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778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4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71.
72.
为探究冻融循环对节理岩石抗剪力学特性的影响,针对冻融循环前后不同连通率节理岩石试样进行剪切特性试验,探究了节理试样的剪切破坏机制,对比分析了冻融前后节理试样抗剪强度的衰减趋势,分析了黏聚力及内摩擦角随岩石试样剪切破坏面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节理试样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发生显著变化,峰值剪应力出现明显下降,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对比冻融前试样出现明显劣化,并且随节理试样连通率的增加,劣化程度加剧;在节理连通率相同时,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剪切破坏面的分形维数呈现近指数函数递增的趋势,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节理试样的黏聚力损伤因子、内摩擦损伤因子也呈现指数函数增加的趋势;在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内摩擦角损伤因子随节理连通率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黏聚力损伤因子在冻融循环次数为30次前后分别呈递增和先减后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73.
本文针对大瑶山西北地区断层和石英脉热液型矿床丰富的特点,以及该区热液矿床成矿是否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采用较高标度的断裂构造分形分维分析(r=5~0.3125 km),研究矿体产状与矿区断裂产状的关系,结合Fry分析综合预测该区成矿潜力.研究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D=1.6897,南北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947,北东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4593,东西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0250,北西向断裂构造分维值D=1.2003.我们确定研究区热液矿床成矿存在断裂构造分维临界线,研究区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5000~1.8000,铅锌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000~1.7400,铜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5000~1.7000,金矿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400~1.8000,重晶石成矿预测分维临界线为D=1.6000~1.7400.矿体严格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的容矿构造为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该区铜矿床总体沿北东向分布,金矿沿南北向分布,铅锌矿沿南北向分布.按照矿产分布特征,我们预测了6个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74.
75.
R/S analysis of the oxygen isotope curve of Pacific core V28-239 yields a fractal dimension of 1.22. This value is considered to characterize global climatic change over the last 2 million years as expressed by changing O18 ratios and confirms that climatic vari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ng-term persistence.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1.22 compares favorably with the approximate fractal dimension of 1.26 for annual precipitation records for nine major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the precipitation and oxygen isotope data are measured in different physical units and recorded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fractal analysis allows for a mathematical comparison of the two phenomena. Additionally, since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oxygen isotope and precipitation records are similar, it is implied that such fractal dimensions are characteristic of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spectral range of 10 to 106 years. Given this temperature curves based on fractal parameters of long-term O18 data could be constructed which would allow exa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over tens and hundreds of years. Such studies may allow the establishment of limits on natural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document the persistence of temperature trends through time. If these trends and limits can be resolved, long-range climatic prediction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76.
破裂系分形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破裂系从宏观到微观破裂均具有分形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破裂系分维定量表征破裂系发育的各种向异性;研究了影响破裂系数分维的结构参娄,对破裂系进行了解析,并且将分维用于地壳稳定性和地震活动性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了目前破裂系分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一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7.
Researchofpatterndynamicsparameters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inseismogenicprocessShuo-YuZHOU(周硕愚),YunWU(吴云),Ruo-BoWANG(王若柏)and...  相似文献   
78.
利用东亚地区11个有代表性测站(1979-1988年)连续10年的500hPa逐日位势高度时间序列,全面计算了它们的浑沌特征量。结果表明,各测站相应的关联维数都是分数;完整的Lyapunov指数谱中,不仅都有正值、零和负值,而且Lyapunov指数之和都小于零。因此,从整体来看,相应于东亚地区天气尺度的吸引子是由一个有限窨支撑起来的。东亚地区的天气吸引子所显示的系统平均Kolmogolov熵约为0  相似文献   
79.
分形与混沌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形与混沌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大类无规几何形体物理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及其动力演化过程的内在随机性。这给我们探索自然界中分形客体的几何形态及其与内部物理本质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暂新的途径。特别是这一理论给我们探讨地震问题,例如:探讨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确定性图像、地震演化过程的动力学行为、临界特征以及未来大地震的发生等问题,带来了某些希望。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分形与混沌理论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全文共分5部分。第1部分是孕震过程的一般概述。第2部分描述单分形与多分形在地震学中的某些应用.文中第3部分介绍了混沌动力学中的某些研究在测震学与模型中的应用。第4部分综述了自组织临界现象和闪变噪声的研究.最后,第5部分是分形理论与混沌动力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80.
准晶体的构筑原理及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准晶体的原子构造中两个原理在起作用,即二十面体原理和黄金中值原理。二十面体原理是指大小相近的原子形成孤立的十二次配位体时,二十面体配位形式在能量上最有利。黄金中值原理是指在准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符合黄金中值律。这两个原理适用于由少量原子构成的体系,也适用于某些生物的结构。运用这两个原理于准晶体微粒,我们获得了最简单的准晶体结构模型。此模型可以解释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图的所有细节。此模型与Hiraga模型以及Bursill和彭菊琳模型都不相同。在此模型中Al_(12)Mn二十面体不是共棱的。这一模型具有分数维结构的待征,因此称之为准晶体的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