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蚤状潘在千岛湖分布广泛,春季和夏季蚤状潘主要分布在15-25m水层,而在秋冬季分布相对均匀,从表层到60m水深都有分布;比较了蚤状漫在不同季节的迁移现象,春季和秋季蚤状潘为夜间迁移模式,而在夏季和冬季虽然都存在迁移现象,但不同于常见的三种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