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3篇
  免费   1393篇
  国内免费   1334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864篇
地质学   6045篇
海洋学   36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372篇
自然地理   37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working group Mathematical Geology of the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was formed in 1971. We review quantitative methods used by the working group since 1983 to treat mineral exploration problems. The methods applied vary from elementar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exploration data to optimal strategies for selecting favorable targets, and from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for additional drill hole locations to expert systems in exploration.The methods applied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at each stage of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Special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evalu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ata. Case studies illustrating the various methods are present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mineral deposits and exploratio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62.
高校GIS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对高校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应用技术、与学科最新发展前沿的深入分析,结合GIS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GIS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在对GIS人才的特点和能力培养途径提出了自己建议的同时,对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地探讨。  相似文献   
63.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Damoqujia (大磨曲家) gold deposit is a large shear zone-hosted gold deposit of disseminated sulphide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Zhaoping (招平) fault zone, Jiaodong (胶东) gold province, China.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cluster inclusions from different mineralization stages and measure their compositions, 16 fluid inclusions and 5 isotopic geochemistr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his study.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mineralization stages, the multirange peaks of quartz decrepitation temperature (250-270, 310-360 and 380-430℃(2) indicate that the activity of ore-forming fluids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stage.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predominantly of high-temperature fluid system (HTFS) by CO2-rich, and SO2-4-K type magmatic fluid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and were subsequently affected by low-temperature fluid system (LTFS) of CH4-rich, and Cl--Na /Ca2 type meteoric fluid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Gold is transferred by Au-HS- complex in the HTFS, and Au-Cl- complex can be more important in the LTFS. The transition of fluids from deeper to shallow environments results in mixing between the HTFS and LTFS, which might be one of the most key reasons for gold precipitation and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temperature, strong-activity, and superimposed mineralization, so that there is a great probability of forming large and rich ore deposit in the Damoqujia gold deposit. The main bodies are preserved and extend toward deeper parts, thereby suggesting a great potential in future.  相似文献   
64.
针对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工作方式,结合2007年度南盘江一桂中地区二维地震大剖面资料采集应用GPS的工程实例,介绍GPS技术应用的新进展。通过GPS静态测量和应用RTK技术放样物理点,从测前准备、数据处理、精度分析等方面,阐述提高作业精度、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GPS技术在山区施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富蕴断裂带位于阿尔泰山南侧,横切阿尔泰山褶皱带南缘及额尔齐斯深断裂,是一条呈北北西向展布的右旋走滑断裂带。沿断裂带发育一系列错断水系、错断冲积扇、挤压脊、走滑拉分盆地等反映右旋走滑活动的典型构造地貌标志。本研究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构造地貌测量,对沿富蕴断裂带发育的系统错断水系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沿富蕴断裂带发育不同级别的错断水系,大致可划分为6级:1931年地震形成的冲沟;9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15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50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1500m左右断距的错断水系;2000m以上断距的错断水系。同时,结合研究区及邻区的第四纪冰川资料讨论了不同级别水系可能形成时间:恰尔沟三级支流可能形成时间为末次冰期Ⅲ阶段末期,约20ka;恰尔沟二级支流可能形成时间为末次冰期Ⅰ阶段末期,约120ka;恰尔沟一级支流可能形成于该地区冰川广泛消融的倒数第2次冰期的Ⅱ阶段末期,约为250ka;恰尔沟、水磨沟、白杨沟、乌铁布拉克河、卡布尔特河等可能形成于倒数第3次冰期Ⅱ阶段末期,约为360ka。最后,我们估算出富蕴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1.46~4.99mm/a。  相似文献   
66.
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淡水潮湿环境中的根足纲原生动物,具有较窄的生态幅、较短的生命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因此沉积物中保存的有壳变形虫化石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有壳变形虫化石在古湖泊学与人类活动、古水文、古温度、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定量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欧洲和北美开展的大量研究已证实有壳变形虫是古环境变化的有效指示器。我国地域辽阔,生境多样,无论是开展现代有壳变形虫的生态学研究,还是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记录的古环境重建,都有巨大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67.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8.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 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相似文献   
69.
岩溶探测中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在岩溶地区开展的工程勘察实例,运用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钻孔之间的地质剖面.在确定岩溶、裂隙、破碎带的空间位置方面所能解决的程度、适用条件、准确性等方面,表明该技术是一种数字化、高精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0.
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化探找金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思峰 《物探与化探》2008,32(3):267-269
上宫金矿位于河南省西部熊耳山北麓,在该区1 020 km2范围内进行了1:5万的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按水系划分取样单元,取样本着"小沟多取,支流放稀,大河不管"的原则进行。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的特点是:取样少,控制面积大,速度快,省钱、省人、省物,找矿效果好、经济效益好。本区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所发现的金异常,后经异常检查、地质普查评价及钻探验证,确定为一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