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九寨-黄龙机场地基软弱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在长期工程现场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初期勘察,详细勘察及高填方地基处理检测资料,对九寨—黄龙机场土方工程中提出的软弱土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认为软弱土的涵义与其他工程实践中所使用的沿海软土和内陆软土均有所不同。它是针对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工程提出来的,是高填方地基中相对较为软弱的土层。为保证高填方地基稳定和控制地基沉降量,必须对其采取特殊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2.
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九寨黄龙机场104m高填方地基为例,阐述了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系统研究方法和步骤。认为高填方地基工程研究、设计与施工必须紧密结合,研究工作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开展高填方地基基础地质条件研究和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第二,结合工程情况进行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试验研究并提出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第三,进行软弱地基处理试验和填料碾压夯实试验;第四,结合工程实践进行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原位监测,并结合监测研究成果对前期试验研究进行反馈分析;第五,综合各阶段研究成果,对高填方地基将来的变形与稳定进行预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场道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了解平流海雾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特点和机制,利用风廓线雷达、自动观测、探空、数值产品以及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分析了2014年2月17—18日珠海三灶机场一次平流海雾过程的边界层温湿风三维演变特征及天气学成因。结果表明:边界层内暖湿平流输入、浅层辐合抬升、湍流加强、多层逆温结构以及夜间地面的辐射冷却有利于近地层饱和湿空气的凝结和逆温层的维持,是雾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暖湿平流持续及湍流减弱或停歇是雾维持的原因;近地层偏北风干冷平流入侵并出现下沉气流及日间地面辐射增温使逆温层被破坏是雾消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昆明新机场地处岩溶发育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沉降问题突出.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分析机场T1区地基沉降问题.结合实际地质模型建立该区跑道计算模型,分析该区跑道填方地基的沉降规律.实际监测数据表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的施工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邓杰文  彭大雷  刘宏 《岩土工程技术》2012,(5):259-262,F0003
溶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溶洞埋深、溶洞直径(跨度)、水平相邻溶洞的间距,竖向相邻溶洞的间距及溶洞断面形态等对地基的承载力影响很大。应用工程地质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新机场下伏溶洞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单个溶洞埋深大于2倍直径后,上部荷载与下部溶蚀空间的关系较小。当水平相邻溶洞的间距大于1倍跨度以及当竖向相邻溶洞间距大于0.5倍跨度后,可以忽略溶洞对上部荷载的影响。溶蚀率每增加5%,上部最大荷载qmax降低幅度约6%~10%。当跨度大于3倍洞高时,上部最大荷载的降低幅度相对较小,竖向型溶洞所能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76.
张建 《江苏地质》1999,23(3):180-183
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江镇河泵闸基坑围护与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全面介绍了三重管高压旋喷的加固机理、选用设备、喷射机具、施工工艺、过程控制以及施工问题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7.
新白云机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是广州市北部的开敞空间,担负着重要的景观生态功能。然而,新机场的带动效应将使大批产业向此集结,使生态环境的负荷不断增加,不利于广州市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作出合理的产业选择与发展思路,才能协调控制与发展的矛盾冲突。借鉴国内外机场周边区发展的经验,本文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物流业、住宅业和会展业,并对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8.
利用2015年1月-2021年3月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构建训练样本,使用自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乌鲁木齐机场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ECMWF模式直接输出的乌鲁木齐机场温度平均绝对误差为1.7 ℃,基于自动机器学习方法的Auto-sklearn模型和Auto-Keras模型能够改善模式直接输出的误差,使平均绝对误差降低至1.4 ℃。(2)分析逐月模型预测准确率发现,Auto-sklearn模型的预报准确率(≤2 ℃)在4-10月稳定在85%以上,效果优于其余模型。(3)对于冬季低温天气,Auto-Keras模型预报准确率优于其余模型的效果,平均绝对误差为1.37~1.91 ℃;而对于温度≥0 ℃的情况,Auto-sklearn模型预测效果更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93~1.22 ℃ 。  相似文献   
79.
利用乌鲁木齐市L波段雷达系统探空资料,对2014—2016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乌鲁木齐机场雾日、非雾日,雾日中持续浓雾日和非持续浓雾日的低空温、湿、风等气象要素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雾日较之非雾日,近地层湿润层更厚,贴地逆温更厚更强(顶高950 m,强度0.55 ℃/100 m)。风速普遍略小于非雾日,地面为西南风,低空东南风厚度大,起始高度低于500 m,最大风速层低于1200 m。(2)持续浓雾日较非持续浓雾日,贴地逆温或悬垂逆温的第一逆温层底高和顶高更低,平均逆温强度更强,地面西南和近地层偏南风频数大,低空型东南风较强。第一逆温顶高低于600 m,悬垂逆温底高低于100 m,逆温强度大于0.55 ℃/100 m,低空型东南风起始高度高低于300 m,600 m高度以上东南风风速大于等于8 m/s等条件有利于持续浓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