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236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佳木斯地块南缘穆棱地区常兴村-新兴村剖面的研究,认为这里是“麻山群”和“黑龙江群”的结合部位.具有古大陆边缘的性质。穆棱地区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为包括洋壳残片在内的增生-碰撞杂岩。对“麻山群”混合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块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并遭受到约500Ma变质作用的影响。侵入“麻山群”杂岩的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SHRIMP锆石U—Pb分析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86Ma+3Ma,略晚于前人确定的“麻山群”杂岩约500Ma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为同碰撞或碰撞后花岗岩。这些资料进一步证明,该地区可能经历了晚泛非-早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赣中周潭群变质沉积岩及其石榴子石等造岩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造岩矿物只携载了岩石中少部分稀土元素,而大部分稀土元素赋存在副矿物的晶格中;变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石榴子石变斑晶与岩石间达到了分配平衡,石榴子石/岩石间的稀土元素分配明显受体系化学组成所制约;变质岩脉及其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显示清楚的四重效应,其Zr-Hf,U-Th和Y-Ho等元素对也与变质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它们可作为周潭群在变质过程中流体作用存在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构造演化和盆地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和周边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盆地的基底岩性特征、结构特征。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除元古界片麻岩外,还分布有一定范围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基底构造特征是纵向上多层次,横向上不均一,南北有别,东西分带。构造演化上经历了张、合、压、扭等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4.
Scientific sea-floor dredging is currently used in marine geology primarily by the hard-rock community interested in the recovery of basement rock samples from the unsedimented deep ocean floor. The technique has generally been eclipsed by ocean drilling for recovery of sedimentary rocks, because of perceived uncertainties in the location of sampling and in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recovered material. This contribution reviews dredging equipment currently in use by marine geological institutions and refers to pinger attachments that allow precise information on the behaviour of the dredge to be telemetered back to the ship. We argue that improvements in ship navigation and transponder navigation at the seafloor,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urface and/or deeply towed sidescan and swathemapping surveys, now allow for considerably less uncertainty on the location of dredge sampling. Refined sorting criteria for dredge hauls are now also available. Recent comparisons of regional sample recovery by ocean drilling and by dredge sampling indicate that the dredge hauls can usefully supplement the drilling dat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histories of seafloor areas.  相似文献   
15.
东海陆架外缘隆起带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及钻探资料,结合周边区域地质资料,论证东海外缘隆起带前中中新世基底岩系组成及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赵明统  王华  付冬梅 《云南地质》2008,27(2):149-155
大岭子金矿V1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变质岩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以氧化矿石为主。提出选矿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伏于济宁滋阳山一带千米盖层之下的古元古代济宁岩群是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含铁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千枚岩、板岩、磁铁石英岩等,其原岩为海相含灰质泥岩、砂岩类中酸性火山岩、硅铁岩等,该套岩系最大控制厚度达580m。其中赋存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呈层状、似层状埋深在1612.89~1796.54m之间,共有5层铁矿,总厚度85.53m。估算预测的铁矿资源量(334)9.76亿t,mFe平均品位22.37%;低品位矿体预测的资源量(334)2.64亿t,mFe平均品位16.99%。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是中国东部中朝大陆板块与扬子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具有薄皮构造的性质。组成两个碰撞大陆之间的滑脱(冲断剪切)带的岩石就是碰撞混杂岩组合。大别山由于剥露较深,仰冲壳楔完全被剥蚀,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出露,识别出碰撞混杂岩组合是对大别山进行几何分析的必要步骤。大别山碰撞混杂岩组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条带状片麻岩-超镁铁岩组合,南部为云母斜长片麻岩-榴辉岩组合,这两个组合的大部分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宏观的"碎斑结构"和混杂作用。罗田穹隆是造山过程中早期形成的双冲式背斜,最后在造山晚期因东西向缩短的叠加而形成穹隆。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area is the South Tatarstan Arch located in the Volgo-Ural Region, which is an enigmatic crustal segment occupying one third of the East European Platform. Monitor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luid discharge processes are still active and time-depend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review of the geological, geophysical, hydrochem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atarstan.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the stratigraphic and compositional schemes within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the drilling of deep wells, the geodynamic activity of the fractured zones of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and the presence of fluids therein. Furthermore, th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asement wate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南段前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从下至上分为楼子坝群、丁屋岭组、南岩组和黄连组。过去因缺乏可靠的微古植物化石证据和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对其时代归属分歧颇大。为此,作者对该区的前寒武系进行了系统的微古植物取样、分析,参考最近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资料,认为:楼子坝群为前震旦系,大致相当于蓟县系与青白口系;丁屋岭组为下震旦统;南岩组和黄连组为上震旦统;江西东南部的"下寒武统炭质板岩"应归入老虎塘组,属上震旦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