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3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2012年,随着甘肃省找矿3年突破行动顺利实施,地质找矿在项目数量、资金投入、突破矿种、查明资源量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文章就甘肃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年度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振信心,确保地质找矿3年突破行动确定目标和地质勘查"358"战略任务完成,促进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2.
宏源铅锌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于2003年检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铅锌银综合异常时发现,目前规模为中型铅锌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为该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依据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3.
叶杰  李清云 《江苏地质》2013,37(2):321-326
浙江青田县万山萤石矿成矿作用主要由地热水浅循环伴含氟成矿流体,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沿有利的构造空间富集成矿,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矿体矿石、矿物组分比较简单,矿石矿物为萤石,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蛋白石、高岭石、黄铁矿、方解石、绿泥石等.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CaF2和SiO2,矿石中SiO2、CaF2二者总量约占97%~99%.随着CaF2含量的增加,SiO2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4.
徐浩  蔡煜琦  刘佳林 《江苏地质》2013,37(3):419-423
郴州—钦州铀成矿带紧邻桃山—诸广山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带,其成矿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了郴州—钦州地区花岗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区断裂控矿明显,富铀岩体发育,特别是其北部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对航空放射性异常、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等要素的叠置分析,指出了郴州—钦州地区铀资源量扩大的前景,认为骑田岭岩体是本区寻找花岗岩型铀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5.
用扩散电场法估算CHTEM-I系统的探测深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探测深度是一项关键技术参数,在系统研制设计和资料解释中都有重要作用.当目标层与围岩电性差异不大或目标层引起的异常响应不明显时,常规的估算探测深度方法不再适用,为克服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系统探测深度的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电场在均匀半空间模型和层状模型中的扩散过程,记录电场最大幅值在地下的瞬时位置,将系统的探测深度定义为观测到的响应值等于给定的噪声水平时,对应时刻的地下介质中感应电场幅度的最大值对应的深度.论文以我国自主研制的直升机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CHTEM-I为例,根据对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探测深度与模型电导率、飞行高度和噪声水平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总结出一些能够提高系统探测深度的建议.结果表明半空间模型电导率在0.000295~0.0422 S/m范围内,CHTEM-I系统可以在噪声水平与t-0.5成正比条件下达到300 m的探测深度.本文方法的估算结果不受模型层厚薄,或目标层与围岩电性差异小等因素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文中的结论对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设计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用于其它时间域电磁勘探系统探测深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6.
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其在微细浸染型 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阐述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的发展历程、方法依据、不同类型含矿构造的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内容和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方法特点.以云南富宁县那能金矿区为例,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微细浸染型金矿进行了找矿研究.厘定了矿区控矿构造为-右列雁行褶皱带,确定了成矿元素组合为Au、As、Ag、Mo,圈定了两个金异常带,并证实为金矿体所致.  相似文献   
147.
Thirty-nine elements in humus and till matrix were compared at 109 sites overlying Ag–As–Cu–Mo–Pb–Zn mineralized occurrences in northeastern New Brunswick to assess humus for anomaly identification. Humus element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consistently correlative with maximum or minimum concentrations found in the underlying till or bedrock. The humu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than the till for six specific elements: 9 times greater for Mn, 6 times greater for Cd, 5 times greater for Ag and Pb, 3 times greater for Hg, and double the concentration of Zn. Spatial dispersal patterns for these elements were much larger for humus content than that exhibited by the till matrix analysis, but did not delineate a point source. For elements in till,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commonly found directly overlying the underlying mineralized bedrock source or within one km down-glacier of the source.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us geochemical patterns i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s of post-glacial biogenic, down-slope hydrodynamic and solifluction modification of dispers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underlying till, and the greater capacity of humus to adsorb cations and form complexes with some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till matrix. Humus sampling in areas of glaciated terrain is considered to be mostly valuable for reconnaissance exploration as elements can be spatially dispersed over a much larger area than that found in the till or underlying bedrock.  相似文献   
148.
克特贡玛地区银多金属矿位于昆中断裂北侧,夹于那更康切尔与哈日扎两个大型银矿之间,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已发现15条银铅锌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笔者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物化探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对研究区的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含矿带展布总体受NW向断层控制,矿体定位直接受控于北西构造与环形构造(火山口、环状和放射状岩脉)叠合部位、岩体接触带,矿体的形成是构造—岩浆活动的双重作用的结果。目前,初步研究认为区内银多金属矿具有矽卡岩型、浅层低温热液型两种矿床类型。最后,对该区中部及南东部等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探讨,对深部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49.
在研究区开展的1∶5万化探工作统一采用土壤测量,采样粒级-4~+20目,能很好反映采样单元内的地质背景特征,多点组合的采样方法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在取得可靠化探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元素含量与规模(面积大小)两个约束条件,圈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通过开展异常查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开拓了研究区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50.
文山杨柳井铝土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鹰 《云南地质》2009,28(3):291-294
铝土矿产于第四系残坡积层中,属堆积型,分布于大塘组及威宁组形成的溶蚀漏斗及洼地中。讨论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