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476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对阳谷-齐河凸起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地热地质条件的分析,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进行了研究。本区地下热水的δD为-65‰~-80.67‰,δ18O为-9.2‰~-10.2‰,均分布在全球雨水线的附近,说明该区地下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济南北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为256m,此范围大致相当于济南南部山区及其以南的泰山北麓;聊城东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为411m,此范围大致相当于泰山山脉及其周边的中山区。聊城东地热田地下热水的2H过量参数d明显低于济南北地热田,说明聊城东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区比后者更远。  相似文献   
112.
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竞争优势,促进港口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港口的实际情况,构建供应链博弈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相关因素对深圳港和香港港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商品价格和库存成本的提高,货物从深圳港向香港港转移,但转移幅度逐渐趋缓;深圳港在中低端商品的货源收集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香港港对高端商品的吸引力更强;货运结构逐渐向中高端商品过渡对于提高港口收益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深圳港应通过降低商品库存成本而降低经营风险;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通车有效缩短腹地运输时间,对于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和库存成本组合都将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总收益。  相似文献   
113.
Tidal flats, a precious resource that provides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land space for coastal zones, are facing threats from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a robust decision tree for tidal flat extraction was developed to analys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during 1984-2019 based on 9539 Landsat TM/OLI surface reflection images and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GEE) cloud platform. The area of tidal flats significantly fluctuated downwards from 3551.22 to 1712.36 km2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during 1984-2019, and 51.31% of tidal flats were distributed near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nd Liaohe River Delta during 2017-2019. There occurred a drastic spatial transition of tidal flats with coastline migration towards the ocean. Low-stability tidal fla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reclamation regions, deltas, and bays near the estuary during 1984-2019. The main factors of tidal flat evolu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included the direct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s in reclamation regions, the continuous impact of a weakening sediment supply,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 deteriorating sediment storage capabilit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maps herein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coast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14.
公交系统作为一种面向公众全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公平性对于促进宜居城市与公交都市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考虑山地城市地形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类测度公交站点实际服务范围的新方法来修正公交服务供给公平性评价模型,并以贵阳市为例,对贵阳市公交系统服务供给在老年群体中分配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 山地城市地形影响下的公交站点实际服务范围将降低,公交供给服务水平明显下降;② “常规+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公交系统服务供给在老年人群体中分配公平性程度处于差距悬殊等级,且分配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常规+BRT”公交系统服务供给在老年人群体中空间配置失衡较为显著,城市核心区老年群体较为集聚,然而享有的人均“常规+BRT”公交系统服务供给低于整体水平;③ 若增加轨道1号线,“常规+BRT”公交系统服务供给在老年人群体中分配呈现出的两极分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常规+BRT”公交系统服务供给在老年人群体中的空间配置失衡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结果能为山地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合理布局公交系统服务供给设施提供理论参考。结合山地城市地形变化特点,本研究针对公交系统服务供给存在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大洋核杂岩与拆离断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洋核杂岩和拆离断层是洋中脊中发育的重要构造,被广泛关注。拆离断层一般为长期活动的,低角度的,大断距的正断层,绝大多数形成于慢速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内侧角上,其将地壳深部和上地幔的物质拆离到海底面形成大洋核杂岩。大洋核杂岩因其表面发育了窗棱构造,在多波束图像上更容易识别。大洋核杂岩所处的地壳年龄较年轻,为0~10Ma。洋中脊半扩张速率约为10mm/a,具有不对称扩张的特点,有拆离断层的一侧扩张速率更快。在大洋核杂岩取得的岩芯中代表性岩石为辉长岩,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大洋核杂岩下具有一个大的辉长岩侵入体。发育大洋核杂岩和拆离断层的区域有升高的布格重力异常,高的P波速度和抬升的莫霍面。拆离断层起源于岩浆供给不足的区域,大多在大洋中脊洋脊段(segment)的末端,其演化会受到上地幔辉长岩体侵入的影响,通过旋转铰链的模式进行。总结了全球大洋核杂岩和拆离断层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其岩石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探讨其成因机制和演化模式,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6.
The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n the steep and narrow shelf off Nha Trang, central Vietnam has been explored by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profiles integrated with sediment core data. Sequence stratigraphic results reveal five major seismic units and three bounding surfaces which are composed of two distinctive sequences. Those sequences are bounded by two regional unconformities (SB1, SB2) which have been formed in respond to different sea-level regimes. The revealed relict beach–ridge deposits at water depth of about ∼130 m below the present water depth indicate that the Last Glacial Lowstand (LGM) sea-level in this area was lower than in neighboring areas and it probably resulted from subsidence due to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and/or neotectonic movements of the East Vietnam Fault System. The late Pleistocene high amplitude of sea-level change during a long fourth-order and superimposed by shorter fifth-order cycle is the principal factor in reorganiz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Nha Trang continental shelf sequence. Other local controlling factors as fluctuations in sediment supply,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the LGM surface, subsidence rate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provide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Nha Trang shel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in comparison with neighboring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117.
国外关键矿产战略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金荣  杨宗喜  周平  施俊法 《地质通报》2014,33(9):1445-1453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为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引发的资源安全保障问题随之而来。一些研究机构和组织纷纷开展关键矿产研究,厘定了关键矿产清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关键矿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研究偏少,关键矿产定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总体以跟踪国外研究为主。系统地剖析了国外主要研究机构的关键矿产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总结了国外关键矿产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加强部门协作、打通产业数据链、开展中国关键矿产评价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提高关键矿产供应风险治理的研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全球锂资源供需前景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平  唐金荣  张涛 《地质通报》2014,33(10):1532-1538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金属锂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通过分析全球锂资源及其分布、供需现状及锂电发展对未来锂的供需影响,认为全球锂市场在中短期内将由供过于求向供需趋紧转变;长远来看,全球锂资源量大,且随着进入社会领域的锂产品规模扩大,锂的二次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也将增加,理论上可以满足人类本世纪需求。锂的生产集中度过高、国内盐湖提锂工艺有待改进、锂电安全性问题等是制约中国锂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要将锂作为中国的新能源关键矿产,适时建立并启动锂的战略储备,加强高Mg/Li值盐湖卤水提锂工艺的科技公关,加强高性能锂电技术研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正The Dingbian Saline Lake groups are in Dingbian County,northwest of Shaanxi province,and located on the border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Maowusu Desert in Northern Shanxi.It's altitude is more than 1300m.The  相似文献   
120.
孙鸿鹄  甄峰 《地理研究》2022,41(10):2697-2711
随着环境变化加剧、技术进步扩散、城市化生活转向等因素的交织叠加,日常活动空间的供需过程需要并可以更具韧性,但既有研究鲜有涉及。因而,聚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矛盾,挖掘面向城市居民日常活动与环境供需矛盾的城市韧性内涵,建构有机整合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依托地理大数据支撑,进行日常活动-环境系统的韧性评估及空间特征研究。主要结论:① 韧性要素在活动与环境间以及数量与质量之间的供需结构失调,且供需不均衡和不充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并相互制约。② 活动韧性、环境韧性各自的空间分异显著且供需水平及相互匹配程度较低,导致系统韧性呈现低水平蔓延的空间形态。③ 活动韧性、环境韧性及系统韧性之间的空间支撑或匹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日常活动空间的供需关系分异较大且缺少连续良性的空间互动。基于此,应根据韧性演进阶段,促进日常活动空间供需网络的整体动态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