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3篇
  免费   1367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962篇
地质学   4837篇
海洋学   688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300篇
自然地理   37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桩缺陷逐步能量恢复递推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正演计算,对不同桩周土条件下缺陷程度与时域速度响应波形中入射波波幅与反射波波幅的比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拟合出桩侧土为粘土、砂土、粉土条件下桩径变化程度与波幅比之间的关系式。通过理论分析,在基桩存在多缺陷时,导出了缩颈与扩颈对下一个缺陷引起的反射波幅值的影响系数,进而,提出了逐步能量恢复递推缺陷程度的理论与方法,在时间域中,实现了基桩存在多缺陷时的低应变动测缺陷量化分析。模型桩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缺陷量化分析方法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2.
张霞 《浙江测绘》2003,(1):17-18,16
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影像融合的常用方法,并结合浙江省土地利用动态动态遥感监测,提出了影像融合的流程。  相似文献   
143.
定量分析几种Q矢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1991年7月5日20:00~6日20:00一次典型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从台站实际业务工作需要考虑,细致、具体地比较分析了850 hPa、700 hPa及500 hPa 3个层次的准地转 Q 矢量散度场、半地转 Q 矢量散度场、非地转 Q 矢量散度场及湿 Q 矢量散度场与相应时刻地面降水场对应关系的差异,同时还针对每一种 Q 矢量,将其在850 hPa、700 hPa及500 hPa 3个层次的散度场对同时刻降水场的反映能力进行了比较。在定量比较的基础上,得到了对4种 Q 矢量诊断特性的具体认识:(1)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3个层次的半地转 Q 矢量散度场及准地转 Q 矢量散度场对雨区的反映能力较小,而非地转 Q 矢量的散度场和湿 Q 矢量的散度场对雨区的反映能力明显较前二者大,尤其是湿 Q 矢量散度场在每个层次的诊断能力基本都大于相应层次的其它 Q 矢量的散度场。(2)对于每一种 Q 矢量而言,基本都是在700 hPa的散度场与雨区的对应关系好于各自在850 hPa和500 hPa的散度场,尤其是700 hPa湿 Q 矢量散度辐合场对同时刻梅雨锋暴雨的强度及落区都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最后,基于理论的角度对各 Q 矢量的诊断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和比较分析,明确地指出了4种 Q 矢量存在理论前提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4.
SSDP单台地震处理软件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化的正式运行,提高数字仪的地震分析水平提到议事日程,而提高地震分析水平,无疑要充分掌握SSDP单台地震处理软件。为此,我们对该软件做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完善了它的一部分功能。 1 走时表选用引起的故障 (1)当我们在用震相P,S计算震中距分析地震时,SSDP单台地震处理软件会自动默认CFG/CHINA.TAB区域走时表,但是,该走时表最小值只有8°,换算成千米即是899.91 km。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种错情,即8°以内的地方震的定位结果均是899.91 km,且发震时刻也是错误的。通过阅读下面的CFG/CHINA.TAB区域走时…  相似文献   
145.
在岩土工程测量中,S波速度是一个重要参数,正确地识别其震相,对提高S波速度的测试精度非常重要。郭铁拴先生等发表关于“检层法鲇孔波速测量中的震相分析”一文中提出在有套管的检层S波测量中,深度大于40m时,S波震相淹没在折射波中。  相似文献   
146.
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有限差分层析反演方法用于大别造山带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部地壳初至波的走时层析成像,得到这一剖面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结构图像表明,在南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带发现榴辉岩相岩石,其下方3km深度以内的基底仍具有大陆地壳构造中正常的结晶基底速度(6.00km/s左右);北大别地区在整个上地壳保持正常的速度,而在超高压带下方3km深度以下为6.20-630km/s的相对高速异常区,这一现象可能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含量增大有关.同时还表明,南大别和北大别之间至少在上地壳已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的水吼一五河断裂可能是大别造山带内部的主要构造分界线.  相似文献   
147.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148.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次生气藏为岩性气藏,在蓬莱镇组砂、泥岩中,砂岩为最主要储层。通过对该气藏进行沉积相、储层及气层地震响应等特征的详细研究后,认为控制储层储集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49.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主要受构造作用及古气候的控制,所以从区域构造背景出发,结合地层、古生物、沉积、地球化学等方面资料,对小洼油田东营组的沉积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沉积物源来自北东方向的中央凸起,古气候属于半干旱—半潮湿的温带气候条件,水介质是弱还原性的淡水滨浅湖泊沉积环境。此时中央凸起上丰富的风化剥蚀产物经过河流的搬运和分异作用,进入湖盆中形成三角洲沉积体  相似文献   
150.
本文简单回顾了构造相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构造相的控制因素;笔者从岩石的能干性出发,提出了地层能干性的新概念,计算了燕山地区前中生代各地层的能干性和印支期变形的温压条件,并对燕山地区印支期构造相进行了系统的划发,建立了印支期的相结构。提出了本区印支期构造相以变流相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