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1篇
  免费   797篇
  国内免费   992篇
测绘学   367篇
大气科学   716篇
地球物理   764篇
地质学   2607篇
海洋学   580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62篇
自然地理   99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成矿带位于北秦岭北部晚元古代-早古生代裂谷带南缘的变质火山岩区,受油房-皇台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及燕山-印支期的侵入岩体及次火山岩脉的联合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与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成矿带内地表已发现多条铜-铅-锌矿(化蚀变)体,找矿潜力较大,只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有望找到与白银厂铜-铅-锌矿田相类似的大型一超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2.
太白县大河滩铜-金-多金属矿点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河滩铜-金-多金属矿点处于两大板块碰撞对接带,其间有庞家河一马鞍桥近EW向铁-金矿带和斜峪关一二郎坝NE向铁-贵金属矿带通过,具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可与江西“银山式”大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赋矿特征、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类比,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153.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4,31(2):43-47
针对目前地热井施工技术现状及地热井使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就今后发展方向和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4.
Progres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 of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eser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Because the rapid expansion of desertification has resulted in seriou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economic loss, locally unsteadiness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ocial upheaval, it has become a hot-spot issue of worldwide concern. During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as the catastrophic drought in the west Africa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ification, the desertificati…  相似文献   
155.
沙尘天气等对西安市空气污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通过对西安市1981—2000年TSP、SO2和NOx年平均浓度资料,1998—2000年周报和日报环境监测资料以及相应的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市空气污染的时间变化特点以及沙尘天气等几种气象条件对其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颗粒污染物(TSP和PM10)是西安市的首要污染物,其次是SO2。1981—2000年期间,TSP年平均浓度降低了75%,SO2年平均浓度降低了77%,NOx年平均浓度总体上变化不大;这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浓度的年变化都呈单周期型,冬季1月份最高,夏季最低(TSP是7月份最低,SO2和NOx是8月份最低)。(2)2001年春季3~4月份沙尘天气的频繁发生,使西安市空气污染日出现全年的第二个多发期(23d·月-1),这有别于正常年份仅在冬季1月份出现一个浓度峰值的特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会使西安市PM10浓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高3倍左右,造成严重的颗粒物污染。(3)西安市冬半年出现轻度污染以上级别的几率明显大于夏半年。影响西安市的地面天气系统可归纳为12类,当受不同天气系统控制时,其污染状况会有较大差异。(4)西安市一年四季都有逆温存在,100m平均逆温强度为0.90℃;全年以低层逆温出现日数最多,但冬季贴地逆温出现日数最多,厚度最厚,强度最大,是造成西安市冬季空气污染严重的最重要气象因素之一。(5)西安  相似文献   
156.
宁夏中北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沙尘暴的形成条件入手,对宁夏中北部地区近30a来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三前,大气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不稳定性主要发生在700hPa以下,最为突出的是850hPa以下;沙尘暴发生过程中不稳定性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157.
李黎 《现代测绘》2004,27(2):43-44
本文论述了利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对武汉地铁和长江隧道沿线进行地下管线现状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所完成的分析和成果资料满足了武汉及长江隧道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8.
This paper presents group research as a potentially powerful research tool for cultural geographers interested in the ways knowledge is produced at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I argue that groups can create unique research spaces that incorporate 'sociality', the everyday social norms, logics and languages that guide ordinary conversations, into the research agenda. By concentrating on these discursive norms, insights can be obtained into the ways that knowledge is negotiated, produced and constrained in different places.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group research, a case study involving Australian environmentalists is analysed, to show how forests are constructed, contested and naturalised within this particular subculture.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research to critical geographers interested in social empowerment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侯马近14a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侯马出现酸雨的概率较大,强度较强,时间变化特征明显,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0.
对闽东干旱的成因和干旱的环流形势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了夏旱期间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以及不同形势、不同云型下的降水情况。结果表明:闽东干旱的形成与大型环流形势、地理因素、土壤植被等有关,平均而言,沿海干旱明显多于内陆山区;夏季发生干旱的机率最大而且强度级别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致旱的主要天气系统;在夏季,台风型(T)、弱流场型(R)是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优势天气型,Cb、Cu、Sc云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比较适合的作业云。这些结果为夏旱期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