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9篇
  免费   1387篇
  国内免费   2316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335篇
地球物理   1088篇
地质学   4625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82篇
自然地理   133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本文应用青海湖QH85-14C孔取得的具有~(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原始孢粉资料,进行数值分析(有序聚类、主成份分析、滑动平均和回归分析)。从而对青海湖区1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2.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不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地。  相似文献   
43.
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退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化是本区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趋势,不同区段退化幅度有差异,影响退化的因素除了全球气候转暖外,还有局地气候和地下水迳流。在退化敏感的地带,工程建设,牧区生态平衡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对海水中Zn(Ⅱ),Ca(Ⅱ),Cd(Ⅱ)与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等粘土矿物;无定形水合氧化铁、α-FeOOH等铁的水合氧化物;δ-MaO_2,γ-MnOOH,水锰矿等锰的水合氧化物等30个左右实验体系的液-固界面台阶型动力学曲线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测定和全面的条件研究。在实验测定上提出两种方法、互为校核。对动力学曲线之台阶的消长和变化规律作了系统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是: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固体交换剂量、体系的pH值和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等。  相似文献   
45.
对中国黄土标准剖面———洛川黄土剖面之下的上新世红黏土进行了沉积特征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洛川红黏土堆积于约2.6~3.2 MaBP期间,从而确定世界惟一的黄土类地质公园的风尘开始堆积的年代约为3.2 MaBP。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磁化率和粒度的分析表明,洛川风尘堆积序列记录了上新世到第四纪古气候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46.
A seamount chain with an approximately WNW trend is observed in the northeastern Ulleung Basin.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ese seamounts, including two islands called Ulleung and Dok islands, were formed by a hotspot process or by ridge related volcanism. Many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studies have been done for all the seamounts and islands in the chain except Anyongbok Seamount, which is close to the proposed spreading ridge. We first repor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crustal thickness of Anyongbok Seamount using multibeam bathymetry data,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nd 3D gravity modeling. The morphology of Anyongbok Seamount shows a cone shaped featur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flank cones and flank rift zones. The estimated surface volume is about 60 km3, and implies that the seamount is smaller than the other seamounts in the chain. No sediments have been observed on the seamount except the lower slope, which is covered by more than 1,000 m of strata. The crustal structure obtained from a 3D gravity modeling (GFR = 3.11, SD 3.82 = mGal) suggests that the seamount was formed around the boundary of the Ulleung Plateau and the Ulleung Basin, and the estimated crustal thickness is about 20 km, which is a little thicker than other nearby seamounts distributed along the nor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Ulleung Basin. This significant crustal thickness also implies that Anyongbok Seamount might not be related to ridge volcanism.  相似文献   
47.
2003年8月,我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浮游植物色素进行分类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的叶绿素类以叶绿素a和b为主,叶绿素a浓度最高;光合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极少,浓度很低;光保护色素种类较多,浓度较高,其中以Zea,Diadino,β.β-Car和Viola为主。  相似文献   
48.
青藏高原中部湖泊沉积物中Zr/Rb值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由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复杂,湖泊沉积物中的粒级差别很大,单一的测量方法往往难以奏效。Rb、Zr是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中的稳定元素,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别,Rb一般富集在细颗粒中,Zr则在粗颗粒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湖泊沉积物中Zr/Rb比值与粘土(<2μm)含量存在显著相关,Zr/Rb值反映了湖泊沉积物的粒度大小。Zr/Rb比值所揭示的青藏高原中部280万年来经历的3次大的环境演化过程与岩性变化、孢粉指标反映的环境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9.
理县黄土地层与环境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县黄土堆积厚度为7.30 m,可分为S0、S1古土壤层和L1黄土层。光释光结果显示,理县黄土沉积始于末次间冰期,约130 kaBP。磁化率、粒度、碳酸盐含量等经典气候替代指标分析表明,它们可以反映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环境变迁。环境记录显示,末次冰期间冰阶(即氧同位素3阶段)期间该区呈现出极端冷湿的气候环境。理县地区气候演化更接近于印度季风强度记录的变化,而与格陵兰冰心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相似性稍差。  相似文献   
50.
上新世——早更新世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磁性地层学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新疆叶城剖面西域砾岩及下伏第三纪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 ,西域砾岩的沉积时代为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磁性地层年龄为 3.5至 <1.8Ma。阿图什组沉积于早上新世 ,古地磁年龄为 4 .6~ 3.5 Ma。阿图什组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砾岩 ,为河流相及冲积扇前缘相。西域砾岩以厚层砾岩为主夹风成粉砂岩 ,为典型洪积—冲积扇堆积。西域砾岩的沉积反映了青藏高原北缘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强烈的隆起和剥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