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张能  李剑波  杨云松  那福超 《岩石学报》2012,28(4):1291-1304
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是金沙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蛇绿岩混杂于上三叠统变质碎屑岩夹变质火山岩中,成份主要为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变质堆晶质辉长岩及其伴生的岛弧型花岗岩系。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主要为低Ti(岛弧-弧后)型、富集型洋中脊(E-MORB)拉斑玄武岩;与之共(伴)生的基性喷出岩、辉绿岩脉属板内洋岛型裂谷型碱性玄武岩及其过渡类型系列。在变质辉长岩获得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为232±11Ma,代表了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的形成年龄,可能为洋壳初始俯冲变质的时间。在蛇绿岩上覆的硅质岩中发现有中三叠世拉丁晚期至晚三叠世卡宁早期的放射虫化石,表明弯岛湖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可能形成于中三叠世多岛洋盆或弧后盆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2.
中国金的地球化学省及其成因的微观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600×104km2和东天山、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86×104km2的金分析数据,在全国圈定了15处金的地球化学省集中区,并发现与金矿成矿带或大型矿集区有关的地球化学省都具有多层套合结构特征。这种具有多层套合特征的地球化学省的形成是由高背景岩石、成矿作用和矿床风化产生的次生分散相互叠加的结果。高背景岩石提供了成矿元素的初始物源,成矿过程使得元素的进一步活化和富集,矿床风化产生元素的点源分散进一步形成叠加异常浓集中心,最后形成了具有多层套合的地球化学异常。通过使用微米和纳米观测手段发现地球化学样品中存在大量微米至纳米级金微粒,这种金微粒具有极强的活动性,能被各种营力作长距离搬运,形成了大规模具有多层套合特征的金地球化学省。  相似文献   
53.
Triangle zones,generally found in foreland fold-and-thrust belts,serve as favorable objects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Taking the Dabashan foreland belt as an example,we studi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iangle zones,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ecollements and the mechanical contrast of lithology by employing the method of physical modeling.Four experimental models were conducted in the wor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nd wedges’ grew episodically,recorded by deformational length,height and slope angle.The height versus shortening rate presented an S-shape curve,and uplifting occurred successivel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oreland belt.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angle zone,layer-parallel shortening took place at the outset;deformation decoupling then occurr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brittle layers,divided by a middle-embedded silicone polymers layer.The upper brittle layers deformed mainly by folding,while the lower sand layers by thrusting. As shortening continued,the geometry of a triangle zone was altered.We consider that the triangle zone in the Dabashan foreland belt was modified from an early one based on available seismic profile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n addition,decollements and mechanical contrast impos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ructural development,which can directly give rise to structural discrepancies.More decollements and obvious mechanical contrast between brittle layers can promote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brittle layers.Basal decollement controls the whole deformation and decreases the slope angle of the wedge,while roof decollement determines whether a triangle zone can be formed.  相似文献   
54.
在系统考察陕、豫、鄂地区和湖北三峡剖面以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测制的南华系-寒武系主要剖面进行了重新划分对比,提出了本区应存在南华系莲沱组,寒武系被划分的上寒武统应恢复原来的组名,不用石瓮子组代表上寒武统蜈蚣丫组和下奥陶统水田河组较为合适。因柞水地区的石瓮子组是指碳硅质板岩之上不含生物化石的镁质碳酸岩。据所采集的生物化石、遗迹化石,寒武系可以清楚的被划分为下、中、上统(含芙蓉统),并对各统之间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为区域地层划分、省内外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新疆吐尔库班套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蛇绿岩作为残留洋壳的良好记录,对于研究古板块构造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发现的吐尔库班套蛇绿混杂岩位于新疆阿尔泰布尔津南部,主要由超镁铁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复理石建造等构成。其中辉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 Pb年龄在363~355 Ma,指示蛇绿岩的形成、洋壳俯冲时代在晚泥盆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蛇绿岩套的镁铁超镁铁岩和玄武岩属低碱、低钛、富镁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较典型的幔源岩石特征,玄武岩形成于类似洋中脊的构造环境。混杂岩带中的片麻状花岗岩属于钠质的低钾岩石系列,形成于火山弧或同碰撞构造环境,亦为洋壳俯冲的结果。吐尔库班套蛇绿岩与科克森套、乔夏哈拉、布尔根蛇绿岩一起构成了沿额尔齐斯分布的蛇绿混杂岩带,构成了分割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斋桑-科克森套-南蒙古缝合带。  相似文献   
56.
清代中期苏皖地区耕地数据网格化处理及精度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格点化区域历史土地利用数据是进行历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模拟的基础。本文基于苏皖地区耕地垦殖倾向,分别采用清代中期苏皖地区省域及县域耕地数据进行网格化降尺度处理,分配至10 km×10 km的网格中,并将两种分配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来定量探讨数据的空间范围大小对格点化数据的精度影响。得到以下结果:①用苏皖省域耕地数据和县域耕地数据模拟的网格化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平均差异率为16.61%。相对差异率较小(-10%~10%)的网格有24.55%,较大(>70%或<-70%)的网格有13.3%,主要存在于洪泽湖流域及苏北北部沿江平原(黄河改道前入海口处)。②苏皖地区清代中期耕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耕地垦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苏南平原地区的太仓市和昆山市北部,苏皖西北部的砀山县、丰县和沛县,垦殖率均在80%以上;而苏北北部旧黄河入海口、洪泽湖流域、太湖流域及安徽南部山区丘陵地区垦殖率较低,多在10%左右。③1735 年耕地主要分布于海拔高度≤100 m,坡度≤2°的地区。到1980s 时,不同坡度下的垦殖率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57.
青海玛沁县友后青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阿尼玛卿缝合带内,在友后清地区发现了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关系密切的钴铜矿化带。本文主要分析了友后青地区钴铜矿化带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华力西-印支期NW-NWW向的深大断裂控制着钴铜成矿作用。高精度磁测显示,区内有一条近NWW走向的磁异常带,异常强度中等偏高,呈串珠状分布。水系沉积物测量表明,以镍钴铬为主的多金属综合异常规模大,元素组合齐全,镍钴铬元素异常套合好。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与高精度磁测异常可以很好的叠合在一起,在空间上与基性-超基性岩关系密切。沿NW-NWW向断裂带,与基性-超基性岩叠合较好的物化探异常区是该地区寻找钴铜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8.
浙闽前寒武纪基底地壳的形成和增长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洪飞  沈渭洲 《地质论评》1996,42(3):232-238
对浙闽地区变质岩Sm-Nd及锆石U-Pb年龄资料研究后认为,浙闽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地壳基底,还可能存在晚太古代古陆核,基底地壳具有幕式增长的特点,经历了2400Ma(早元古代)1800Ma(中元古代)和1400Ma(中元古代)三个主要的地壳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59.
在陕甘川邻接区,作通过对1:50万TM图像的解译,做出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释图,并对线性构造解译图进行了处理,结合区内已知金矿的分布,对成矿远景区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0.
王砚耕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3,20(1):5-10,4
贵州晚二叠世玄武岩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并位于其东区。全属高钛玄武岩。它是地幔柱边部或消亡期局部熔融产物。产物我省玄武岩中的铜矿床(点),与北美大陆同类铜矿有相似之处,可统称为玄武岩铜矿,属于“与陆相镁铁质喷发岩有关的铜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